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5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该文报道了发现于北京市密云区的1种被子植物新记录——荨麻叶龙头草[Meehania urticifolia(Miq.)Makino],其所隶属的龙头草属(Meehania Britton)为北京分布新记录。描述了荨麻叶龙头草的形态特征与生境,凭证标本藏于浙江大学标本馆(HZU)。荨麻叶龙头草于1899年首次发现于日本,是东北亚分布植物,此前在中国仅分布于东北。北京云蒙山发现的分布点,显然是该种目前在中国分布最西的分布点,可能于冰川期从东北亚迁移而来。  相似文献   
22.
报道了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发现的兰科牛齿兰属中国一新记录种:广椭牛齿兰[Appendicula ovalis(Schltr.) J.J.Sm. ex Mansf.]。该种原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在形态上与国内记录的4种牛齿兰属植物均有较大差别,如茎中部具分枝、叶广椭圆形、单个花序仅着生1朵花、且唇瓣扭转具粉紫色斑块等特征。对产自海南的该种形态和生境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高清解剖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海南大学林学院教学标本馆(HUFB)。  相似文献   
23.
通过形态学及化学研究,结合n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该文报道了茶渍属(Lecanora Ach.)和石蕊属(Cladonia P. Browne)地衣4中国新记录种:莱氏茶渍(Lecanora layana Lendemer)、白头山茶渍(L. baekdudaeganensis B. G. Lee&Hur)、伪银茶渍(L. pseudargentata Lumbsch)和草皮石蕊[Cladonia caespiticia (Pers.) P. Gaertn., B. Mey&Scherb.]。该文对这些物种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对比,同时提供了各种的地理分布图和形态图。这为中国茶渍属和石蕊属地衣物种多样性及资源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4.
【目的】股带针蓟马,又称温室条带蓟马,是一种多食性农业害虫,寄主超过50种,在一些国家被列为检疫性生物。2020年9月,在北京发现其成虫和幼虫危害海芋叶片,本文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分子鉴定数据、分布地区及寄主植物等数据,以期为其准确鉴定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拍打法收集标本;采用非破坏性方法提取单头蓟马DNA,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COⅠ)的部分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制作永久玻片进行形态鉴定。【结果】结合形态和分子数据鉴定其为股带针蓟马,是中国新记录属、种,海芋是该种新记录的寄主植物。股带针蓟马与该属其他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种前翅的亚中部浅色带比端部暗带短。COⅠ分子序列分析表明,北京种群与国外种群聚集成一个分支,序列相似性高达100%。【结论】应采取进一步调查、监测和管理措施,防止该种外来有害蓟马的传播。  相似文献   
25.
26.
本文记录了我国蒙新区土蝽科1新种:新疆光土蝽Sehirus xinjiangensis sp.nov。及4个中国新纪录种:黄圆土蝽Bysinus penicillatus E.Wagner,小圆土蝽B.minor E.Wagner,光头伊土蝽Aethus laeviceps Kerzher及斜光土蝽S.parens Mulsant et Rey。  相似文献   
27.
报道了产自中国云南喀斯特地区的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博格纳蜘蛛抱蛋(Aspidistra bogneri H.-J.Tillich)。该种以前报道仅产于越南宁平省菊芳国家公园(Ninh Binh,Cuc Phuong National Park),本次是中国首次记录。对该种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片,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相似文献   
28.
Summary In an attempt to resolve some points of branching order in the phylogeny of the eutherian mammals,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26 nuclear and 6 mitochondrial genes was undertaken using a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 on a constant rate stochastic mode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Seventeen of the nuclear genes gave a primates/artiodactyls grouping highest support whereas three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es found a rodents/artiodactyls grouping to be best supported. The primates/rodents grouping was never the best support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rodents are indeed an outgroup to primates and artiodactyls and that the latter taxa diverged 70 million years ago, an estimation was made, for each gene, of the time of divergence of the rodent lineage. In most cases such estimates were beyond the limits set by pres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aleontological record as were many estimates of the divergence time of mouse and ra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lthough there is locus variation, the divergent position of the rodent lineage may be an artifact of an elevated rate of nucleotide substitution in this order.  相似文献   
29.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学报》1992,11(Z1):131-133
裸堆串孢锈菌属以冬孢子单孢串生为主要特征,孢子堆裸露缺包被,外观酷似柄锈属的孢子堆。此属已知7种。寄生于菊科,大戟科和荨麻科植物,6种分布美洲,1种分布东亚.本文报告亚洲仅知的一种,即寄生于宽叶孢麻Urtica laetevirens Maxim.的川息尔堆串孢锈菌Baeodromus tranzschelii Azbukina,标本采自四川九寨沟(岷山).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