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张玲  李植峰 《生物技术》2000,10(5):25-27
研究了温度、时间、碳源和氮源对雅致枝霉诱变株TE7-15的菌体生长、油脂积累GLA合成的影响,确定了TE7-15菌株适宜的摇瓶发酵培养条件,使其菌体生物量达到19.04g/L,GLA产量达到1079.95mg/L,可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
从药用植物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 Rehd.)的内生真菌--粘帚霉属真菌(Gliocladium sp., 简称F菌)菌丝体中分离到3个化合物, 根据光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20S,22S)-4a-同-22-羟基-4-氧杂麦角甾-7, 24 (28)-二烯-3-酮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 8, 12, 16-四甲基-1, 5, 9, 13-四氧杂环十六烷-2, 6, 10, 14-四酮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到, 6,9-环氧麦角甾-7,22-二烯-3-羟基为首次从F菌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miR-125a-5p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诱导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PCV2感染PK-15细胞外泌体孵育的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淋巴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miRNA表达;合成miR-125a-5p模拟物和抑制物转染PK-15细胞,检测miR-125a-5p过表达或抑制表达后细胞凋亡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25a-5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25a-5p对靶基因的调控;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孵育淋巴细胞的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Bcl-2、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显示,感染PCV2的PK-15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极显著提高淋巴细胞凋亡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与PCV2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miRNA中,miR-125a-5p表达量极显著升高,miR-125a-5p模拟物转染细胞后极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利用TargetScan预测发现,miR-125a-5p与Bcl-2 3''UTR区有结合位点,miR-125a-5p模拟物极显著抑制pmir-Bcl-2 3''UTR-WT荧光素酶活性,对pmir-Bcl-2 3''UTR-MuT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改变;外泌体孵育的淋巴细胞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Bax、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caspase-3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Bax的比值极显著降低。这表明,PCV2通过外泌体诱导淋巴细胞上调miR-125a-5p的表达,进而抑制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激活淋巴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4.
林紫霜  王安琪  彭贻界 《生物技术》2022,(5):592-597+616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抵抗细胞凋亡的潜在机制。[方法]顺铂处理或不处理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后,通过蛋白质组学检测两者蛋白表达差异。通过siRNA敲低上述差异基因,检测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凋亡水平。[结果]顺铂处理后,BIM和Egln3蛋白表达量增高,Egln3的mRNA水平显著上升(P<0.05)。过表达Egln3后,BIM的表达显著上升。敲低Egln3后,BIM的表达显著下降。Egln3能够降低BIM的泛素化水平。敲低BIM和Egln3后嗜铬细胞瘤的凋亡水平显著上升(P<0.05)。过表达BIM和Egln3后,嗜铬细胞瘤的凋亡水平显著下降(P<0.05)。过表达rno-miR-9a-5p后,Egln3的表达水平下降。敲低rno-miR-9a-5p后,Egln3的表达水平上升。过表达rno-miR-9a-5p后,嗜铬细胞瘤凋亡水平上升(P<0.05);敲低rno-miR-9a-5p后,嗜铬细胞瘤凋亡水平下降(P<0.05)。[结论]rno-miR-9a-5p通过靶向Egln3及Egln3的mRNA,降低了Egln3的蛋白表达,抑制了蛋白酶体途径对...  相似文献   
45.
分别以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鲤(Cyprinus carpio L.)为研究材料,通过克隆斑马鱼和鲤miR-1-2和133a-1的基因间增强子序列,利用活体和离体实验探讨其是否具有肌肉特异性;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等研究转录因子MyoD是否调控该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在活体实验中,无论斑马鱼还是鲤,miR-1...  相似文献   
46.
黑色素细胞中产生的黑色素转移及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均与色素沉积有关。黑色素细胞的增殖需要有丝分裂原协同进行。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组织环境以及多种毛色基因的调控。miRNA-411a-3p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呈差异表达,且通过靶向IGF1R调控黑色素生成。但miRNA-411a-3p是否与黑色素颗粒迁移、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相关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miRNA-411a-3p转染羊驼黑色素细胞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钙离子信号转导水平下降了(91.73±1.53)% (P<0.01),与黑色素转移有关的Rab27a和肌球蛋白Va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均被下调,同时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整联蛋白β1和β5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分别下降了(44.67 ± 13.67)%(P<0.01)和(30.72 ± 6.23)% (P<0.01),在蛋白质水平表达下降了(45.18 ± 1.96)% (P<0.001)和(11.52 ± 1.09)% (P<0.001)。综上所述,miRNA-411a-3p过表达后会抑制钙离子信号转导,以及羊驼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对肝癌细胞HepG2节律钟的影响。方法:通过50%的马血清刺激诱导HepG2细胞同步化,利用亚麻酸处理同步化后的HepG2细胞。进一步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节律钟关键基因的变化。结果:HepG2细胞经过亚麻酸处理后节律钟关键基因芳烃受体核转位蛋白3(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1,BMAL1)和蓝光受体蛋白1(Cryptochrome 1,CRY1)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与此一致的是,在蛋白质水平CRY1和BMAL1的表达同样受到亚麻酸的抑制。同时发现,CRY1的转录水平的节律周期有明显的缩短。进一步研究发现,亚麻酸对HepG2细胞的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和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以及免疫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elin-6,IL-6)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elin-8,IL-8)的mRN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结论:亚麻酸影响了肝癌HepG2细胞水平的节律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缩短了节律基因的周期,并且对于HepG2细胞的脂肪酸合成以及免疫促炎因子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8.
丝状真菌被孢霉产生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赵人俊  郑幼霞 《真菌学报》1995,14(2):130-135
被孢霉的三个菌株与M14生长在以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所得到的菌丝体内堆积含r-亚麻酸的油脂。油脂产率以M10菌株为高,而油脂中的r-亚麻酸含量却以M14菌株为高。这种油脂的脂肪酸中,所含饱和脂肪酸主要有豆寇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以及r-亚麻酸。上述被孢霉菌株的培养物接种在含葡萄糖、尿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大约48小时后,菌丝体顶端细胞形成鼓  相似文献   
49.
γ-亚麻酸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就γ-亚麻酸植物资源及其在植物体内的一些变化规律作了综述,并对我国开发利用γ-亚麻酸植物资源和展望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0.
以深黄被孢霉AS 3.3410(Mortierella isabellina AS 3.3410)的变异株M_6为出发菌株,γ—亚麻酸含量210mg/L,经紫外线和微波处理得到变异株M_(6-22),摇瓶发酵γ-亚麻酸含量1181mg/L,200升发酵罐发酵γ-亚麻酸含量达到1350mg/L。对200升罐发酵的后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乙醇和正己烷分步抽提效果最好。脲素包合法的实验结果表明,在70~75℃、3h的条件下可以使γ-亚麻酸由7.2%浓缩到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