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采用HSV 1-2 TK和人IL-1β特异性引物分别对鹿肝组织cDNA文库及鹿血cDNA进行PCR扩增,得到的特异性cDNA片段分别连入TA克隆载体测序,得到三个EST,输入GeneBank,Swissprot dbEST等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比较分析,同源分析表明,获得双阳梅花鹿三个基因EST,EST-1为梅花鹿α2-抗纤溶酶同源基因EST,EST-2为梅花鹿水通道蛋白同源基因EST,EST-3为鹿血未知基因EST,并含有一个267个碱基编码88个氨基酸的开放读码框架。  相似文献   
22.
姚潇  黄留玉  杨伯伦  苏国富 《遗传》2002,24(6):721-726
信号标签诱变技术是以整个基因组为基础的研究病原体致病机制,可在体内对毒力基因进行高通量筛选的一种新方法。近几年应用该技术已对十多种病原微生物进行了筛选。这些筛选中除了找到已知的毒力基因外,还都鉴定到了未知的毒力因子。本文就该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应用的必要条件、技术的改进及应用该技术鉴定到的毒力基因等作一综述。 A Novel Approach to Study Pathogenesis of Pathogens in vivo——Signature-tagged Mutagenesis YAO Xiao1,2,HUANG Liu-yu1,YANG Bo-lun2,SU Guo-fu1 1.Beijing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y,Beijing 100071,China; 2.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Abstract:Signature-tagged mutagenesis (STM) is a novel approach to study pathogenesis of pathogens and to screen virulence genes with high throughput in vivo,which is based on whole genome of pathogen in question.In resent years,more than ten species of microbial pathogens have been screened with this technology.There are also unknown virulence factors being identified with exception of known virulence genes identified in all these screen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inciple,advantages and current limitations,the requirements,modifications of STM,and to date virulence genes identified by this technology. Key words:signature-tagged mutagenesis;virulence genes;pathogens;in vivo  相似文献   
23.
转座子标签法在构建G-细菌突变体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转座子标签法以水稻黄单胞菌 (Xoo)为研究对象 ,构建了Xoo的突变体库 ,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突变体库的建立 ,验证了一个较新的方法和思路。经分子生物学检测 ,此方法简便易得、高效稳定 ,可以定向突变 ,为研究G-细菌的各项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加快了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24.
植物逆境胁迫耐受性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需要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植物逆境胁迫耐受性的复杂机制进行整合性研究.植物逆境胁迫耐受性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可概括为:利用胁迫特异性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及cDNA微阵列(或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与胁迫相关的候选基因,然后利用反向遗传学等技术对候选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正向遗传学等技术对基因及基因产物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全面地了解植物对胁迫(渗透、干旱、极端温度)响应的复杂机制和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途径,从而为更加高效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构建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的理论模型,考察属性评价、标签信任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的影响机制。采用北京市744个消费者调查数据,采取双边界二分式CVM研究消费者有机大米支付意愿。结果表明:消费者愿意为有机大米支付金额受消费者对有机大米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属性上的评价与消费者对有机标签信任水平正向的影响,消费者对有机大米支付意愿的均值为21.2元/kg,95%置信区间为18.64~25.18元/kg。有机大米企业可在营销宣传时强化食品安全属性和环境保护属性,并采取相应的附加措施提升消费者对有机标签的信任水平,获取更大的溢价空间。  相似文献   
26.
人类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单体型的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人类基因组中最丰富的遗传变异。单体型是指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或某一区域的一组相关联的SNP等位位点,单体型已经成为近年来人类遗传研究的组成部分。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Map)计划的目标就是构建人类DNA序列中多态位点的常见模式,找出代表整个人类基因图谱之中的SNP集合的标签SNP。在复杂性疾病研究中,由多个变异位点组合构成的单体型分析优于单个SNP的分析。文章论述了SNPs、基因型、表现型的定义与HapMap计划的一些情况,综述了单体型的3种推断算法和单体域的不同定义与构建方法,同时介绍了标签SNP的选择及单体型与复杂疾病关联分析的方法,可利用公共SNP数据库的情况以及SNPs与单体型在复杂疾病与药物反应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分泌性蛋白酶是红色毛癣菌致病的潜在毒力因子。在构建红色毛癣菌6个不同时间段cDNA文库的基础上,共获得了9683条uniqueEST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得到了18个可能的分泌性蛋白酶的EST序列,包括4个分泌性肽酶、1个分泌性金属蛋白酶、2个细胞外丝氨酸蛋白酶、1个分泌性天冬氨酸蛋白酶、9个分泌性枯草杆菌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1个空泡丝氨酸蛋白酶。这些分泌性蛋白酶在红色毛癣菌感染过程中可能分别与其获得营养、扩大侵袭范围及激起宿主免疫应答有关,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红色毛癣菌感染和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和线索。  相似文献   
28.
人参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7055条人参EST序列中搜索出791个SSR,其出现频率为11.21%,平均长度为21.37bp,平均分布频率为1/5.7kb。二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重复类型,占全部EST-SSR的56.89%,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的占全部SSR的21.11%。AT、GAA是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重复基元类型,分别占28.89%和10.18%。  相似文献   
29.
转座子标签法克隆分离植物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座子标签法是克隆与分离植物基因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方法。概述了转座子标签技术克隆与分离植物基因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介绍了可用于转座子标签技术的转座子 ,对于转座子标签系统以及在克隆与分离异源植物基因方面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综述 ,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Transposons are effective mutagens alternative to T-DNA for the generation of insertional mutants in many plant species including those whose transformation is inefficient. The current strategies of transposon tagging are usually slow and labor-intensive and yield low frequency of tagged lines. We have constructed a series of transposon tagging vectors based on three approaches: (i) AcTPase controlled by glucocorticoid binding domain/VP16 acidic activation domain/Gal4 DNA-binding domain (GVG) chemical-inducible expression system; (ii) deletion of AcTPase via Cre-lox 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that was initially triggered by Ds excision; and (iii) suppression of early transposition events in transformed rice callus through a dual-functional hygromycin resistance gene in a novel Ds element (HPT-Ds), We tested these vectors in transgenic rice and characterized the transposition event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vectors are useful resources for functional genomics of rice and other crop plants. The vectors are freely available for the comm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