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6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7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调查了位于太行山中低山区的河北省阜平县胭脂河主流河谷,对河谷内农田斑块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斑块了作河流源头外贯穿整个河谷,从上游向下游,人为活动的增加使农田的比重不断增加,导致自然景观减少,环境异质性降低,农田斑块破碎化和蔼减小,胭脂河河谷总面积为2297.09hm^2,构成河谷景观主体的农田有117个斑块,面积为1027.78hm^2,占河谷面积的44.74%,农田基本紧靠河岸分布,处在水分条件优越但易受洪水威胁的土地带上,农田在河流两侧是非对称分布,其中左岸农田面积587.58hm^2,占57.17%,斑块的宽度呈增加的态势,但变化比较大,基本上以狭长的特征出现。  相似文献   
18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家庭成员NGF,BDNF、NT3和NT4在成年猫L6脊髓的分布。结果;在L6脊髓灰质均可见四种生长因子的免疫阳性细胞,这些细胞主要是腹角及凝角深部的大神经元及背角浅层的小神经元,灰质内亦内NGF,NT3及NT4阳性的胶质细胞,但数量多少不等,其中NT3者最多,其次是NGF,NT4者最少,此外,Ⅱ板层内还可见较多BDNF及少量NT-3阳性神经膨体,本文结果表明,在成年猫脊髓存在NGF,BDNF、NT3和NT4,但其分布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3.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蒙古野驴的数量、分布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20 0 0年 7月中旬至 8月上旬 ,大批蒙古野驴从蒙古共和国进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境内。 2 0 0 0年 9月对该地区蒙古野驴的数量、分布和保护情况等进行了考察 ,发现蒙古野驴主要活动在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中蒙边境沿线的梭形狭长地带。蒙古野驴活动区东端最南点在乌拉特中旗敦德乌素嘎查 (42°1 7′N ,1 0 8°3 0′E) ,距边境 2 3km ,西端最南点在乌拉特后旗乌力吉图嘎查以西 (42°0 8′N ,1 0 6°3 6′E) ,距边境 1 2km。活动区中部的南限在北纬 42°0 1′,距正北方边境 44km ,活动区面积约 5 3 80km2 。根据样带法调查计算估计该分布区蒙古野驴总数约在 1 1 40 0头左右。目前蒙古野驴种群在该地区的分布尚未完全稳定。密集的人口 ,有限的食物资源和偷猎是影响蒙古野驴种群在该分布区稳定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4.
秦岭南坡锐齿栎林的生态环境及其营养积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秦岭锐齿栎林 (含 0~ 6 0cm土层 )营养元素总储量达 182 .6 4 5~ 394 .70 1t·hm-2 ,植被占 0 .5 9%~2 .13% ;林分生物量为 131.713~ 5 0 3.82 2t·hm-2 ,乔木层占 92 .1%~ 99.2 % ;凋落物层现存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 2 .897~ 33.999t·hm-2 和 10 4 .339~ 1136 .5 36kg·hm-2 .在一定范围内 ,林分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立地、林分条件相似的林分 ,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与林龄呈正相关 .林分针叶树占的比例越大 ,营养元素积累量越小 ,而且对生物量的影响远小于对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影响 .在同一地区 ,立地、林分状况相似 ,林型不同 ,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积累量差别不大 ,树种组成和林型不同林分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均不同 .不同地区 ,生态和林分条件相似的林分的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也有差异 ;林型、结构相似林分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南坡 >北坡 ,中段 东段≈西段 .林分对营养元素利用率与海拔呈负相关 ,且南坡 >北坡 ,中段 >东西段 ,中段 >西段 >东段 .  相似文献   
185.
中国南方海域鲎的种类和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e northern se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situated between 107.5°~122.5°East longitude and 17°~25° North latitude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a large quantity of rainfall which belongs to the oceanic climate of the torrid zone and subtropical zone. From September, 1994 to June, 1998,during the research on the species of Horseshoe crab within the scope between the south from North gulf and the north to Xiamen, choosing Xiamen, Shantou, Wuchuan, Donghaidao and Qishui as fixed positions and irregularly going to Xuwen and Suixi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Fangcheng in Guangxi province,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only Tachypleus tridentatus in the northern se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sea area from Wuchuan to Xiamen, and found that there were two species of horseshoe crab which were Tachypleus tridentatus and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in the southern area to East Sea Island, referring to East Sea Island, Qishui, Xuwen, Suixi and Fangcheng, most of which were Tachypleus tridentatus, and found a great number of larvae of Tachypleus tridentatus including zooids with different sizes from 7cm bodily length to mature. In Minan we found not only big colonies of adult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 but also a great number of larvae of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with different body size from 7cm body length to maturity. All these show that the northern se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the area where both Tachypleus tridentatus and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distribute and reproduce. On January 1st, 1998 at the town of Qishui in Leizhou, we found an adult male Horseshoe crab and majority of its eggs was immature, while the eggs with above 4mm diameters were only 0.87 percent but the eggs with below 1.0mm diameter was 58 percent(1 160 pills). It shows that Qishui is a place where Tachyplers tridentatus survive in the winter.  相似文献   
186.
鲎的分布及生活习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鲎是一种古老的节肢动物,现存的鲎分为二亚科三属四种,本文对鲎在世界上的分布及其生活习性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7.
缅阴虫属(Burmoniscus)是我国长江以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重要的陆栖等足类。本文对我国该属的种类组成和分布做了总结和分析,并对该属的代表种类——眼斑缅阴虫(B.ocellatus)的栖息地、食性、食量及繁殖季节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和综述。  相似文献   
188.
钱塘江流域的淡水贝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告了对钱塘江流域进行淡水贝类调查的结果。标本经鉴定计有67种,隶属于腹足纲有9科18属42种,瓣鳃纲有4科11属25种,内有29种属浙江省新记录。分析了该流域淡水贝类与栖息环境的关系及该流域的常见种和偶见种,并探讨了该流域淡水贝类的分布区划。  相似文献   
189.
簇毛黄耆亚属的种类主要沿亚洲的“山链”分布,即横断山,喜马拉雅,查谟和克什米尔,帕米尔—阿赖,兴都库什和苏莱曼山脉,表达了东亚、西亚和中亚的植物区系地理关系。本文基于亚属的分布式样,对其8个分布区进行了分析生物地理学中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8个分布区可划分为4类,即1)华北—东北;2)横断山和西藏;3)西喜马拉雅,西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4)内蒙古—新疆。在本亚属的分布式样中,有两个地理“结点”,即横断山和西喜马拉雅,后者主要指克什米尔。推断地理上的衍进方向是由东向西发展,喜马拉雅是连接东西分布的通道。  相似文献   
190.
杭州城市行道树带的繁殖鸟类及其鸟巢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2年3~7月记录杭州城区24个城市行道树带中繁殖鸟类和鸟巢数量,估测或实测树带特征值,并以多元逐步回归法揭示其间关系。共记录到鸟类13种,鸟巢460个;白头鹎和集群繁殖的夜鹭、池鹭、牛背鹭的鸟巢数量占总巢数的83.9%。乌鸫、夜鹭等5种鸟倾向于在高树上筑巢,因此,整个鸟类群落的巢数随平均树高增加而增加。同样的正向联系还出现在下列变量之间:①叶高多样性与白腰文鸟和珠颈斑鸠巢数;②树冠盖度与白头鹎巢数;③树种数与珠颈斑鸠巢数;④树洞数与麻雀巢数;⑤至大片林地的距离与白腰文鸟巢数;⑥至主要水源距离与夜鹭巢数;⑦树带宽度与珠颈斑鸠巢数。另一方面,多数鸟类避免在行人容易接近的树带筑巢,而以白头鹎和珠颈斑鸠为显著。城市行道树带鸟巢的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种间差异,反映了鸟类不同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