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无人机的冬小麦拔节期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遥感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监测大面积分布的盐渍化麦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为推进盐渍土改良和促进碳循环研究提供数据支撑。通过野外采样与获取无人机遥感影像,分别基于裸土和植被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3种方法,建立区域有机质含量遥感模型,并进行检验和对比,确定最优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模型;最后基于最优模型进行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质的反演,并与插值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经5×5的中值滤波处理后的光谱与土壤表层有机质对应最优;3种模型中,SVR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PLSR次之,MLR效果最差。对比两种变量的建模效果,基于植被的SVR建模效果最好,其建模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9、0.20,验证R2、RMSE分别为0.82、0.24;基于裸土的建模效果不理想,最优的也是SVR模型,其建模R2、RMSE分别为0.63、0.26,验证R2、RMSE分别为0.61、0.25。根据最优模型反演得到该区域有机质含量为17.51~22.53 g·kg-1,平均值为19.51 g·kg-1,与实地调查结果较为一致;插值结果与反演结果相比,精度受到限制。综上,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可以对盐渍土冬小麦拔节期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快速、大范围精准估测。  相似文献   
42.
Cabo Pulmo National Park was established in 1995 and has since seen a large increase in fish biomass. An unoccupied aerial vehicle (UAV) was used to survey shallow coastal habitat in which lemon sharks (Negaprion brevirostris), bull sharks (Carcharhinus leucas) and Pacific nurse sharks (Ginglymostoma unami) were recorded. Sharks were more common in the afternoon, potentially using warmer shallow areas to behaviourally thermoregulate. This study highlights UAV surveying to be a viable tool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 limitation of previous terrestrial surveys conducted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43.
针对尺度对地物空间结构的限制以及传统分水岭分割易产生树冠过分割等问题,选择长沙县明月村油茶基地为研究区,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标记优化分水岭分割油茶树冠的方法。首先使用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采集图像,分析影像特征,构建油茶分类体系,提取油茶林分布区域。其次,运用多尺度区域迭代增长方法提取树冠标记,将标记应用于多阈值尺度的分水岭变换,并结合Johnson指数选取树冠标记增长和分水岭阈值的最优尺度,实现油茶单木的准确识别。结果表明:多尺度标记优化分水岭方法在分离油茶单木时,树冠面积提取值与目视解译参考值的相对误差为9.4%;单木总体识别精度为89.4%,相对于传统的分水岭分割方法精度提高了34.8%;通过Johnson指数确定的最优迭代增长尺度为20,分水岭分割阈值尺度为85,对比不同尺度组合下的油茶冠幅提取结果,最优尺度下的油茶冠幅提取精度最高(R2=0.75)。多尺度标记优化分水岭方法能较准确地分离油茶树冠,将该方法应用于无人机影像树冠分割,可有效提高经济林调查的效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基层医生有关手癣、足癣的诊治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法通过网络平台对全国19个省市的基层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完整问卷729份。结果显示:①约20%的基层医生对手、足癣的发病因素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约50%的基层医生对受侵犯皮肤的组织定位存在误区。②基层医生对手、足癣鉴别诊断的重要性重视不够,真菌镜检设备使用率不足一半。③基层医生能正确选用外用抗真菌药,硝酸咪康唑乳膏使用率超过80%。④仍有10.70%的基层医生推荐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手、足癣。结论基层医生在手、足癣的规范诊疗方面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5.
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 我们利用红外相机对海南尖峰岭60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鸟类和兽类进行了调查。共在79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 累积27,848个相机日, 获得可鉴定到物种的独立有效照片15,320张。经鉴定, 共拍摄到46种野生动物, 包括16种兽类(隶属于6目11科)和30种鸟类(隶属于8目16科)。其中, 属于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种, 即海南孔雀雉(Polyplectron katsumatae)、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和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6种, 分别是猕猴(Macaca mulatta)、巨松鼠(Ratufa bicolor)、红原鸡(Gallus gall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和蓝背八色鸫(Pitta soror)。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兽类依次是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白腹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和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前5种鸟类依次是白鹇、海南孔雀雉、蓝背八色鸫、海南山鹧鸪和栗颊噪鹛(Garrulax castanotis)。本研究补充调查了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的多样性, 与之前的基线调查对比分析了大样地内野生动物物种及其相对多度的动态变化, 可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案设计和保护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摸清马尾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重点中药材品种以及药材栽培等情况。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要求,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以及栽培基地调查等方法对马尾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确定野生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生活型等。马尾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共计506种,隶属于132科360属,含2~5种的寡种科占绝对优势地位;草本为主要生活型,药用部位集中在根类和全草类;有福建省重点药材50种、特色药材22种。由于长期受人为干扰,马尾区原生植被破坏严重,药用植物种类较为贫乏。因此,可考虑林下种植中药改善土壤环境,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7.
48.
49.
The risk and effect of the insecticide deltamethrin, applied aerially in Botswana to control and eradicate tsetse fly, was studied on the non-target weevil Cyrtobagous salviniae, a biocontrol agent of the aquatic weed Salvinia molesta. Environmentally-simulated short-term toxicity bioassay used open iron cages and closed plastic basins containing weevils and salvinia placed in riverine water bodies, where they were exposed to the aerial applications of deltamethrin over the Kwando–Linyanti system in 2006. Control samples were placed 40 km outside the sprayed area. Weevil mortality, determined at 12, 36 and 60 hours after the aerial application, reached a maximum of 27%.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ies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closed basins and the open cages. The amount of deltamethrin deposited at ground level was between 1.2 and 6.4 μg m?2  and the insecticide toxicity was related to the weevil mortality. Simultaneous field monitoring through five spray applications showed that weevil abundance declined in late winter. Deltamethrin had a negligible impact on the weevil's ability to control salvinia under field conditions, probably due to the weevils’ protective mechanism and because vegetation could act as a barrier, preventing the insecticide from reaching the weevils. Minimum impacts of deltamethrin on the weevils in the present study and their recovery in the field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earlier spray applications in the Okavango Delta, Botswana.  相似文献   
50.
4种植物水浸提液对乌丹蒿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于科尔沁沙地西部的固沙先锋植物乌丹蒿近些年呈现出衰退趋势。本研究选取了该地区3种主要飞播植物白沙蒿、柠条、羊柴以及乌丹蒿自身进行了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飞播植物及乌丹蒿自身的水浸提液对乌丹蒿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并且不同部位(根、叶、果皮或总苞片)中存在的化感物质的作用不同。主要表现为:乌丹蒿种子的萌发率在各供体的根浸提液中均下降,除羊柴外均达到显著,白沙蒿总苞片和羊柴果皮浸提液也有着同样的结果,而乌丹蒿叶浸提液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种植物不同部位的水浸提液对乌丹蒿种子发芽速度及幼根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综合效应来看,4种植物对乌丹蒿均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白沙蒿>柠条>乌丹蒿>羊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