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8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294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599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830篇
  2011年   785篇
  2010年   663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791篇
  2007年   697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624篇
  2004年   540篇
  2003年   559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425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79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91.
镇海棘螈(Echinotriton chinhaiensi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种群面临着生境退化及丧失的重要威胁。产卵是决定镇海棘螈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环节之一,了解其产卵选择的微生境偏好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保护该物种。本研究旨在确定影响镇海棘螈产卵场微生境选择的关键环境变量,同时为该物种的产卵生境保护、改造和重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于2021年3-5月(繁殖期)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林场对镇海棘螈产卵位点(n=105)与非产卵位点(n=70)处的18个微生境变量进行调查。采用拟合优度卡方检验判断3种无序分类变量的差异性,并利用生境喜好系数对生境选择性进行分析。采用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15个数值型变量进行分析,确定影响镇海棘螈产卵微生境选择的关键变量。结果显示镇海棘螈繁殖期间对产卵场微生境有明显偏好,通常产卵于朝向水坑、落叶层较厚(5.19±0.18 cm)、坡度较陡(18.64°±1.18°)和土壤含水量较低(33.51%±1.87%)的土壤基质上。此外,在大型遮蔽物中,镇海棘螈偏好选择体积较小的石块和乔木(2,994.63±316.17 cm3)作为遮蔽...  相似文献   
192.
截至2023年1月,中国共记录312种蛇类,是世界上蛇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物种特征决定其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在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我国蛇类形态学、生活史和生态学等特征的完整数据库。本文通过系统查阅已出版的蛇类专业书籍、已发表的文献和爬行动物数据库,共收集整理了中国现有312种蛇类的41个特征数据。这些特征包括以下3个方面:形态特征(包括鳞片、牙齿等25个特征)、生活史特征(包括体长、食性、捕食方式、繁殖方式、活动时间、有无毒性等11个特征)和生态学特征(包括是否中国/岛屿特有种、成体生境、地理分布范围和海拔分布等5个特征)。在收集的41个特征中,除颏鳞、吻鳞和地理分布范围数据完整外(100%),其余特征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完整度为7.72%–99.70%)。本数据集是目前中国最新和最完整的蛇类特征数据集,可为我国蛇类的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3.
194.
通过对文字衣科黑文衣属形态学、解剖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中国新记录种1种,即变黄黑文衣(Phaeographis flavescens Dal-Forno&Eliasaro),该种主要特征为地衣体壳状,表面浅黄绿色,无光泽,光滑;子囊盘弯曲,多分支,聚生于假子座中;盘缘黑色,相邻线盘之间有小缝隙,盘面较平坦,黑色,覆有白色粉霜;子囊层无色透明,侧丝顶端分支;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褐色,横隔透镜型,(4~)6胞室,大小19~25.5μm×6~7μm,I+紫红色。该种分布于云南和福建,该研究丰富了对中国黑文衣属物种组成与分布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5.
通过形态学及化学研究,结合n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该文报道了茶渍属(Lecanora Ach.)和石蕊属(Cladonia P. Browne)地衣4中国新记录种:莱氏茶渍(Lecanora layana Lendemer)、白头山茶渍(L. baekdudaeganensis B. G. Lee&Hur)、伪银茶渍(L. pseudargentata Lumbsch)和草皮石蕊[Cladonia caespiticia (Pers.) P. Gaertn., B. Mey&Scherb.]。该文对这些物种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对比,同时提供了各种的地理分布图和形态图。这为中国茶渍属和石蕊属地衣物种多样性及资源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6.
【目的】股带针蓟马,又称温室条带蓟马,是一种多食性农业害虫,寄主超过50种,在一些国家被列为检疫性生物。2020年9月,在北京发现其成虫和幼虫危害海芋叶片,本文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分子鉴定数据、分布地区及寄主植物等数据,以期为其准确鉴定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拍打法收集标本;采用非破坏性方法提取单头蓟马DNA,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COⅠ)的部分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制作永久玻片进行形态鉴定。【结果】结合形态和分子数据鉴定其为股带针蓟马,是中国新记录属、种,海芋是该种新记录的寄主植物。股带针蓟马与该属其他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种前翅的亚中部浅色带比端部暗带短。COⅠ分子序列分析表明,北京种群与国外种群聚集成一个分支,序列相似性高达100%。【结论】应采取进一步调查、监测和管理措施,防止该种外来有害蓟马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7.
中国栗米草属植物的校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德全 《植物研究》1993,13(2):110-112
本文校订了中国粟米属植物,共有4种。国产的粟米草应是Mollugo stricta L.,而不是M.pentaphylla L.;多棱粟米草M.costataY.T.Chang et C.F.Wei是种棱粟米草M.verticillata L.的异名  相似文献   
198.
王全喜  何群 《植物研究》1993,13(2):129-131
本文报道采自哈尔滨的扁裸藻属我国新记录3种2变种,它们是Phacus balatonicus var.boglariensis Hortob.,Ph.elegans Pochm.,Ph.glaber(Defl.)Pochm.,Ph.suecicus var.invermis Nyg.,Ph.war-szewiczii Drez.  相似文献   
199.
一年多以前,我们报道了一种引致人类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病原真菌Rm6并定名为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 Zheng & G.-q. Chen)。最近我们又发现了它的另外一个变种Rm7。它是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王端礼教授分离的,原编菌号4873。Rm7的病人和Rm6的情况很相近。她也是一个女病人,来自农村,患的同样是原发性皮肤病而没有患有其他的毛霉病或其他疾病,她的病也没有传染给她的家人。不同的是,她来自我国北部的河北省而不是南部的江苏省;她的病史更长,达16年之久;她的病部在脸上而不是在手上,并造成进食困难。Rm7和Rm6的培养物相似,也是亮黄色,但比较低矮。它与Rm6一样是非高温真菌,最适、最高、最低温度同样分别是24-30, 38,和9℃形态上的亲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两者都有匍匐菌丝和较发达的假根;孢子枝也是假轴分枝;孢子囊壁也是缓慢消解;有很不规则形状的囊轴;有明显的囊领;都有大量厚垣孢子。Rm7与Rm6的主要区别在于:(1)假根只从匍匐菌丝和气生菌丝上长出而不从孢子枝、孢子囊或囊轴等各处长出;(2)孢子枝可连续分枝达7次之多;(3)孢子枝在分枝处往往有一个隔膜;(4)往往在10天以上的培养物中才出现不规则形状的囊轴;(5)从未见有囊托;(6)孢囊孢子形状较规则,较短而不超过11 μm;(7)孢子囊和囊轴均较小,直径相应不超过70及30 μm.因此,我们将Rm7鉴定为Rm6的一个变种,并定名为较规则多变根毛霉新变种(Rhizomucor variabilis var. regularior Zheng & G.-q. Chen var.nov.)。这样,在根毛霉属内可以承认的共计5种6分类群。  相似文献   
200.
黄鳝和几种鲤科鱼肌肉氨基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