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3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86篇
  361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纯化的多角体碱解释放多角体蛋白,经等电点沉淀和柱层析对多角体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结合SDS-PAGE、免疫双向扩散、免疫电镜等方法,证明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的多角体蛋白以聚集体形式存在。用ELISA法检测包涵体蛋白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果表明,与黄地老虎颗粒体病毒(AsGV)和粘虫颗粒体病毒(PsGV)颗粒体蛋白相比较,HaNPV多角体蛋白与葡萄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rNPV)和黄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AsNPV)多角体蛋白之间的血清学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42.
上海郊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和遗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收集了上海郊区的 13个具有明显方言差异的人群的各类人类遗传学数据 5 3项进行聚类分析 ,发现黄浦江以东的人群相对较纯 ,而黄浦江以西的则较混杂 ,两组群体都分别可以聚成较远的 3类。由此认为上海郊区的人群大致有 3种起源 ,上海奉贤区金汇镇和闵行区马桥镇为代表的居民与南方土著民族较近 ,崇明县、嘉定区、浦东新区和南汇区的居民与北方民族较近 ,而奉贤区的头桥镇、金山区、青浦区的朱家角和商榻、松江区天马山等地的居民又是另一类。这与历史记载他们的不同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43.
4种红豆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标记研究了分属于4种红豆杉属(Taxus Linn.)植物的68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方法分析68个单株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2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0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9.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1条带.南方红豆杉[T.wallichiana var.mairei (Lemée et Lévl)L.K.Fu et Nan Li.]种内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和观察等位基因数均最高;欧洲红豆杉(T.baccata Linn.)种内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度和Shannon's信息指数均最高;须弥红豆杉(T.wallichiana Zucc.)种内的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低.供试4种植物的种内遗传多样度、种间遗传多样度、基因流和种间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0.1745、0.358 6、0.401 7和0.554 5,表明55.45%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间.南方红豆杉和须弥红豆杉遗传距离最近;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 Rehd.)和须弥红豆杉的遗传距离最远.通过聚类分析可将68个单株分为3组,欧洲红豆杉的18个单株和曼地亚红豆杉的18个单株分别各自聚为1组;须弥红豆杉的16个单株和南方红豆杉的16个单株聚为1组,其中须弥红豆杉的16个单株和南方红豆杉的16个单株又各自聚为1个亚组,且南方红豆杉的雌、雄单株也分别聚在同一分支上,表明须弥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遗传关系较近,而欧洲红豆杉与其他3种植物的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44.
杨军  游小妹  陈常颂 《西北植物学报》2023,43(12):1981-1993
为研究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背景,分析不同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差异,本研究利用24对EST-SSR标记对82个茶树自然杂交后代和34个福建主要栽培品种进行分子标记,分析了茶树自然杂交后代的亲缘关系、群体遗传多样性、亲本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24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57个多态性位点,平均等位位点数为6.542个,Nei’s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88,Shannon’s 信息指数平均为1.182,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77和 0.591。(2)遗传距离聚类将个供试样品划分为4类,群体1主要为‘丹桂’及其自然杂交后代;群体2主要为‘丹桂’、‘黄观音’自然杂交后代与福建省乌龙茶品种;群体3主要为‘白鸡冠’及其自然杂交后代;群体4主要为福建省绿茶品种。(3)‘丹桂’、‘白鸡冠’、‘黄观音’自然杂交后代群体与福建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79、0.117、0.107。(4)群体1亚群b内‘丹桂’自然杂交后代模拟亲本准确率为77.8%,模拟父本主要为福建乌龙茶品种,与群体2(亚群a)的遗传相似度、遗传分化系数、基因流分别为0.899、0.043、5.480。(5)AMOVA分析结果显示,有88.52%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部的个体间,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  相似文献   
45.
云南中度退化的喀斯特天坑草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天坑作为独特的宏大地表负地形,其坑底生境与外界环境相互独立,呈现出独特的植物群落格局及特征.本研究选取云南沾益天坑群中可进入性较强的中度退化天坑--巴家陷塘为对象,筛选出重要值大于1的优势种,结合总体关联性分析、χ2检验、AC联结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巴家陷塘退化天坑植物群落中11种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巴家陷塘退化天坑植物群落种间联结指数VR=1.377>1,总体呈显著正关联,但正负关联差异较大,阳生型植物和阴生型植物呈极显著负关联,现阶段仍具有独立的分布格局,但呈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Spearman分析中种间正相关对数(26对)少于种间负相关对数(29对),结合天坑微环境的差异,将退化天坑的优势物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群落总体呈现出一定的圈层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6.
细胞色素P450(P450,Ec1.14.14.1)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催化氧化反应的酶。本文测定了12个对氨基苯甲酸酯同系物与P450相互作用而形成P450代谢中间体络合物的活性,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法MNDO-PM3计算得到了这些同系物的分子轨道指数,并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导出了活性与分子轨道指数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LogP)之间的定量结构与活性关系(QSAR)。结果表明:对氨基苯甲酸脂同系物形成P450代谢中间体络合物的活性与原子净电荷的绝对值之和(∑Q)和LogP均具有很好的抛物线型相务性,同时,LogP与∑Q之间也存在相当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
Viral infectivity factor (Vif) is one of the accessory protei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I (HIV-1) that inhibits host defense factor, APOBEC3G (A3G), mediated viral cDNA hypermutations. Previous work developed a novel Vif inhibitor 2-amino-N-(2-methoxyphenyl)-6-((4-nitrophenyl)thio)benzamide (1) with strong antiviral activity. Through optimizations on the two side branches, a series of compound 1 derivatives (218)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tested in vitro for their antiviral activities. The biolog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ound 5 and 16 inhibited the virus replication efficiently with EC50 values of 9.81 and 4.62 μM. Meanwhile, low cytotoxicities on H9 cells were observed for the generated compounds by the MTT assay.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compound 1 was preliminarily clarified, which gave ri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potent Vif inhibitors.  相似文献   
48.
In an effort to improve biphalin’s potency and efficacy at the µ-(MOR) and δ-opioid receptors (DOR), a series of cyclic biphalin analogues 15 with a cystamine or piperazine linker at the C-terminu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solution phase synthesis using Boc-chemistry. Interestingly, all of the analogues showed balanced opioid agonist activities at all opioid receptor subtypes due to enhanced κ-opioid receptor (KOR) activity.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terminal flexible link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KOR activity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other cyclic biphalin analogues with a hydrazine linker. Among them, analogue 5 is a potent (Ki?=?0.27, 0.46, and 0.87?nM; EC50?=?3.47, 1.45, and 13.5?nM at MOR, DOR, and KOR, respectively) opioid agonist with high efficacy. Based on the high potency and efficacy at the three opioid receptor subtypes, the ligand is expected to have a potential synergistic effect on relieving pain and further studies including in vivo tests are worthwhile.  相似文献   
49.
中国与北美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于中国和北美间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研究表明中国和北美苔类和藓类的种间关系疏远,这一事实说明两个大陆在第三纪后期分离后,由于地质、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差异致使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也产生明显分异。虽然它们在科、属方面差异较小,但两个大陆已各自形成地区特有的苔类和藓类的属。已知的中国特有及东亚特有的苔类属有5个,藓类属有22个;而已知北美地区特有的苔类属有4个、藓类属有5个。北美东部和西部形成于不同地质时期,在苔藓植物方面与中国共同分布的科、属和种存在一定差异。从神农架藓类植物研究表明,从共同分布的种来看,北美东部与中国比北美西部与中国的相似性系数高约6%。从两地区间苔类和藓类植物的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及孢子直径大小而论,这两个因素似乎并不是影响苔藓植物在两大地区间分布的主要原因,但对苔藓植物的分布仍然十分重要。本文作者认为结合中国和北美的地史、地理条件及苔藓植物自身的特点,可以认为白令海峡不是阻碍中国和北美苔藓植物交流的绝对自然屏障;中国和北美苔藓植物区系关系目前的状况,是长期多次交流融合和分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作物育种必须调查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征指标数据,来建立种质资源库,利用SPSS多元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征指标难以综合评价的缺陷,探讨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双丰系列甜菜品种(系)间亲缘关系与系谱进行准确性分析,除双丰2号品种块根产量、产糖量和株高三个主成分具有极值影响外,结果基本与亲本分析一致,可以作为亲缘关系与系谱分析的一种辅助工具;通过AFLP获得不同基因型品种的特征带和特征缺失带,表明AFLP技术在甜菜品种鉴定上的应用潜力。但AFLP也具有缺点,主要是标记是共显性的,不能完全区分某一位点是杂合体和纯合体,因而不能更好地估算种群遗传的变异,对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不能提供更多的统计信息,相信随着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将与SPSS统计分析软件一起越来越广泛地利用在种群遗传和系谱分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