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55篇
  免费   1717篇
  国内免费   10869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1242篇
  2018年   1562篇
  2017年   948篇
  2016年   1059篇
  2015年   1221篇
  2014年   1924篇
  2013年   2976篇
  2012年   2030篇
  2011年   1650篇
  2010年   1376篇
  2009年   2045篇
  2008年   2383篇
  2007年   3023篇
  2006年   3176篇
  2005年   3170篇
  2004年   3389篇
  2003年   3038篇
  2002年   2967篇
  2001年   2625篇
  2000年   1992篇
  1999年   2222篇
  1998年   1927篇
  1997年   1498篇
  1996年   1418篇
  1995年   1477篇
  1994年   1551篇
  1993年   1384篇
  1992年   1196篇
  1991年   1161篇
  1990年   968篇
  1989年   799篇
  1988年   847篇
  1987年   650篇
  1986年   570篇
  1985年   2066篇
  1984年   3108篇
  1983年   2049篇
  1982年   2418篇
  1981年   2055篇
  1980年   1916篇
  1979年   1713篇
  1978年   1561篇
  1977年   1437篇
  1976年   1319篇
  1975年   1113篇
  1974年   1095篇
  1973年   10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类脂过氧化对竹红菌甲素引起膜蛋白光敏交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丙二醛与红细胞膜温育后所形成的交联。当丙二醛浓度在5×10~-4mol/L以上时,膜蛋白发生交联,并且在460nm处有荧光特征峰出现。而甲素光敏所致膜蛋白的交联,在460nm处没有荧光峰,光敏所产生的内源丙二醛量很少,不足以引起红细胞膜反应形成交联。我们还研究了BHT和Vit E两种抗氧化剂对甲素光敏作用的影响。BHT能抑制类脂过氧化,不能抑制膜蛋白巯基的变化和膜蛋白的交联。而Vit E仅不能抑制膜蛋白的交联。以上结果均说明甲素光敏所致膜类脂过氧化是不参与膜蛋白交联的。  相似文献   
992.
在玉米黄早4雄性不育系、保持系的10个组织(叶、根、茎、芽鞘、胚轴、苞叶、穗轴、花丝、雌蕊、花药)中共检测出18种正、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其中有7个组织不育系与保持系间过氧化物酶没有差异,只有在3个组织中(叶、茎、花药)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过氧化物酶存在差异,说明玉米黄早4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过氧化物酶可能由细胞核基因编码。不育系与保持系个别组织内过氧化物酶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核内编码过氧化物酶的基因表达异常所引起,而这种表达异常,可能是与不育系中不育细胞质基因调控核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烟草愈伤组织分化和芽原基形成期间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的柳叶烟草愈伤组织,未观察到组织分化和芽原基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接种后第6天可见拟分生组织和管胞分化,9—12天有芽原基形成,15—18天可观察到苗端结构。根据碘乙酸、Na_3PO_4和丙二酸抑制试验,以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与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初步表明烟草愈伤组织呼吸中存在有EMP、HMP和TCAC代谢途径.在发生输导组织和芽原基分化的愈伤组织中(接种后第6—12天),HMP途径的运行程度较高;而芽原基的继续生长(培养12天以后),则与EMP途径的增加有关;分化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始终较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FCAC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994.
我们应用微量(1—3微克蛋白)等电点聚焦和SDS双向电泳对鸡胚视网膜发育的第4天(E_4)到第16天(E_(16))总蛋白图谱进行分析,并结合印迹的PNA免疫酶标反应,分析了总蛋白中与PNA结合的糖蛋白图谱的变化。E_4时没有看到PNA结合糖蛋白的任何阳性反应的斑点,E_6时这种糖蛋白的种数突然增加,约占总蛋白数的20%。新的糖蛋白增加的速率在E_6时最快,存其后的发育阶段(E_8—E_(16))慢于总蛋白增加的速率。这种糖蛋白大都是等电点在中性pH范围内,中等大小分子量的糖肽。视神经的总蛋白中含PNA结合糖蛋白数的比例高于同一发育年龄视网膜中的比例,这说明糖蛋白可能主要存在于质膜上。视网膜的总蛋白图谱相似于前脑的,但与视顶盖的更相近。本文对这种能与PNA结合,即含有D-半乳糖残基的糖蛋白在视网膜发育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根癌农杆菌Ti质粒的T区DNA带有致瘤基因,其基因1和基因2编码生长素吲哚乙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两个酶。以pGV 354(pBR322质粒中插有Ti质粒C 58 T区DNA的HindⅢ15—HindⅢ22大片段)重组质粒出发,我们分离了基因1和基因2,并构建了带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重组质粒pBZ 692,通过基因载体pGV 3850,我们将基因1和基因2引入了高等植物。结果证明基因1和基因2能促使烟草、向日葵、土豆等转化组织分化长根,转化的根在MS_0培养基上能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并自主生长,在转化的组织中有转化标记胭脂碱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6.
横断山区四种湍蛙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C带(BSG技术)分析及一种简便的Ag-NORs带分析,对四川湍蛙、理县湍蛙、棕点湍蛙和棘皮湍蛙的种间关系、染色体的演化及其性染色体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四川湍蛙、理县湍蛙和棕点湍蛙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它们与棘皮湍蛙的亲缘关系较远;(2)在近缘种的分化中,染色体结构异染色质的变化和臂间倒位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在小型染色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四川湍蛙具有在形态上分化很明显的性染色体。C带分析表明,此性染色体主要由常染色质构成,但在其Y染色体的长臂上存在明显的中间C带,推测尚处于性染色体分化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997.
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 Kze.)系 Kunze 于1817年报道见于丹麦石竹(Dianthus carthusianorum L.)茎上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的第一个种(模式种)。Cooke and Ellis 在1878年描述了见于飞蓬属(Erigeron L.)腐茎上的橄榄色毛壳(C.oliaceum C.et E.)。在 Chivers(1915)、Skolko and Groves(1953)、Udagawa(1960)、Ames(1963)和 Seth(1972)关于毛壳菌属的专著都曾指出很难划分这两个种的界限。Skolk and Groves(1953)区分此两个种时以橄榄色毛壳具有较大的子囊壳、较宽的顶附属丝和较大的子囊孢子,而 Chivers(1915)则认为橄榄色毛壳是球毛壳的异名,Udagawa(1960)区分此两个种仅根据子囊孢子的长度和宽度,他认为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孢子大于球毛壳的子囊孢子。Seth(1972)在他的专著中虽保留此两个种作为独立种,但他指出限于他镜检过的标本材料及根据 Chivers 专著中的球毛壳的特征辑要概括了橄榄色毛壳的特征,对这两个种的区分界限确实是很难划分的。最近我们在北京采集和分离了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和动物材料上的毛壳菌种类,以期进行北京地区毛壳菌种类调查研究。我们分离获得许多球毛壳——橄榄色毛壳类的毛壳菌菌株。参考了不同作者对这两个种的子囊壳、顶附属丝、侧附属丝、子囊及子囊孢子的特征记载,对北京的这一类型菌株进行了细致研究,认为球毛壳与橄榄色毛壳确有形态学特征区别,表现在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壳、顶附属丝和子囊孢子较球毛壳的更为粗壮,兼之球毛壳的顶附属丝较橄榄色毛壳的为窄且有分隔和微粗糙,球毛壳的子囊孢子呈浅橄榄褐色至暗橄榄褐色,含两个折光性油滴而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孢子呈暗橄榄褐色,量度亦较大,凭依经验即可鉴别此两个不同种。  相似文献   
998.
在两柄类胚胎初级诱导的研究中,诱导物质如何进入反应细胞是一个受到重视(Grunzand Staubach,1979;Toivonen,1979)、但是仍未能解决的问题。为了对这一问题有所阐明,进行了离体诱导实验和电镜的观察。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早期原肠胚的外胚层块用豚鼠骨髓粗提液(BME)——有效的中胚层诱导物(Toivonen,1953)——处  相似文献   
999.
诸葛菜组织培养中的器官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已在农作物的改良及园艺植物的快速繁殖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这方面,十字花科植物正在受到相当多的注意。新近,为了建立十字花科植物的细胞转化系统,我们试验了多种十字花科植物,发现诸葛菜的叶和叶柄等外植体具有极强的器官分化能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本文取材植物诸葛菜,又名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Moricandia sonchifolia),  相似文献   
1000.
Summary Dynamic change of plastid nucleoids (pt nucleoids) was follow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fter staining with 46-diamidino-2-phenyl indole (DAPI). The fluorescence image was quantified with a supersensitive photonic microscope system based on photon counting and imag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mall pt nucleoid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proplastids in the dry seed increased in size after imbibition and formed highly organized ring structures in the dark, which divided into ca. 10 pieces within 3 days. Corresponding to this morphological change, DNA content of a plastid multiplied 7.5 fold. Total increase in DNA content of pt nucleoids per cell was 34 times as that of dry seed, as plastid multiplied 4.6 times in the average during this period. Upon light illumination small pt nucleoids having basic genome size were separated from divided pt nucleoids, suggesting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ylakoid system.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cedure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is discussed in analysing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ntracellular small genomes.On leave from Department of Biology, Faculty of Science, Nagoya University, Furocho, Chikusaku, Nagoya 464, Jap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