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63篇
  免费   3526篇
  国内免费   6336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861篇
  2022年   1003篇
  2021年   1410篇
  2020年   1472篇
  2019年   1963篇
  2018年   1537篇
  2017年   1639篇
  2016年   1730篇
  2015年   1950篇
  2014年   2484篇
  2013年   3334篇
  2012年   2027篇
  2011年   2379篇
  2010年   1977篇
  2009年   2645篇
  2008年   2797篇
  2007年   2849篇
  2006年   2648篇
  2005年   2541篇
  2004年   2269篇
  2003年   2096篇
  2002年   1794篇
  2001年   1453篇
  2000年   1225篇
  1999年   1235篇
  1998年   1115篇
  1997年   943篇
  1996年   894篇
  1995年   890篇
  1994年   821篇
  1993年   628篇
  1992年   594篇
  1991年   533篇
  1990年   427篇
  1989年   360篇
  1988年   365篇
  1987年   302篇
  1986年   225篇
  1985年   250篇
  1984年   246篇
  1983年   161篇
  1982年   191篇
  1981年   128篇
  1980年   127篇
  1979年   107篇
  1978年   87篇
  1977年   46篇
  1976年   43篇
  197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应用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技术,对51例角结膜缘上皮良、恶性病变(其中上皮增生19例,不典型增生6例,原位癌14例,鳞状细胞癌12例)进行了DNA原位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原位癌和鳞状细胞癌DNA含量明显增加,多为高倍异倍体细胞,DNA直方圆明显右移,峰值主要位于>5C处,≥5C细胞分别占78.89%和78.31%;上度增生病变DNA含量较低,多为低倍整倍体细胞,DNA直方图峰值位于2C~4C处,2C~4C细胞占88.59%;上皮不典型增生病变DNA含量介于良性病变和癌之间,DNA直方图逐渐右移,2C~4C细胞占58.62%,≥5C细胞占41.38%。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表明DNA倍性程度与肿瘤的增殖程度呈正相关,高倍异倍体细胞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多。作者认为DNA原位图像定量分析可为角结膜缘上皮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分级及早期发现癌变趋势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用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FRAP)法和显微测量,对大鼠正中神经一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胶状质(SG)的定位投射进行了定量分析.大鼠正中神经向SG的纵向投射主要为C_5~T_1.C_5~T_1各节段SG水平向眉毛状反应带所测均值(mm)分别为0.888、0.935、0.957、0.905和 0.776,而正中神经向C_5~T_1各节段SG水平向投射所测均值(mm)分别在0~0.204、0~0.303、0~0.409、0~0.432和0~0.336的范围,这显示了正中神经投射区均位于SG的内侧带和部分中间带.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通过建立图象分析方法对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进行定量,检测观察H-ras在口腔颊粘膜上皮在正常(N)、慢性炎症(IF)、癌旁上皮(EAC)和鳞癌(SCC)的变化过程中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ras在SCC组中,以中等分化的SCC无论是H-ras表达的量还是细胞阳性率都较高。此外,组织学观察显示,H-ras在处于分化末期但尚未角化的正常上皮细胞中有较高的表达。本文结果显示了H-ras的过表达与上皮细胞的会化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还显示,所采用的阳性区域透光值、平均总透光值及阳性反应区域与阴性反应区域比值可靠并有相关性。这进一步说明了用免疫组化定量方法检测H-ras癌基因表达的精确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4.
陕西农田蜘蛛有32科104属236种,古北界120种,东洋界89种,除上2界外,尚有广泛分布的27种。黄土高原分布区有蜘蛛56种,古北界36种,东洋界3种,广泛分布的17种;关中平原区有蜘蛛135种,古北界78种,东洋界44种,广泛分布的13种;秦岭山区有蜘蛛122种,古北界55种,东洋界50种,广泛分布的17种;汉中、安康盆地区有蜘蛛103种,东洋界66种,古北界26种,广泛分布的11种;大巴山区有蜘蛛16种,东洋界9种,广泛分布的7种。秦岭为2界的分界线,即北纬33°~34°之间分界,此界与陕西等积温(日均温≥10℃)3600℃线吻合,秦岭北为古北界,以南为东洋界,关中平原和汉中、安康盆地区为古北界与东洋界的过渡区。  相似文献   
995.
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对“增收宝-3”中游离的氨基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含有15种氨基酸,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实验结果揭示,氨基酸可能是“增收宝-3”中抗逆增产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链霉菌酪氨酸酶基因的研究。由酪氨酸酶合成黑色素是链霉菌属各个种的共同特性,并受到酪氨酸酶基因的控制。链霉菌几个种的酪氨酸酶基因已克隆到,其产黑色素的特性使之作为重要的标记基因得以广泛应用,同时,该基因在链霉菌的不同种及不同属的微生物中得到了高水平的表达。链霉菌酪氨酸酶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也得到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综述了各种脱落酸产生真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不同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并对脱落酸的定量分析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取人胸腺素α原获得成功。用20ug/ml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500U/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刺激人胎儿胸腺细胞,从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PCR获得了人胸腺素α原cDNA;将之克隆入pUC19中,序列测定表明与已报道序列一致,进一步将之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BV220,转化大肠杆菌DH5a.观察到在不改变氨基酸编码的前提下,增加胸腺素a原上游引物中A、T含量,可以明显提高胸腺素α原的表达量,同时,不同培养基对它的表达也有影响。胸腺素α原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形式表达,不需复性。初步活性测定显示,它可明显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E-玫瑰花结形成率。重组人胸腺素α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为其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Reduced dipeptides with the general formula RCO-Xaa- rXbb-N+HR′R′′ (rXbb, reduced analogue of residue Xbb: NH-Cα HR1 -Cr H2) are shown to adopt a folded conformation in solution and in the solid state. The protonated reduced amide bond is an active proton donor capable of interacting with a peptide carbonyl to give a strong hydrogen bond topologically equivalent to the i+2 or i+3? i interaction. The resulting conformation is similar to the γ- or β-turn structure found in peptides and proteins.  相似文献   
1000.
Abstract. Single species and bivariat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a semi-arid shrubland in southeastern Spain, dominated by the tall leguminous shrub Retama sphaerocarpa, were investigated by second-order spatial analysis based on Ripley's K-function. Shrubs were significantly clumped because of a strong association of dwarf shrubs, mostly Artemisia barrelieri, under the canopy of Retama. Retama shrubs were randomly distributed, but when different size-classes were analysed separately, the pattern changed from significantly clumped to random and then to regular with increasing canopy diameter, suggesting increasing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 with shrub size. Artemisia was significantly clumped at all scales because of aggregation under the canopy of large Retama shrub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pecies became stronger with increasing canopy diameter of Retama shrubs, suggesting that facilitation prevailed over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because of niche separation in different tiers, both above and below ground. Retama shrub size thus determined both the type of pattern for its own size class and tier, and the scale and intensity of the association with its understorey shru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