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生物经济时代正在引发人类新一波技术和产业革命,并已成为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抢占的制高点。文中从生物医药产业、转基因作物种植产业、生物能源产业以及生物基化学品产业4个角度分析了全球生物产业发展的时空特征,概括总结了全球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并进一步针对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对我国生物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2.
廖中举  张曼婷 《生态学报》2020,40(9):3144-3153
生态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深入了解生态创新的研究进展,基于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系统收集了2007—2018年间615篇符合生态创新主题的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文献进行了科学和系统分析,构建了生态创新研究的整合框架。结果发现:生态创新的研究基础围绕"基础理论、竞争优势、环境政策工具"三个方面,其研究热点包括生态创新的绩效评估、生态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生态创新的驱动因素。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本研究勾勒出了生态创新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33.
黄静  尹海伟  孔繁花  刘宏庆  孙涛 《生态学报》2023,43(22):9107-9120
屋顶绿化作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一种生态战略,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更好的挖掘屋顶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潜力,需要从屋顶绿化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出发,全面且定量地认识屋顶绿化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关联机制。阐述了屋顶绿化的构成要素,屋顶绿化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内在机制;回顾了屋顶绿化生态系统主要调节服务与政策推动建设效果;从屋顶绿化推行制约因素及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展望。目前,屋顶绿化研究主要侧重于环境调节服务。在水环境调节方面,当前多针对屋顶绿化的水环境调节功能开展研究,还需进一步从屋顶绿化生态系统水循环的角度探究,明确屋顶绿化在什么条件下是径流的污染源。在热环境调控方面,多数研究集中在量化屋顶绿化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而驱动屋顶绿化降温效应的内在机制与城市热环境调节服务之间的定量联系还尚需深入研究。在建筑能耗方面,目前仍然缺乏建筑物的能源性能建模所需的屋顶绿化物理参数,需要基于长时间观测数据构建能量传输模型,从建筑-基质-植被-大气耦合的角度,综合研究屋顶绿化能量流动的过程与机制,明晰屋顶绿化与裸露屋顶之间的能量流动差异。在政策推动效应方面,我国屋顶绿化政策类型相对单一,缺乏覆盖整个屋顶绿化生命周期的推广政策。建议多维度、大范围的推动屋顶绿化建设,以期更好的改善城市生境。  相似文献   
934.
陈向东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4):1231-1234
两年多前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既给高校教学带来了全新挑战,也带来了变革的契机.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有必要不断探索建立适应疫情防控要求的教学交流和研究模式,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新媒体平台,整合优化教学资源,转变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微生物学通报》以"第十八届全国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  相似文献   
935.
近年来,在教育部提出的“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涌现出了大量的混合式课程。作者团队通过近10年的本科生持续课程培养研究及分析,结合理工科院校背景及信息工程领域优势,初步建立起一套适用于当今“互联网+”背景下的“五位一体”微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体系。课程基于新工科特色内容重构,有效打通了生命科学和工科类课程的联系;随后基于多维度信息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分层级和多元化的选择方式;线下开展的高阶性教学活动,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打下基础;课程中有效融合系统性育人要素,正确树立学生的价值导向;最后利用大数据开展形成性教学评价,为学生的全过程个性化学习质量保驾护航。该课程基于上述内容持续开展的改革和实践,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36.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作为“思政”的载体,探索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融合的有效途径,当前高等教育已步入全面建设课程思政的新时期。微生物学专业面与应用范围均非常广泛,而且与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实践、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我们微生物学教学团队一直以来秉承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微生物学创新教学改革,近年来又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课程思政思考与实践。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融入路径、教学评价、反思与持续改进等,以期为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7.
本文介绍了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2014-2019年间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微生物与生活"的教学探索。通过教学方法、情感培养及结课评价等改革实践,采用模块教学,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微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课程打破常规的考试评价机制,采用结课报告与课堂学生现场汇报的评价方式,强化对学生自身的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5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改革创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为切入点,使学生主动参与,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并激发部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的情感。本文将理论教学、学生汇报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改变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认知,通过启发、引导等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有机融合,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38.
中国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历程及其演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发展完善,生态保护政策制度体系发生着显著变化。通过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定、重要会议及政策法规文件的广泛调研和梳理,重点从基本国策确立、生态保护观念转变和政策制度变迁等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历程及其演进特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确立,是生态保护政策制度体系之根基。从生态保护思想启蒙阶段将生态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到可持续发展阶段将生态保护作为文明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再到生态文明阶段将人与自然视为生命共同体,这些生态保护观念的转变是生态保护最根本的政策,对于形成生态友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和开发利用自然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纲领性政策、生态空间管控政策、生态补偿政策、责任追究政策等生态保护政策制度的制订实施,是在客观判断我国当时基本国情基础上对生态保护观念的实践,对于推动生态保护事业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39.
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育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初立业  宁世江  唐润琴 《广西植物》2002,22(3):225-227,236
通过对广西九万山植物资源的考查和研究 ,发现该地区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 1 9个科 ,2 8个属 ,共 2 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 5种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 2 4种。对它们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出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具有古老、原始、孑遗特性 ,热带性质明显 ,中国特有现象极为突出等特点。据此提出对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对策 ,以便更好地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和这些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40.
Modern biotechnology has a large and rapidly increasing impact on society. New advances in genetics, stem cells and other areas hold great potential for human health but also presenting socioscientific issues that commonly divide public opinion. While knowledge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informed opinions about biotechnology, they may also be influenced by polarized discourse and fiction in the media. Here, we examined prior knowledge about and attitudes towards health-related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in Year 10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Western Australia using online questionnaires. The impact of teaching o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was tested by repeating the questionnaire after a lesson. Finally, students’ argumentation skills were examined by recording responses to statements about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We found that, prior to instruction, most students exhibited a reasonable understanding of biotechnology. There was little evidence for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instruction led to a diversification in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towards biotechnology were generally positive but varied. Despite interest in biotechnological issues, argument for positions was generally cognitive-affective in nature. Consequently, biotechnology is a relevant topic for science education, and presents excellent opportunities to build on pre-existing knowledge. Rather than expanding students’ knowledge, our results suggest educators should focus on deepening existing understanding and strengthening argumentation ski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