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小檗科鬼臼亚科种子大小变异式样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了小檗科鬼臼亚科4个属代表植物桃儿七、川八角莲、南方山荷地以足叶草种子大小及共变异式样并对该变异式样的生物学意义予以分析。结果显示:(1)在4种植物干种子中,以川八角莲最重,为37.24±6.71mg,桃儿七镒之,为36.56±4.54mg,足叶草最轻,为19.01±3.21mg,南方山荷叶较轻足叶草稍重,为23.22±3.26mg;(2)每种植物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活力低下种子,其中以桃儿七最低 相似文献
12.
新疆紫草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新疆紫草作为一种多用途的植物,它的提取物紫草宁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等方面。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解决新疆紫草资源短缺和保护环境所作的努力,详细介绍了新疆紫草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反应器发酵培养等几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Ping Wang Yongling Liu Tao Chen Wenhua Xu Jinmao You Yongjun Liu Yulin Li 《Phytochemical analysis : PCA》2013,24(6):603-607
14.
从隔山消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6个芳香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二羟基苯乙酮(1-(2,4-dihy—droxph—enyl)ethanone,1)、奎乙酰苯(acetylquinol,2)、对羟基苯乙酮(1-(4-hydroxyphenyl)ethanone,3)、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1-(4-hydroxy-3-methoxyphenyl)ethanone,4)、2,4-二羟基-5-甲氧基苯乙酮(1-(2,4-dihydroxy-5-methoxyphenyl)ethanone,5)、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hydroxy-4-methoxy—benzoicacid,6)。除化合物2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琪;张军;赵小锋;杨涛;王沛雅;杨晖 《植物研究》2012,32(4):484-487
以桃儿七种子诱导的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外源激素对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了桃儿七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芽诱导阶段,采用3.0 mg·L-1 6-BA+0.5 mg·L-1 GA3激素组合,出芽率最高可达85-71%,缩短出芽时间30~40 d,在添加3.0 mg·L-1 6-BA+0.2 mg·L-1 IAA的MS培养基上利于增殖,增殖速度快,增殖系数1.63。以WPM+1.5 mg·L-1 IAA+0.5 mg·L-1 NAA的培养基培养30 d 后,生根率可达60.1%。 相似文献
16.
新疆紫草中抗生育化学成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从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的根部分得四种酚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为rabdosiin二钾盐(dipotassium
rabdosiin 1),迷迭香酸钾盐(potassium rosmarinate 2),迷迭香酸钠盐(sodium
rosmarinate 3),阿魏酸钠盐(sodium ferulate 4).其中rabdosiin二钾盐具有显著的抗生育活性,而迷迭香酸钾盐、迷迭香酸钠盐和阿魏酸钠盐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7.
郁文彬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36(1):37-40
桃儿七属(Sinopodophyllum)是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单型属,仅桃儿七(Shexandrum)一种。桃儿七的根茎和果实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人类的过度采挖和种群恢复较慢使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论文中,学名Shexandrum和Semodi常被混用,这使得有必要考证桃儿七学名的命名学历史,确认正确的学名使用。查阅原始文献发现,Shexandrum的基名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发表于1834年,而Semodi的基名Podophyllum emodi Wall. ex Honigberger到1852年才合格发表(大多数学者认为是Hooker和Thomson在1855年合格发表),因此,名称Shexandrum比名称Semodi具有优先权。名称的混乱起于1979年应俊生建立桃儿七属时,他提出组合“Semodi (Wall.) Ying”作为桃儿七的学名。另外,由于他未引证Honigberger或Hooker和Thomson的文献信息,所以组合“Semodi”没有被合格发表(规则415)。随后,1985年出版的《西藏植物志》桃儿七属中,应俊生发现之前的错误并采用名称“Shexandrum”取代了“Semodi”。遗憾的是他虽然意识到该名称是新组合,但未引证基名Phexandrum合格发表的文献信息,使得组合“Shexandrum (Rolye) Ying”没有被合格发表。近年来出版的《云南植物志》、《青海植物志》、《中国植物》和《Flora of China》均未发现该错误,一直认为“Shexandrum (Rolye) Ying”合格发表时间是1985。实际上,在1993年由于编写格式要求,应俊生在王文采和武素功主编的《横断山区维管束植物》中引证了基名合格发表的文献信息。因此,该名称的合格发表时间是1993年,而不是常认为的1985年。 相似文献
18.
鬼臼类植物产鬼臼毒素内生真菌的筛选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从桃儿七(Sinopodoph yllum hexandrum)、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和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中分离到92株内生真菌,其发酵提取物经TLC、HPLC,结果表明,6株内生真菌能产鬼臼毒素,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5%。桃儿七、南方山荷叶和川八角莲内生真菌中产鬼臼毒素菌株占各供测菌株的7%,3%和10%。 相似文献
19.
小檗科鬼臼亚科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华山荷叶与川八角莲的核型,分别为K(2n)=12=8m(4SAT)+2st+2t及K(2n)=12=4m(2SAT)十4sm+2st(2SAT)+2t,核型类型均为ZA型。本文报道的桃儿七及八角莲的核型与前人的结果有一定差异,前者为:K(2n)=12=6m(4SAT)+2sm+2st+2t,2B型,后者为K(2n)=12=8m(2SAT)+2st(2SAT)+2t,为2A型。本文分析了小檗科鬼臼亚科4个属共7种植物的核型,结果是该类植物的核型极为相似,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由8条m或sm,2条st以及2条t染色体组成。核型的相似性反映了这类植物的亲缘关系,这4个属的植物是一个自然类群。但随着系统发育,核型的不对称性有所增加,其中以山荷叶属最为对称,八角莲属居中,桃儿七属与足叶草属最不对称。笔者认为,核型上的高度相似是该类植物在系统发育上不发达,属内种类稀少,通常为寡种属或单种属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桃儿七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居群为单位研究了桃儿七的繁殖生物学,指出桃儿七为适应分布区内生长季节短暂的环境条件,花各部分的形态在开花前一年就已开始分化,并形成一休眠芽,但大小孢子还尚未进行减数分裂。到了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之后,大小孢子方才进行减数分裂,并在减数分裂之后,植株通过茎基部的居间生长将花及叶带出地面。桃儿七在开花时先花后叶。花在露出土面的第二、三天随即开放。虽然桃儿七具有一系列适应干虫煤传粉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征,但同时也具有许多和自花授粉有关的适应机制。桃儿七在开花习性及花部形态上常表现出多态。在自然状况下,桃儿七是一种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它的有性生殖良好,每株性成熟植株平均可产生60粒左右的种子,多者可达180粒。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植株大约需要5-6年的时间方才性成熟。在一般条件下,桃儿七行有性生殖,但在环境条件良好时,也可通过根茎来进行营养繁殖。桃儿七为二倍体,12条染色体组成6个联锁群,在减数分裂时,交叉发生较少。桃儿七具有较大当前适合度,亦具有一定的进化灵活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