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11.
两种萝芙木生物量分配与估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本全收获法测量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和萝芙木(Rauvolfia verticillata)的生物量,比较它们的生长特性及生物量分配,同时以基径(d)和株高(h)的组合d^2h为变量与各器官以及单株总生物量进行估测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两个种生物量间差异非常大,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在各自生物量构成中,茎所占的比例最高,为60%左右;而主要药用部位根只占27%左右。所建立的模型中除萝芙木叶以外,其余的判定系数R^2都较高,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所建立的估测模型可应用于这两个萝芙木种的幼龄植株生物量估测。  相似文献   
112.
2008年10月—2009年3月,用网捕法对西双版纳勐养季风常绿阔叶林林下鸟类群落进行了研究。共张网15 840网·h,捕到林下鸟类90种1 423只,隶属28科7目。优势种为银胸丝冠鸟(Serilophus lunatus)、褐脸雀鹛(Alcippe poioicephala)、白喉冠鹎(Alophoixus pallidus)、金眶鹟莺(Seicercus burkii)、白尾蓝地鸲(Cinclidium leucurum)、黑胸鸫(Turdus dissimilis)、棕头幽鹛(Pellorneum ruficeps)、棕胸雅鹛(Trichastoma tickelli)等8种。留鸟为林下鸟类主要成分,其捕获数量,占总数量的89.3%。平均网捕率9.0只/(100网·h),月份变化极显著(x25, 282=, P=0.000);2008年12月平均网捕率最高,为(12.5±1.3)只/(100网·h);2009年2月最低,为(5.2±0.6)只/(100网·h)。林下鸟类群落呈现多物种而低密度特征。画眉科鸟类优势地位不明显。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银胸丝冠鸟是本地区捕获数量最多的鸟,其栖息地需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13.
为探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植物热值的变化规律,用SDACM-Ⅲa型量热值仪测定了该群落不同层次37种优势植物不同器官干湿季节的热值。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各层优势种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在17.05~20.23kJ.g-1,乔木、层间藤本、灌木、草本干质量热值分别为18.86~20.23、17.97~19.76、17.71~18.83和17.05~17.45kJ.g-1。各层优势种平均干质量热值在干湿季节均表现为:乔木层>层间藤本>灌木层>草本层。所有层次相同各器官平均干质量热值在器官间存在差异,但只有叶与根、枝之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层次中的同种植物干质量热值在干湿季节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层优势植物的干质量热值在干湿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4.
为了探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植物主要定植区近地层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利用2008—2009年不同季节的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植物主要定植区近地层的光合有效辐射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区域的光合有效辐射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差异,雨季最强,旷地的光合有效辐射日总量可达406.6mol·m-2·d-1,雾凉季最弱,旷地光合有效辐射日总量为236.0mol·m-2·d-1;由于受高大树木遮蔽的影响,在沟谷林、龙脑香林和树木园的光合有效辐射数值较低;受太阳高度角变化和林冠林隙的影响,在雨季近地层光合有效辐射会出现突跃现象。各引种植物定植区近地层的光合有效辐射的数值也不同,存在地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在具有高大树木、遮蔽较大的定植区,近地层光合有效辐射的数值较小;而遮蔽较小的定植区,情况则反之,近地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季节差异与旷地相似,雨季较大,雾凉季较小。在具有高大树木、遮蔽较大的定植区,近地层光合有效辐射与旷地的比值较小,不足旷地的10%,其中在具有多层多种森林群落结构的沟谷林,其最小比值(雾凉季)仅为1.6%;而遮蔽较小的定植区比值较大(>55%)在干热季其数...  相似文献   
115.
李保贵  朱华   《广西植物》2005,25(6):497-503,554
勐腊南贡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坡类型)1 hm2面积样地上有蕨类31种,在该森林群落草本层中占有 极其显著的地位。这些蕨类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它们属于亚洲热带的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一 部分,表现为东南亚热带北缘植物区系的性质,并有热带山地向亚热带山地过渡的特点。在生态表现上,它们 的生活型组成是高位芽蕨类(地生蕨种)占6.45%;地上芽蕨类12.90%;地面芽蕨类32.26%;地下芽蕨类 32.26%;附生蕨类16.13%。由于该地区的季节性干旱气候,高位芽蕨类较少和几种附生蕨类的附生高度也 相对较低,蕨类植物种群的数量与林下空气湿度及土壤表层的湿度一般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6.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对叶榕传粉生物学(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雌雄异株植物对叶榕 (FicushispidaL .)的生物学、传粉物候学以及榕小蜂(CeratosolensolmsimarchaliMayr)的传粉和繁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 :雌雄异株的对叶榕与其他雌雄同株的榕属植物不同 ,它的种子形成与传粉者有着更为复杂的相互关系。对叶榕一年结隐花果 6~ 8次 ,结果高峰期 4~ 5次 ,其中雄性植株仅产生花粉和孕育榕小蜂 ,而雌性植株 (无雄蕊 )则需榕小蜂带花粉进入隐花果内 ,进行传粉授精 ,使之发育成种子。对叶榕的成熟花粉不能从花药开裂处自行散发出来 ,必须由榕小蜂采集才能散落。榕小蜂雌蜂羽化、交配后 ,找到雄花区 ,用足、触角、口器在推动中采集花粉。雌蜂飞出熟榕果找寻雌株或雄株榕树上的幼嫩隐花果 ,一般需 3~ 6 7min ;一部分雌蜂在雄株中寻找幼嫩的隐花果 ,进去产卵繁殖 ,另一部分雌蜂则寻找雌株雌花期嫩隐花果进去传粉。雌蜂在雌株榕树的隐花果内传粉时间为 15~ 2 3h ,在雄株榕树的隐花果内产卵时间为 6~ 9h。对叶榕小蜂在雌株上进入单个隐花果的数量多少关系到雌花结实率 ;观察表明 ,每个隐花果最佳进蜂数为 2头 ;榕小蜂传粉后榕树成熟种子形成率在 5 4 .1%~ 82 .5 %之间 ,平均为 73.8% ;而在雄株上雌蜂进蜂数量则关系到榕小蜂在隐花果内的产卵率 ,  相似文献   
117.
三种干扰方式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济普  朱华 《广西植物》2002,22(2):129-135
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的 3种人为干扰破坏 (择伐、皆伐和轮歇 )后形成的次生群落在物种和群落水平上植物多样性各个方面的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 1 )择伐群落和皆伐群落乔木层物种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科、属、种 3个水平上无显著差异 ,但较轮歇群落物种更为丰富 ,多样指数更高。( 2 )轮歇群落林下灌草层的物种数在科、属、种 3个水平上高于择伐群落和皆伐群落 ,但 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则分别在各个水平上低于择伐群落和皆伐群落。 ( 3)轮歇群落先锋种类占较大比重 ,达76 % ,其它二类群落比例约为 5 0 %。( 4 )择伐和皆伐群落乔木层都由几种植物形成共同优势 ,轮歇群落则形成单优群落。 ( 5 )在生活型构成上 ,皆伐群落乔木树种种类相对较多 ,轮歇群落藤本植物较多 ,草本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尤其一年生草本植物种类远多于其它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18.
西双版纳不同热带森林群落土壤表层的细根年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济普  唐建维 《广西植物》2002,22(6):509-512+502-512,502
用钻土蕊法和内生长土蕊法研究了西双版纳 4个不同的热带森林群落一年内细根现存量和两个群落长入细根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在原始群落中活细根现存量 6~ 1 2月间相对较大 ,峰值为 1 0月份 ,在 2~ 6月间相对较少 ,死细根现存量高值出现于 4月中后期 ,最小值出现于 8月。人为干扰较大的 1 5年生群落和人工群落活细根现存量在各个月份出现不规律的变化 ,死细根现存量与原始林有类似的变化规律。 3 0年生群落活细根现存量在 6~ 1 0月份相对较大 ,低值出现于 2月 ,死细根现存量高峰值则出现于 6月 ,低峰值出现在 8月。细根长入量在原始群落和人工群落 4~ 6月期间量最大 ,人工群落于上年 1 2~ 2月份出现最低值。  相似文献   
119.
西双版纳榕树资源利用现状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榕树资源状况榕树种类、生物学特性、当地少数民族对它们的利用现状 ,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0.
An ethnobotan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through interview and field work during 20103-20117 to determine the wild medicine food plants used by the local people of Xishuangbanna, southwest Yunnan, China. All information provided on the uses of medicine food plants by local communities was documented. In addition, the disk diffusion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some plants. A total of 95 plant species belonging to 43 families were reported as medicine food plants, with Solanaceae (6 species) and Lamiaceae (6 species) being the most represented families. Most plants used were herbs (495%), of which 20 were screened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Baphicacanthus cusia and Solanum spirale showed moderat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Our interviews revealed that in the study area wild plants are still commonly used for food and medicinal purposes by people in their daily lives. However, there is a gradual loss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 about these plants due to a decline in inter 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Loss of this precious knowledge is a major conce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