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荔枝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离体培养、有利基因的克隆及遗传转化等生物技术的三个方面在荔枝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已有研究者分别建立了花粉培养、叶片培养、幼胚培养等获得植株的再生体系,克隆了部分荔枝基因,建立了基因枪与根癌农杆菌转化体系。这些研究为荔枝生物技术育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荔枝胚胎败育与酚类抑制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荔枝 (LitchichinensisSonn .)胚胎败育发生期 ,以系统溶剂法从正常或败育胚珠中初步提取酚类抑制物质 ,通过TLC分离与纯化 ,用GC MS联用仪进一步分离鉴定 ,并以标准品核对。试验首次从荔枝胚珠中分离鉴定出酚类抑制物质对羟基苯甲酸 (p_HBA)。生物活性测定表明 ,p_HBA是一种很强的生长抑制物质。在败育胚珠中其含量及IAA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胚珠 ,IAA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胚珠 (P <0 .0 1)。因此认为 ,p_HBA参与了荔枝胚胎发育的调节 ,高含量的p_HBA是通过促进IAA侧链的氧化并影响促进和抑制生长的物质之间的平衡而导致荔枝胚胎的败育  相似文献   
73.
荔枝果皮采后褐变是影响这一重要热带水果经济价值的主要问题,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一直被认为是造成植物组织褐变的关键因素,其中多酚氧化酶被研究得最多.过氧化物酶在植物体中分布很广,能够氧化多种底物,在荔枝果皮中的含量也很高.非结合性过氧化物酶已经被证明在果实的采后成熟与老化过程中参与多种过程.在这项研究中,用磷酸缓冲液提取荔枝果皮的非结合性过氧化物酶,并通过硫酸铵沉淀,DEAFSephadex A-50离子交换柱层析以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进行纯化.对得到的酶溶液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发现荔枝果皮过氧化物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高的最适反应pH值(6.8),能够氧化许多底物尤其是单酚和各种多酚类物质,反应抑制剂专一性与其他植物来源的过氧化物酶略有不同显示了过氧化物酶参与荔枝果皮褐变过程的可能性,并为提高荔枝采后贮藏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4.
荔枝果皮过氧化酶的纯化与性质研究(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荔枝果皮采后褐变是影响这一重要热带水果经济价值的主要问题,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一直被认为是造成植物组织褐变的关键因素,其中多酚氧化酶被研究得最多.过氧化物酶在植物体中分布很广,能够氧化多种底物,在荔枝果皮中的含量也很高.非结合性过氧化物酶已经被证明在果实的采后成熟与老化过程中参与多种过程.在这项研究中,用磷酸缓冲液提取荔枝果皮的非结合性过氧化物酶,并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 Sephadex A-50离子交换柱层析以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进行纯化.对得到的酶溶液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发现荔枝果皮过氧化物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高的最适反应pH值(6.8),能够氧化许多底物尤其是单酚和各种多酚类物质,反应抑制剂专一性与其他植物来源的过氧化物酶略有不同.显示了过氧化物酶参与荔枝果皮褐变过程的可能性,并为提高荔枝采后贮藏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5.
迟国梁  徐涛  王建武 《昆虫学报》2006,49(6):976-981
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成虫危害后,糯米糍、桂味和三月红3个荔枝品种对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当超过3头荔枝蝽成虫危害时,糯米糍植株才对平腹小蜂具有较强的引诱效果;三月红健康植株本身对平腹小蜂的引诱效果就较强,对其进行机械损伤或者害虫取食后这种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增强;而桂味健康植株与机械损伤植株、虫害植株对平腹小蜂行为的影响大致相同。随着荔枝蝽危害时间的延长,以上3个品种都在被害后第2天对平腹小蜂的引诱作用达到最强,此后这种效果逐渐降低。3个品种中三月红植株在虫害后做出反应的速度最快。平腹小蜂对桂味植株的趋性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76.
本文首次记述我国为害荔技、龙眼叶片的一点木蛾Epimactis monodoxa Meyrick,是作者1983-1984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