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8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5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微卫星标记鉴定水稻的稻瘟病抗性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应用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d(t)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RM262对含有该抗病基因的品种地谷与感病品种江南香糯和8987的杂交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RM262的PCR扩增物在抗、感品种之间的多态性较好;在2个F2群体中,RM262和抗病基因间的重组率分别为5.74%和8.17%,应用该标记的抗性纯合和杂合带型选择抗性植株,其准确率可达98%以上。此外,还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2.
苜蓿红豆草属间体细胞杂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子勤   《生物工程学报》2000,16(2):173-178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获得苜蓿红豆草属间体细胞杂种植株。采用一种简便方法从杂种组织再生植株叶片、红豆草羟脯氨酸抗性系再生植株叶片和苜蓿根癌农杆菌702转化系愈伤组织提取DNA用于RAPD和Southern杂交分析。随机引物扩增结果显示两种亲本的RAPD多态具有明显差异。在所用20种随机引物中,6种产生较多的DNA片段。杂种组织具有两种亲本特有的DNA片段,但倾向于排除红豆草亲本的染色体,表明该杂种为非对称杂种,两种亲本染色体之间可能发生了重组。由于红豆草DNA的介入,杂种组织表现出较强的分化能力。分别利用RAPD扩增得到的OPA141000bp红豆草羟脯氨酸抗性系特异产物和OPA141600bp苜蓿根癌农杆菌702转化系特异产物为探针进行Southern分子杂交,证明杂种组织同时具有这两种DNA片段的同源序列。  相似文献   
993.
小麦耐盐种质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22个引物对24份小麦耐盐种质进行RAPD分析,共产生200条扩增片段,多态性片段数为172条,扩增片段的多态性百分率为86%,利用NYSTS软件根据Jaccard系统分析RAPD结果,并按UPGMA类平均法进行聚类。24份材料相似系数在0.21 ̄0.97之间,其中含有多枝赖草、黑麦和偃麦草等外源染色体的多174、WR830和南前127被分别在3个独立的组,多174和南前127的亲关系最远,相  相似文献   
994.
湖北海棠实生树童区与成年区基因组DNA的RAPD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具无融合生殖特性的14年生湖北海棠实生树为试材,对其童区和成年区的叶片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从150个引物中由P701从童区叶片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个约2.1kb的片段,成年区基因组DNA中未能扩增出该片段。文中对阶段转变的机理及基因组DNA多态性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20年来发展了多种分子标记,使作物育种学家有可能直接根据基因型而不只是表现型进行选择,在作物育种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本文简要综述了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方面的有关应用。主要内容有:(1)分子图谱构建与基因定位;(2)DNA指纹库的建立;(3)标记辅助选择;(4)F1杂种优势分析;(5)基于图谱克隆基因。  相似文献   
996.
野生和近交稀有Ju鲫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RAPD技术对稀有Ju鲫近交10代及3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差异进行了研究。无论从多态位点的比例,个体间的共带率还是多样性指数来看,近交10代的遗传多样性极低。在226个RAPD位点中,野生群体有近半数的位点是多态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0.2911-0.3235间,表明自群本保持了较丰富遗传多样性。近交10代与野生群体间遗传差异十分明显。野生群体间在11-19个位点上的表型频率存  相似文献   
997.
蚜虫不同分类阶元之间遗传距离的RAPD-PCR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RAPD PCR技术研究了蚜虫不同分类阶元的遗传距离。从 2 0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7种引物 ,并用它们的扩增结果进行Nei’s的遗传距离的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蚜虫的遗传距离在不同科之间为 0 .56 6 3± 0 .0 6 89,亚科之间为 0 .4 586± 0 .0 2 142 ,属之间为 0 .3816± 0 .0 375,种之间为 0 .2 975±0 0 6 2 7,同一种的不同种群之间为 0 .0 4 33± 0 .0 2 2 2。同时 ,本研究结果为在DNA水平上研究蚜虫的分化和种的鉴定 ,尤其是对于近缘种的鉴定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应用RAPD PCR技术研究了不同寄主和不同季节棉蚜的DNA多态性。从 2 0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3种引物 ,用它们的扩增结果进行Nei的遗传距离计算 ,并根据遗传距离对所研究的棉蚜种群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花椒上的棉蚜与其它 4种寄主上的棉蚜在DNA水平有明显的分化。聚类分析表明 ,棉蚜季节性种群可分为 3大类群 ,即春、秋季黄色型 ,春、秋季绿色型和黄色小型蚜 (伏蚜 )。而小型蚜的遗传关系与春、秋季绿色型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999.
葡萄感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izard DNA clean-up system纯化葡萄感霜霉病基因RAPD遗传标记的DNA片段,用细菌质粒pGEM T-easy vector克隆该片段,采用自动荧光DNA测序仪对片段的核苷酸组成进行双向测序。来自欧洲葡萄粉红玫瑰的葡萄感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由835对核苷酸及其特定序列组成。所获的感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可以作为合成探针的基础,用于葡萄抗病育种过程中的早期选择及品种对霜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RAPD技术对木耳属不同种和种内不同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6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带型,其中引物S4和S6与供试木耳属菌株的基因组DNA结合位点少而保守,扩增图谱具有种的特异性,可用于种的快速准确鉴定;其综随机引物的扩增DNA多态性较强,可用于种内不同菌株的鉴定;聚类分析表明,在75%相似水平下,可将供试的木耳属菌株分成四大类,其中有三大类各代表一个形态鉴定的种。研究结果表明了RAPD技术可有效地用于木耳属种或菌株的快速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