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8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乌拉尔甘草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库查找甘草属的SSR位点,并利用Primer 3.0软件在线设计EST-SSR引物,对来自甘草属4个种22份材料的EST-SSR指纹图谱特征和聚类结果进行分析,为探讨甘草属种间亲缘关系和疑难种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依据。结果显示:(1)去掉冗余序列后共得到441条EST序列,获得504个SSR位点,其中二核苷酸为重复单元的序列最多为350个,占69.44%,重复类型中以TC/AT、TA/AG形式的微卫星最为丰富。(2)设计的40对EST-SSR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其中15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在22份甘草属植物材料中共获得等位基因59个,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3.93个等位基因位点,扩增产物多态性比率为89.44%,能很好地表征甘草属种间的等位基因差异。(3)引物Primer 64对4种甘草属植物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黄甘草在180和220bp 2个位点分别与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基因共享,具有杂交种特征。(4)聚类分析表明,当相似性系数为0.82时,22份材料被划分为四组(与经典分类结果一致),第一组为内蒙古杭锦旗分布的乌拉尔甘草;第二组为新疆巴楚分布的光果甘草、黄甘草;第三组为新疆石河子分布的胀果甘草、黄甘草;第四组为新疆石河子分布的乌拉尔甘草;不同居群的黄甘草遗传分化较大,可能与同域分布亲本种的差异及种间的渐渗杂交有关。研究表明,开发的15对EST-SSR引物在甘草属内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以为该属的种间亲缘关系和种内遗传分化研究及物种鉴定提供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62.
普通小麦Qz180中一个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作图(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材料Qz180具有良好的抗条锈病特性,经基因推导发现其含有一个优良的抗条锈病的基因,暂定名为YrQz。用Qz180与感病材料铭贤169和WL1分别杂交构建了两个F_2群体,用条中30号条锈菌小种对这两个群体进行的抗性测验表明,YrQz为显性单基因遗传。通过SSR和AFLP结合BSA的方法对这个基因进行了分子作图,结果鉴定出与YrQz连锁的2个SSR标记和2个AFLP标记。根据SSR标记的染色体位置,该基因被定位在2B染色体的长臂上,位于两个SSR位点Xgwm388和Xgwm526之间;两个AFLP标记P35M48(452)和P36M61(163)分别位于该基因的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3.4cM和4.1cM。  相似文献   
63.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幼林生态系统碳吸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黄土高原生态林的固碳作用,以刺槐人工林幼林(8年生)和对照荒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凋落物和植物各部分的有机碳密度(OCD)和生态系统碳吸存的变化.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林地土壤OCD比荒地减少0.26 kg·m-2,其中0~10 cm层土壤OCD显著提高,10~30 cm土层降低,而在30~80 cm层土壤中则变化不明显.与荒地相比,刺槐人工林林地凋落物、植物根系和植物地上部分的OCD分别增加了121.1%、202.0%和656.7%,每年总有机碳吸存率增加3.3%,说明黄土高原营造刺槐人工林具有明显的碳吸存效应.  相似文献   
64.
热带胶茶人工群落中土壤动物季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邓晓保 《生态学杂志》1994,13(5):31-34,12
热带胶茶人工群落中土壤动物季节变化的研究邓晓保(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650223)SeasonalVariationofSoilAnimalsinMan-MadeRubber-TeaCommunityinTropics.¥DengXi-aoba...  相似文献   
65.
黄土高原南麓县域耕地土壤速效养分时空变异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南麓合阳县,以1983、2006年耕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为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变异函数及分形维数等方法,研究县域土壤速效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1983到2006年,除土壤速效钾外,耕地速效氮、磷的平均含量分别提高73.98%和92.69%;土壤速效养分全局Moran's I指数和空间相关距均呈递减变化、分维数增加,预示其空间结构减弱,随机变异性增强.土壤速效氮、磷含量在绝大部分研究区域内呈现不同程度累积,而速效钾含量则在59.65%的耕地上减少;导致其不同变化的因素有耕地利用方式、施肥管理、灌溉、土壤类型等,其中以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管理措施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猪戊肝病毒准种存在情况,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ested-PCR)对四株猪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第2可读框(ORF2)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将产物克隆后,每个毒株分别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测序,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株HEV不同克隆间的ORF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8%~99.7%、98.8%~99.7%、98.8%~99.7%和100%,有变异的克隆核苷酸序列与上海株(SAAS-JDY5)同源性为96.8%~100%。由此证实感染戊肝病毒的猪个体内存在HEV准种。  相似文献   
67.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使用ARC/INFO和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对以1995年3月的卫星影像图、相关图件及数据为基础的图形数据库进行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对勐养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使季节雨林生境的异质性最高(多样性指数H为2.1759,优势度指数D为1.2831),季风常绿阔叶林异质性最小(H为1.2531,D为2.3318).该保护区总的人为干扰强度指数(HD)为0.1287,其中季节雨林生境受干扰最强烈,HD达0.8809.季风常绿阔叶林是保护区的优势植被(占总面积的78%),土地利用使其约12.36%(或10895hm2)的面积被损坏.热带雨林(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和季雨林,占总面积的12%)是重点保护对象,土地利用使其损失了约19%(2557hm2),是受到严重干扰的生境组分.耕地的斑块数量最多(占斑块总数的25.86%)而面积却很小(占总面积的2.2%),呈小块状散布在保护区里.人们因经营耕地而活动在保护区里,构成了大面积的干扰,使灌丛草地基本随着耕地散布在保护区里.要保护好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必须以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来控制耕地的扩散.  相似文献   
68.
在油松(PinustabulaefomisCarr.)主要天然分布区晋、冀、陕、甘4省、选择12个种源36个林分(每个林分8株成年油松样木),利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技术,测定了油松针叶萜类相对含量,并分析了所含萜类总数在不同种源间、种源同偿同林分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9.
灰色变异链霉菌2507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生物进行活性跟踪,通过对灰色变异链霉菌2507发酵液的初步分离纯化,得到两个化合物,由波谱数据解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香草酸和丁香酸。这两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这种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0.
草木樨状黄芪抗甲硫氨酸变异系的离体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组织培养体系进行了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es Pall.)抗甲硫氨酸变异系的筛选。无菌苗幼茎切段诱导的愈伤组织经NaN3诱变后,经过筛选获得了抗14mmol/L甲硫氨酸的变异细胞系,并分化出大量植株。再生植株已经在大田中开花结实。经分析表明:抗性细胞系脱离选择压6个月后,放在含15mmol/L甲硫氨酸的培养基上培养25天后,其相对增长率是对照的10.2倍。抗性系再生植株游离甲硫氨酸是对照的2.12倍,并且天冬族氨基酸都有明显增加。SDS-PAGE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在蛋白质及同工酶酶谱上抗性系再生植株均出现与对照不同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