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荔枝树干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热扩散茎流仪于2011—2012年连续监测‘桂味’荔枝树干液流速率,将所得数据和果园内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1)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呈现"昼高夜低"的规律。季节变化有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整体上以果实发育期和成熟期(5—7月)液流速率较高。2011年年平均液流速率明显大于2012年;(2)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在晴天时多呈单峰曲线,且振幅较大;在雨天呈多峰曲线,且振幅较小。总体上,晴天平均液流速率约是雨天的两倍;(3)回归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影响液流速率最重要的气象因子在晴天是空气温度,在雨天是太阳辐射。  相似文献   
32.
果园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是害虫天敌多样性的基础。以广西横县境内莲州路荔枝果园为样本,调查其中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从群落物种的4个特征指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集中性指数)来分析果园植被多样性状况及季节性变化规律;同时调查分析果园栖生昆虫的种类、数量和4个相关性指数,探讨果园植被多样性与昆虫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9月间,果园植物多样性指数在0.842~1.370之间;物种均匀度指数在0.445~0.659之间;优势集中性指数在0.326~0.518之间。昆虫与植被多样性指数峰值出现的时间基本同步,都在5~6月间。植被多样性指数较小起伏可导致昆虫多样性指数较大波动,说明栖息地植被多样性变化对昆虫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产生较大影响,昆虫多样性与栖息地植被多样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华南地区香蕉、荔枝寒害的气候风险区划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基于华南地区(广东、广西、福建)224个气象站点1951—2006年气候资料和香蕉、荔枝历史灾情资料,采用日最低气温≤5.0 ℃、持续日数≥3 d寒害过程的积寒和表征香蕉、荔枝年度寒害的气候致灾风险信息,构建了基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寒害综合气候风险指标,编制了香蕉、荔枝寒害等级风险概率地理分布图和气候风险区划图,并评述了香蕉、荔枝寒害气候风险的区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研究区香蕉、荔枝抗寒性降低,寒害致灾风险增加;香蕉、荔枝寒害各等级气候风险概率均呈纬向分布.基于综合气候风险指数的大小将香蕉、荔枝寒害划分为高、中、低3个气候风险区,这为农业结构布局的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4.
广东省香蕉与荔枝寒害致灾因子和综合气候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广东86个站点1951~2004年的气候资料、1955~2004年的寒害灾情资料以及已有的成果,对香蕉、荔枝寒害的致灾因子和寒害综合气候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蕉、荔枝寒害的临界温度可以定为5.0℃,其致灾因子包括寒害的极端最低气温、最大降温幅度、持续日数和有害积寒,它们之间相关性明显。利用主成分分析对4个致灾因子进行综合简化,得到了一个物理意义清晰,且方差占总方差大部分的寒害综合气候指标。采用广州4个致灾因子的权重计算了全省86个站点历年的寒害综合气候指标。寒害综合气候指标数值的大小与香蕉、荔枝单产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以用来分析香蕉、荔枝寒害的轻重。  相似文献   
35.
Two new yeast species, Cryptococcus bestiolae and Cryptococcus dejecticola, were discovered in the frass of the litchi fruit borer 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 The yeasts utilize inositol, hydrolyze urea, produce starch-like substance, and contain CoQ10.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D1/D2 26S rDNA a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es indicate that the yeas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Bullera dendrophila and an undescribed species of Cryptococcus (strain CBS 8507). The two new species differed from each other by 17 nucleotides in the D1/D2 region and by 68 nucleotides in the ITS region. Cryptococcus bestiolae is a sister species to Cryptococcus sp. CBS 8507, from which it differs by eight nucleotides in the D1/D2 region and 59 nucleotides in the ITS region. Cryptococcus dejecticola and B. dendrophila differed by 13 nucleotides in the D1/D2 and 57 nucleotides in the ITS region. Cryptococcus bestiolae and Cr. dejecticola formed with B. dendrophila a well defined clade consisting of insect associated species. The type strain of Cr. bestiolae is TH3.2.59 (=CBS 10118=NRRL Y-27894), and the type strain of Cr. dejecticola is Litch 17 (=CBS 10117=NRRL Y-27898).  相似文献   
36.
木葡聚糖内切葡聚糖酶/水解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ucosylase/hydrolase,XTH)是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在促进植物细胞壁延展以及响应逆境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荔枝XTH家族基因在不同花穗处理方式下的表达情况,该文以‘妃子笑’荔枝为实验材料,对‘妃子笑’花穗进行疏花和喷施烯效唑处理;基于前期转录组数据库鉴定出29个LcXTH家族成员,利用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对LcXTH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处理后花穗的表达进行研究,分析XTH家族基因对不同花穗处理方式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LcXTH家族基因成员表达在对照、疏花处理和烯效唑处理后花穗不同发育阶段表达规律不同,且不同基因存在表达量的差异。其中LcXTH亚家族Ⅲ、LcXTH亚家族Ⅳ(LcXTH2、LcXTH3、LcXTH4、LcXTH5、LcXTH6、LcXTH7、LcXTH9、LcXTH10、LcXTH11、LcXTH12、LcXTH13、LcXTH22和LcXTH23)成员及LcXTH20表达量较高,推测在花穗发育中起关键作用。‘妃子笑’花穗疏花处理14 d后LcXTH家族大部分成员表达上调,推测疏花对LcXTH的表达起到正调控作用;‘妃子笑’花穗喷施烯效唑后LcXTH家族成员的表达下调,推测烯效唑处理对LcXTH的表达起到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明确阔叶丰花草在荔枝园定植对杂草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阔叶丰花草在果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广东茂名高州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荔枝园中90个有、无阔叶丰花草样方中杂草群落组成、群落高度以及物种多样性,探究阔叶丰花草定植对荔枝园杂草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阔叶丰花草在荔枝园定植后,杂草种类减少,由对照样方的42种减少到试验样方的30种;杂草群落结构显著改变,牛筋草、白花鬼针草等恶性杂草重要值降低,薇甘菊、香附子、火炭母等杂草消失;阔叶丰花草的重要值与杂草群落高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显著性负相关(P0.001),且均呈显著三项式回归关系。阔叶花草在荔枝园定植后可建立结构较为单一,且低矮的杂草群落。【结论】阔叶丰花草有望成为荔枝园生草的有益草种。  相似文献   
38.
比较研究了‘早美’和‘春蕾’2个早熟桃品种夏季叶色转红对太阳光能的利用和光系统Ⅱ的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熟桃叶片色素组成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其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叶色转红后,早熟桃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均上升,无显著光抑制,而绿叶对照‘红花碧桃’的电子传递速率(ETR)、Fv/Fm和ФPSII值均显著下降,7月光合明显受抑制。叶色转红程度较深的‘早美’在夏季高温强光下表现优于‘春蕾’和对照。淬灭分析表明:叶片花色素苷的积累能在短时间内增加PSII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份额(P)与用于反应中心热耗散的相对份额(D)。转红后的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高于绿叶,PSII光化学效率较高,但耗散过剩激发能的能力显著低于绿叶对照。  相似文献   
39.
综述近年来利用荔枝、龙眼不同品种和类型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取得的新成果,同时对建立荔枝、龙眼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报道,并对其研究前景作以分析及展望。  相似文献   
40.
就荔枝环剥伤口进行不同促进愈合措施处理 ,结果表明 :不同促进愈合措施对伤口愈合有显著作用 ,其中以伤口涂抹黄泥促进愈合的处理 ,愈伤组织发生早 ,生长速度快 ,完全愈合历时短 ;其它促进愈合措施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