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45篇
  8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应用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元(Digoxigenin)标记的RNA探针,检测了人和黑猩猩血清及肝脏中丁型肝炎病毒核酸,并与~(32)P标记同一探针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元标记的RNA探针的杂交效果与同位索探针一致(同源cDNA0.2pg),可用于人和动物血清及肝脏标本内HDV核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2.
对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是认识微波杀菌机理的途径之一。用荧光探针检测微波处理后细胞内Ca2 浓度的变化,可以精确地表征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选用二乙酸荧光素(FDA)和Fluo-3/AM两种荧光染料,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经微波处理后的酯酶活性及细胞膜通透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内非特异性酯酶(NSE)活性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情形有所不同。在50℃、55℃、60℃和65℃微波处理条件下,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分别增加了20.7%、28.1%、74.8%、89.8%,而金黄色葡萄球的增加不显著,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1%、6.0%、21.9%和19.7%。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与微生物致死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可能是微波杀菌非热效应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3.
以转基因小麦和野生型小麦DNA为材料,对利用地高辛标记对小麦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包括探针制备与纯化、样品DNA量、酶切体系、真空转印条件、杂交条件、免疫检测方法等。结果表明,对随机引物标记的模板和标记后的探针进行纯化可明显提高探针的标记效率,10μg高质量的DNA样品在80μl的体系中,酶切8~12h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真空转膜时使用碱性液比中性液获得的转膜效果更干净;试剂纯度、杂交温度及杂交炉转速等均对杂交效果产生重要影响;配合改进的CSPD涂布方法,使用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比单纯使用X光片显像更易操作,背景更干净;本研究所优化的地高辛标记的小麦Southern杂交分析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结果稳定,可克服同位素标记对实验条件、设备及实验人员身体状况等限制,在普通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TaqMan-MGB荧光定量RT-PCR技术快速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以TaqMan-MGB荧光探针为特点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针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与TaqMan-MGB荧光探针,筛选并优化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用以提高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并通过体外克隆技术建立病毒基因拷贝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引物与探针的优化浓度分别640nmol/L和480nmol/L,体系具有良好的保守性和特异性,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00拷贝/反应,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7~102拷贝/反应,从病毒核酸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3h左右,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本研究建立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敏感、快速,适合于临床实验室进行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5.
很多细胞的活动都对pH的变化十分敏感。pH值的有效控制对维持正常的细胞生理活动十分重要。如何有效监测细胞内pH值是很多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如在研究细胞内转运蛋白、Ca2+离子等的变化活动时均需要测定细胞内的pH值,其相关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本文将介绍目前几种细胞内pH值的主要测定方法,包括:弱酸弱碱分布法、核磁共振法、微电极法、荧光探针法等;每一种方法将从相关方法、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局限性和注意事项等着手,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横向的比较。本文还将重点探讨免疫探针法的最新进展,将报道一种最新的基于碳纳米点技术和荧光染料结合的pH定量测定计,还将介绍SNARF的两种最新衍生染料SNARF-F和SNARF-Cl的性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分子灯塔是一种在分子杂交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荧光探针。这种探针5′端标记荧光物质,3′端连接荧光淬灭剂,而且在5′端和3′端设计互补碱基序列,使探针形成茎环结构。在检测核酸时具有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结果明确等优点。本文就分子灯塔的设计原则、分子特点和在核酸测定中的应用前景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7.
厌氧生境体系中产氢产乙酸细菌的FISH定量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氢产乙酸细菌是一类在有机物厌氧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菌。以基于16S rRNA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为基础,优化FISH实验条件,确定该技术检测产氢产乙酸细菌的实验条件为样品固定19h、乙醇脱水5min,杂交缓冲液中甲酰胺浓度55%。运用建立的FISH技术检测了几种厌氧消化体系中产氢产乙酸细菌的数量,并与用传统MPN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产氢产乙酸细菌分布广泛,废水处理UASB反应器和动物消化道,特别是反刍动物瘤胃中的产氢产乙酸细菌数量较高,其丰度分别为1.70×109 cells/mL样品,6.50×108 cells/mL样品。湖底沉积物中产氢产乙酸细菌数量较少,仅占整个微生物群落的0.4%,含量为1.20×108 cells/mL样品。  相似文献   
108.
磷对土壤中砷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在黄壤、红壤和褐土中进行As的等温吸附实验表明,在不添加P的情况下,3种土壤对As的吸附能力随土壤pH的升高而降低,随土壤粘粒含量的降低而减弱,3种土壤吸附能力为黄壤>红壤>褐土,As在土壤中的吸附受P存在的影响,60mg·kg-1的P可以降低黄壤和红壤对As最大吸附量.吸附质中P:As的比例不同,P对土壤吸附As的影响差异很大:吸附质中P:As=1:2时,土壤对As的吸附能力均强于P:As=1:1和P:As=2:1,后两者差异不显著,表明土壤中的吸附点位对As和P的亲和性具有一定的差异,Languir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所测得的土壤平衡溶液中As浓度。  相似文献   
109.
地高辛标记反意RNA探针检测脑组织切片生长抑素m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含大鼠生长抑素基因的pSP65cDNA质位通过转化至噬菌体内大量扩增,经提取,纯化后,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使质枝线性化,并将其作为模板,用地高辛(DigoxigeninDig)作为标记物,体外转录合成生长抑素反意RNA(cRNA)探针。实验动物选用wistar新生大鼠。冰冻切片,端、间脑切片经杂交前用Dig-UTP标记的cRNA探针杂交,杂交后用抗Dig-碱性磷酸酶复合物进行酶联免疫反应。X-磷酸盐-NBT显色。结果显示新生大鼠脑内生长抑素mRNA神经元着紫蓝色。杂交反应物集中于核周的胞浆及短小的突起内。胞核不着色。胞体轮廓清晰,周围背底浅淡。结果表明Dig标记cRNA探针不仅具备非同位素标记探针的优点而且能快速和准确检测组织细胞内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0.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常见致病菌, 传统的检测方法有各种弊端。本研究对该细菌的ETA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加以分析, 选取相对保守且高度特异的DNA序列,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个TaqMan探针, 建立FQ-PCR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检测PA的方法。通过对梯度浓度的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样品进行FQ-PCR检测和对多种细菌的DNA进行扩增, 来检测其灵敏度和验证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 对比现有的检测方法, 以ETA基因为靶基因, 基于TaqMan探针的快速FQ-PCR检测技术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特异性等优点, 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