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3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圣路易斯脑炎病毒(St. Louis encephalitis virus,SLEV)属于黄病毒科,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黄病毒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S3在病毒复制以及多聚蛋白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S2B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辅助因子。因此,NS2B-NS3蛋白酶复合物是抗病毒药物的重要靶标。本研究旨在构建SLEV NS2B-NS3蛋白酶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建立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从而发现其小分子抑制剂。【方法】通过PCR扩增SLEVNS2B-NS3蛋白的编码区,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thiogalactoside)诱导得到可溶性的NS2B-NS3蛋白,并用镍亲和层析方法进行纯化;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技术检测NS2B-NS3蛋白酶活性,建立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平台。【结果】SLEV NS2B-NS3蛋白酶纯化程度高达95%以上,基于酶活测定的抑制剂筛选平台准确可行。对700多个上市药物进行筛选后,发现原花青素对SLEVNS2B-NS3蛋白酶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结论】本研究为SLEVNS2B-NS3蛋白酶抑制剂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高通量的筛选方法,并首次发现了原花青素具有抑制SLEV NS2B-NS3蛋白酶活性的功能,可以作为治疗SLEV感染的潜在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52.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Xiao D  Ding J 《生理科学进展》1999,30(3):219-223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批能破坏或抑制血管生成,有效地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的药物,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大类。其作用机制主要有:(1)调控血管形成生长因子;(2)抑制基底膜降解;(3)影响信号转导通路;(4)调控细胞生长周期;(5)调控肿瘤机关基因。本文对其作用机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3.
前体、诱导子及抑制剂对紫杉烷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前体、诱导子和抑制剂对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烷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向培养基中加入30mg/L 3-甲基-2-丁烯-1-醇,2mmol/L苯甲酸钠,10mg/L矮壮素,100μmol/L茉莉酸甲酯,0.1mmol/L丝氨酸,可以使紫杉醇含量增加1141.1%;加入0.1mmol/L苯甲酸钠,80μmol/L茉莉酸甲酯,0.1mmol/L丝氨酸可以使2α,5α,10β,14β-四乙酰氧基-紫杉-4(20),11-二烯含量增加134.6%;25mg/L矮壮素,100μmol/L茉莉酸甲酯,0.5mmol/L丝氨酸可以使1β-羟基巴卡亭I含量增加95.2%;5mg/L3-甲基-2-丁烯-1-醇,10mg/L矮壮纱,40μmol/L茉莉酸甲酯,可以使14β-(2-甲基丁酰氧基)-2α,5α,10β-三乙酰氧基-紫杉-4(20),11-二烯的含量增加76.4%。  相似文献   
54.
大豆Kuni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抗虫特性。从未成熟的大豆子叶中提取总RNA,然后转录成单链cDNA,以此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并克隆到pBluescript KS的SmaⅠ位点上。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片段大小为663bp,包含了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55.
RB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网膜胚细胞瘤蛋白是一个110kD的核磷酸蛋白。在许多人恶性肿瘤中发现,该蛋白由于基因发生缺失和突变而失活经与细胞恶性变过程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发现RB还可与许多细胞蛋白结合并抑制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在细胞周期中受磷酸化的调节,该调节又与几个RB激酶有关。  相似文献   
56.
蚯蚓体内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e-PA)的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faetida)中纯化出的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e-PA)在纤维蛋白平板上可表现出三种活性,分别记为:CFPg,uCFPg和uCF.为更好了解各种活性与e-PA的纤溶能力的关系,考察了在SDS和不同抑制剂存在下各种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SDS可以增强CFPg活性且使得e-PA变得对一些抑制剂更敏感;leupeptin,chymostatin,pepstatin,apro-tinin,phenylmethylsulfonylfluoride(PMSF)和dithiothreitol(DTT)对uCF没有影响;pep-statin能增强CFPg和uCFPg活性,E-64(一种巯基抑制剂)能增强uCFPg和uCF活性.这些现象说明不能简单将e-PA归结为丝氨酸蛋白酶或巯基蛋白酶.此外又以纤溶酶原为底物,分析了e-PA在体外降解天然蛋白质的肽键特异性,结果表明:e-PA可以切割碱性氨基酸,小的中性氨基酸及Met的羧基端,同时e-PA确能将纤溶酶原切割为纤溶酶;这一结论为e-PA有可能成为新型溶栓药物提供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道了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猪胰蛋白酶(1∶2)复合物的四方晶体的结构测定。晶体属于I422空间群,衍射分辨率为0.25nm,共确定了绿豆抑制剂56个残基的空间位置。与已报道的三方晶体结构相比,其中的抑制剂分子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抑制剂-酶三元复合物在四方晶体中也处于堆积无序状态,即复合物按两种取向进行堆积:Ta∶MaMb∶Tb和Tb∶MbMa∶Ta(Ta,Tb为胰蛋白酶,Ma为抑制剂结合环Ⅰ,Mb为抑制剂结合环Ⅱ)。但四方晶体结构比三方晶体结构多测定了一个抑制剂残基Pro11的位置,同时,四方晶体中的抑制剂不存在膺β-折叠片层结构,其构象与三方晶体中的抑制剂相比有所变化。分析表明抑制剂的两个刚性的结构域之间的连接肽具有一定的柔性,并因此形成不同的晶型。此外,绿豆抑制剂与其他Bowman-Birk抑制剂相比,分子的两个双股的反平行β-折叠片层和抑制活性位点所在的结合环的结构具有很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58.
低能离子束对微生物细胞的刻蚀与损伤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耐辐射异常微球菌和大肠杆菌为试材,用显微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仪研究了20keV的N^+离子注入对其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对两种微生物既存在着直接作用的刻蚀损伤又存在着能量沉积所产生自由基的间接作用;对细胞的直接刻蚀作用是导致DNA损伤和生物诱变的主要原因,而自由基所引起的主要是DNA以外生物大分子的损伤和细胞的膜脂过氧化。随着注入剂量增大,两种微生物细胞受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预测提供基础。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对所选病例的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样本进行检测。观察并比较不同乳腺组织中MMP-2,MMP-7、MMP-9、TIMP-1及TIMP-2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较,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MP-2、MMP-7、MMP-9,TIMP-1及TIMP-2 m RNA的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7、MMP-9、TIMP-1及TIMP-2 m 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范围扩大,MMP-2、MMP-7和MMP-9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TIMP-1和TIMP-2 m 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随着淋巴结转移进展,MMP-2、MMP-7和MMP-9 m 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TIMP-1和TIMP-2 m RNA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MMP-2、MMP-7、MMP-9、TIMP-1和TIMP-2的m RNA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这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而MMP-2、MMP-7和MMP-9可能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的侵袭行为。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及其组织抑制剂-1(TIMP-1)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6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MMP-7和TIMP-1的表达,结合病人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MMP-7阳性表达率(60.87%)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胃癌组织中TIMP-1的阳性表达率(93.48%)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MMP-7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TIMP-1有可能成为评价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