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教授绦原彰等研究人员近日在面包酵母体内发现了8种与染色体数目异常相关的基因,它们如果出现异常,会提高酵母染色体基因不能重组的概率,另外这8个基因合成的蛋白质会结合成一个复合体,不能形成复合体的酵母染色体数目也会发生偏差。由于人体内也存在类似基因,这项成果可能有助于研究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流产和唐氏综合征等疾病。  相似文献   
162.
囊泡启动是细胞调节性分泌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囊泡启动后才具备与膜融合的能力.囊泡的启动过程需要SNARE复合体的形成和许多其它蛋白如Muncl3、RIM、CAPS等的参与,但不同类型的分泌囊泡其关键的启动因子并不相同.本文主要从分泌囊泡的启动过程和不同囊泡所特异的启动因子着手,综述了囊泡转运过程中启动步骤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3.
2前,Clive tanway在伦敦的Wolfson生物医学研究所(WIBR)散步时,看到了介绍geminin分子的海报。Geminin通过切断DNA复制前复合体而抑制DNA的复制。研究表明,如果用一个非降解的geminin抑制一个癌症细胞的复制结构,细胞就会遭受程序性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64.
猕猴MHC-DPB1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猕猴(Macaca mulatta)是最理想的医学实验灵长类动物, 且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了解中国猕猴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背景, 为它们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文章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和克隆测序技术分析了106个四川野生猕猴MHC-DPB1基因的exon 2, 共检测到21个Mamu-DPB1等位基因, 其中有15个为本研究中首次发现的新等位基因; 从整个大的猕猴群体(106个个体)来看, 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的是Mamu-DPB1*30(0.1120); 单独从不同地理群体来看, 最高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小金-DPB1*30 (0.1120), 黑水-DPB1*04 (0.1702), 巴中-DPB1*32 (0.1613), 汉源-DPB1*30(0.1120), 九龙-DPB1*04(0.1139); 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 猕猴Mamu-DPB1等位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 有12个氨基酸残基变异位点表现出物种特异性, 其中有9个位于新发现的15个Mamu-DPB1等位基因氨基酸序列中; 不同物种来源的DPB1等位基因系统发生树表明, 猕猴与其近缘物种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的DPB1等位基因间存在着跨种多态(Trans-species polymorphism)现象。研究还表明, MHC-DPB1等位基因在中国猕猴群体和先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印度猕猴群体间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5.
宋磊  陈劲春 《昆虫学报》2011,54(6):675-679
纳米金在生物探针方面的应用技术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纳米金与生物分子有效的结合, 本文通过基因重组策略, 研究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与金特异结合肽介导的固定化方法联用以构建生物-无机复合材料的可行性。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合成的金特异结合肽基因融合到杆状病毒BmNPV囊膜糖蛋白gp64的N端信号肽与成熟蛋白之间构成转移质粒载体, 经过转座得到重组穿梭质粒pFB-gp64-Au, 转染Sf9昆虫细胞后收获多角体启动子控制下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AcMNPV。同时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得到胶体金, 进行组建病毒 胶体金复合结构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成功构建的重组穿梭质粒转染细胞后得到囊膜表面经金无机结合肽修饰的AcMNPV重组病毒, 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观察到由金特异结合肽所介导的病毒 胶体金的复合结构。这项研究有助于进行生物-无机复合体系构建及纳米材料在生物学领域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6.
真核基因转录调节需要改变色质结构(即染色质重塑),需要特异因子结合启动子和增强子等顺式作用元件,需要这些位点和RNA聚合酶之间建立联系(通讯),这些作用都需要不同的多蛋白复合体。这些复合体中的每一个都可能是调节某个特定基因的关键因素,本文讨论ATP依赖的重塑复合体如起到修饰染色质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7.
运用表面铺展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tnplex,SC)的电镜技术对一位46,XY,t(11;18)平衡易位携带者性细胞进行SC观察,分析了30个精母细胞(从早粗线期→晚粗线期)中SC图象,这些精母细胞中均显示了1个性二价体、20个常染色体二价体(SC)和1个四价体。对其中的21个四价体配对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有20个四价体发生部分异源配对,其中4、14和2个四价体分别发生在早、中和晚粗线期,发生在早粗线期的异源配对是一种直接的异源配对,与以前报道的发生在晚粗线期经联会调整的异源配对不同。并对该患者发生生殖失败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8.
COP9信号复合体(CSN)是细胞内高度保守的多亚基蛋白质复合物,主要定位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在结构上与26S蛋白酶体“盖子”亚复合物高度相关。CSN的具体功能目前尚未明确,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的活性:脱Nedd化作用和磷酸化作用;在细胞内同SCF遍在蛋白连接酶复合体等许多蛋白质复合物发生相互作用;调节多种信号分子靶向遍在蛋白-26S蛋白酶体的稳定性。因此,CSN是连接信号转导与蛋白质降解的分子平台。  相似文献   
169.
华中铁角蕨复合体的生物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异铁角蕨系(Series Variantia Ching et S.H.Wn)主产我国,形态变异大。在标本室中,铁角蕨属(AspleniumL.)的鉴定非常紊乱,同一个种名下往往存在着不同的细胞型或杂种。本文通过对该复合体的生物系统学研究,揭示它们在网状进化中亲缘关系的来龙去脉,并对它们的分类学位置提出讨论和处理建议。细胞学、等位酶、形态学和孢粉学证据表明:由3个基本的二倍体祖先种形成了共13个成员组成的华中铁角蕨复合体(Asplenium sarelii com-plex)。华中铁角蕨(Asplenium sarelii Hook.)应当被标定为二倍体,以往文献中所谓的四倍体“华中铁角蕨”实际上是来自二倍体华中铁角蕨和细茎铁角蕨(A.tenuicaule Hayala)杂交后加倍得来的异源四倍体产物,它被另外处理为新种武当铁角蕨(A.wudangense Z.R.Wang et X.Hou)。北京铁角蕨(A.pekinense Hance)是二倍体华中铁角蕨加倍后得来的同源四倍体。泸山铁角蕨(A.lushanense C.Chr.)是云南铁角蕨群中的惟一二倍体祖先种,不应处理为四倍体云南铁角蕨(A.yunnanense Franch)的异名。变异铁角蕨(A.varians Wall .ex Hook.et Grev.)很可能是细茎铁角蕨的同源四倍体。3个天然四倍体新杂种及其起源被发现,它们是:龙门铁角蕨(A.×longmenense(=A.pekinense×vanians)),京云铁角蕨(A.× jin  相似文献   
170.
COP9信号传导体和26S蛋白酶体的调节盖子复合体皆为含有8个亚基的蛋白复合体,在真核生物体中普遍存在,它们的相应亚基在大小和氨基酸序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从NCBI站点的所有数据库中获得了裂殖酵母、酿酒酵母、线虫、果蝇、哺乳动物和拟南芥等多种生物的复合体的亚基序列共8组。COP9信号传导体与调节盖子复合体相应亚基之间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大于12%,它们均具有一些保守的区域,而且保守位点分布均匀,表明它们来自于同一祖先。在基于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各组序列分别形成两个分支:一个分支由COP9信号传导体亚基和相似蛋白组成,另一分支由相应的调节盖子复合体亚基和相似蛋白构成。各个分支中单细胞生物的序列位于动、植物序列的根部,表明COP9信号传导体与调节盖子复合体的基因重复发生在真核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分化以前,并且二者的亚基基因沿各自的方向独立进化。几乎所有编码两个蛋白复合体的基因在基因组中均为单拷贝,第Ⅴ、Ⅵ组的亚基保守程度最高,暗示着它们在复合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COP9信号传导体和调节盖子复合体的相应亚基基因两两之间进行dN/dS的相关性分析,分别鉴定出21和15对亚基编码序列间具有显著的Pearson相关关系,推测其相应亚基间可能通过承担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而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