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了探明朱砂叶螨刺吸胁迫对玉米体内化学防御的系统诱导效应,以玉米抗螨性自交系‘H1014168’和感螨性自交系‘H1014591’幼苗为材料,在叶螨刺吸第1叶7 d后,测定了未被刺吸部位(第2叶和根系内)的丁布、总酚、胰蛋白酶抑制剂(TI)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含量.结果表明: H1014168 第2叶和根内的丁布、总酚、TI和CI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植株; H1014591 第2叶内4种化学防御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健康植株,根内TI含量显著高于健康植株,丁布和CI含量与健康植株差异不显著,总酚含量显著低于健康植株.朱砂叶螨刺吸胁迫对玉米体内的丁布、总酚、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诱导具有系统性,对玉米抗螨性自交系的系统诱导效应强于感螨性自交系.  相似文献   
972.
亚热带毛竹人工林土壤呼吸组分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文佳  李永夫  姜培坤  周国模  刘娟   《生态学杂志》2015,26(10):2937-2945
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研究了2013年4月—2014年3月浙江临安市毛竹人工林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毛竹人工林土壤总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和自养呼吸速率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年平均值分别为2.93、1.92和1.01 μmol CO2·m-2·s-1.毛竹林土壤总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年累积CO2排放量分别为37.25、24.61和12.64 t CO2·hm-2·a-1.土壤呼吸各组分均与土壤5 cm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土壤总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2.05、1.95和2.34.土壤总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均呈显著相关,而自养呼吸与WSOC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呼吸各组分与土壤含水〖JP2〗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无显著相关性.土壤温度是影响毛竹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季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WSOC含量是影响土壤总呼吸和异养呼吸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73.
吴秀  陆晓民 《生态学杂志》2015,26(9):2751-2757
研究了24 表油菜素内酯(EBR)对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叶片H2O2含量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膜透性增强,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分别显著下降39.3%、40.0%、21.2%和47.2%,幼苗干物质积累减少35.9%.外源喷施EBR可提高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H2O2含量及膜透性,缓解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Pn、gs、Tr的下降幅度,幼苗干物质积累增加25.9%,生长加快.EBR可通过调节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抗氧化性,减少其膜脂过氧化程度,进而维持其较高的光合性能,有效促进了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74.
为了解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与土壤酶活性的相互联系,以川西亚高山森林箭竹(Fargesia spathacea)凋落叶为对象,通过原位控制实验,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研究了土壤节肢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氮和磷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抑制剂施用降低了分解袋中土壤节肢动物49.7%~66.8%的个体密度和19.2%~46.3%的类群数量;对照和处理分解袋中凋落叶碳、氮和磷转化相关酶活性随分解过程呈现相似的动态;与处理相比,土壤节肢动物参与(对照)显著提高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蔗糖酶、β-葡聚糖苷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节肢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贡献率在达到一个明显的峰值后快速降低;土壤温度和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量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β-葡聚糖苷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酶活性促进效应随酶类型和分解时间变化存在差异,与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分解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5.
976.
大汶河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与土地利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汶河水生态环境现状及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对其影响,基于2017年4月大汶河流域水生态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流域地形、水文、水环境因子、主要水生生物因子和栖息地质量5个方面共19个候选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构建了大汶河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多指标体系并用于大汶河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水环境因子和水生生物类型指标在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权重较大;大汶河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结果主要以一般和较差为主,分别占总采样点的58.33%和20.83%,仅瀛汶河上段、大汶河南支上段和大汶河干流下段部分断面处于健康或亚健康水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耕地和交通用地与大汶河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呈负相关,是该流域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昆虫病原线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侵染效果。【方法】在室内条件下采用生测试验法,测定了小卷蛾斯氏线虫AⅡ、长尾斯氏线虫X-7、夜蛾斯氏线虫SN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06等4种昆虫病原线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和5龄幼虫的致死作用。【结果】小卷蛾斯氏线虫AⅡ与草地贪夜蛾数量比为50∶1时,36 h后草地贪夜蛾2龄和5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2%和100%。长尾斯氏线虫X-7与草地贪夜蛾数量比为50∶1时,36 h后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死亡率为80%;在数量比30∶1时,36 h后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死亡率为100%。夜蛾斯氏线虫SN与草地贪夜蛾数量比为400∶1时,36 h后草地贪夜蛾2龄和5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88%和85%。嗜菌异小杆线虫H06与草地贪夜蛾在400∶1时,36 h后草地贪夜蛾2龄和5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32%和67.5%。【结论】小卷蛾斯氏线虫AⅡ具有较好的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潜质,其次是长尾斯氏线虫X-7。  相似文献   
978.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是2019年1月新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研究并明确空间格局对确定该虫田间抽样技术、调查虫情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调查获得了玉米苗期喇叭口初期、大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空间分布数据,应用多个聚集指标、Iwao m~*-m模型、Taylor幂法则等方法分析明确了该虫幼虫空间格局,发现苗期整体上幼虫个体群为聚集分布,喇叭口初期为聚集分布而大喇叭口期为均匀分布;苗期整体上及大喇叭口期幼虫聚集度对密度不具依赖性,而喇叭口初期幼虫聚集度对密度具依赖性;同一幼虫密度和误差条件下不同苗期抽样数量显著不同,玉米生育期越早则抽样数量越大。  相似文献   
979.
为明确紫茎泽兰粗提物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利用4个不同稀释浓度(20、15、10、5倍)的紫茎泽兰粗提物处理玉米叶片后喂养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记录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重量、成虫寿命以及后代性比、F2代卵孵化率、F2代卵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随着紫茎泽兰粗提物浓度的升高,草地贪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延长,5倍稀释液处理下蛹的发育历期最长,达20.27 d,10倍稀释液处理下幼虫的发育历期最长,为21.46 d;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各虫态的重量逐渐降低,且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其中粗提物对蛹存活率的影响最大,对1~3龄幼虫存活率的影响较小;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成虫的寿命均缩短,且雌成虫寿命长于雄成虫;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草地贪夜蛾的产卵前期和F2代卵发育历期延长,产卵期缩短;单雌产卵量、后代性比和卵的孵化率降低。总的来说,紫茎泽兰粗提物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均造成消极影响。5倍稀释液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最显著,可作为草地贪夜蛾防治研究中的重要植物源杀虫剂材料。  相似文献   
980.
为掌握草地贪夜蛾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本文在5个恒温条件下:20℃、25℃、28℃、32℃和35℃,采用玉米苗作为饲料,测定了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20~35℃温度条件下,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完成一个世代发育历期在23.0~48.3 d;其中,卵、幼虫、蛹、成虫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70℃、11.11℃、11.01℃、5.65℃和9.21℃,有效积温分别为:39.40日·度、201.25日·度、134.12日·度、171.06日·度和636.53日·度;20~32℃是卵、幼虫、蛹和成虫产卵的适宜温度,15℃、35℃恒温条件下不适宜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根据本试验测定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推测草地贪夜蛾在滇中、滇西、滇南、滇东南、滇西南、滇东北、滇西北年发生世代分别为2.18~8.59代、2.28~10.15代、3.43~12.13代、3.15~8.46代、2.75~9.39代、1.38~6.87代、1.11~6.72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