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81.
粘虫咽侧体静止激素的初步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化学的方法,检测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脑提取物中咽侧体静止激素(Allatostatin,AS)样的活性物质。发现粘虫幼虫脑中含有AS样的活性物质,可抑制离体咽侧体(Corporaallata,CA)的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的生物合成。用1个脑当量的幼虫脑提取物,对CA的JH合成的抑制率达51%。幼虫脑提取物经胰蛋白酶水解后,AS活性显著降低,表明幼虫脑中的活性物质是肽类或蛋白质类物质。幼虫脑提取物用Sep-Pak柱初步纯化,有活性的组分经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离,洗脱组分的AS活性测定表明,有AS活性的组分主要集中在组分1~20和组分30~60,其中对离体CA的JH合成的抑制大于50%的组分有3、5、11、40、54和60。  相似文献   
82.
风洞内粘虫飞翔行为与气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凤香  陈伟  姚青  张志涛 《昆虫知识》2000,37(4):193-194
利用自制的昆虫飞翔实验风洞 ,系统观测了在风洞条件下粘虫在不同流速实验气流中的起飞行为与飞翔行为。结果表明 ,微风能刺激粘虫起飞 ,试虫表现明显的偏爱迎风 (或稍偏一点角度 )起飞的习性 ,飞翔时亦多采取迎风 (或稍偏一点角度 )的姿势。试虫在气流中的实际位移是昆虫飞翔位移与气流位移的矢量和。当气流速度小于 2 m/ s时 ,逆风向位移占多数 ;而气流速度为 3~ 4 m/ s时 ,94 .8%的试虫为顺风向位移。  相似文献   
83.
应用GC和GC-MS分析了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成虫脂肪体、血淋巴和飞翔肌内总脂类脂肪酸组成.它们的组成成分为肉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棕榈油酸(C16:1),硬脂酸(C18:0),油酸(C18:2),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组成百分率为1-2:35:9-11:1:32:12-17:3-6.在吊飞1h后,脂肪体内的脂肪酸水平显著下降(20μg/mg组织·h~(-1),血淋巴内脂肪酸浓度明显升高,然而,飞翔肌内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不明显.从脂肪体、血淋巴和飞翔肌内脂肪酸组成成分的百分率变化可以发现东方粘虫飞翔肌在飞翔活动中主要选择性利用棕榈酸和油酸.  相似文献   
84.
为揭示寄生蜂寄生对其寄主的生理调控机制, 室内对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寄生与未被寄生寄主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血淋巴中糖类、脂类和蛋白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在滞育与非滞育条件下, 被寄生的粘虫血淋巴中糖原浓度均比未被寄生的粘虫高。滞育条件下寄生后12 d差异显著(P<0.05), 被寄生粘虫糖原含量为7.93 μg/mL, 未被寄生粘虫糖原含量为4.70 μg/mL; 非滞育条件下寄生后6 d差异显著(P<0.05), 被寄生粘虫糖原含量为14.35 μg/mL, 未被寄生粘虫糖原含量为5.47 μg/mL。海藻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 在滞育条件下寄生蜂对被寄生粘虫无明显影响, 而非滞育条件下影响效果差异显著(P<0.05), 寄生后4 d被寄生粘虫海藻糖含量为46.82 μg/mL, 未被寄生粘虫含量为26.72 μg/mL。在滞育与非滞育两种条件下, 寄生与未被寄生寄主脂类和蛋白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说明: 寄生蜂的存在使寄主血淋巴中的糖原含量增高; 非滞育条件是影响被寄生粘虫海藻糖含量变化主要因素; 粘虫对中红侧沟茧蜂的寄生表现相当强的适应性和忍受力。  相似文献   
85.
为广西粘虫预测预报和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于2015年10月上旬田间采集回迁至广西的粘虫,带回室内观察其产卵能力,并采用浸叶法测定粘虫对11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回迁粘虫的平均蛹历期、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分别为10.30 d、7.13 d和7.50 d,羽化率为52.15%,雌雄虫性比为1∶1.31,单雌平均产卵量为894.81粒,平均卵孵化率为91.49%,雌雄虫平均寿命分别为14.00 d和11.81 d。杀虫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和阿维菌素对粘虫3龄幼虫LC_(50)值分别为0.24、1.16、3.88和5.67 mg/L,在11种杀虫剂中毒力较高。因此,建议在每年10月中下旬可诱捕粘虫成蛾,11月上旬诱卵;粘虫大爆发时可轮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和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6.
吕敏  陈素英  韩礼波  胡俊云  徐晖  吴文君 《昆虫学报》2014,57(12):1389-1394
【目的】梣酮是从芸香科植物白鲜Diatamnus dasycarpus根皮中分离出的一种化合物, 对试虫表现出胃毒活性。本研究旨在检测梣酮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6龄幼虫中肠围食膜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阐明梣酮的杀虫作用机理。【方法】经活体及离体处理, 通过生化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 研究了梣酮处理对粘虫幼虫中肠围食膜糖含量, 蛋白质含量和组分以及围食膜表面结构的影响。【结果】梣酮(20 mg/mL)活体处理降低了粘虫6龄幼虫围食膜的蛋白质含量, 却使糖含量升高。活体(20 mg/mL梣酮)及离体(8 mg/mL梣酮)处理条件下, 围食膜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75倍及2.17倍。SDS-PAGE结果显示, 离体及活体条件下经梣酮处理, 围食膜部分蛋白质降解。围食膜解剖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梣酮处理可造成围食膜微纤丝排列紊乱。【结论】天然产物梣酮处理对粘虫中肠围食膜的糖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和组分有影响,且改变了围食膜表面结构。本研究为深入地研究梣酮杀虫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高温对小地老虎和东方粘虫精子发生和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荫长  陈长琨 《昆虫学报》1996,39(3):253-259
小地老虎和东方粘虫精子发生之后,开始分化出真核精子和无核精子。当温度超过32℃时,出现大量的畸形精细胞囊,精子形成受阻,核与鞭毛明显缩短,鞭毛中微管所受影响最大。但32℃温度以下不影响真核到无核精子的发生和二叉发生的转换。由此可见,小地老虎和粘虫夏季由南向北迁飞也是一种回避高温的适应性行为。  相似文献   
88.
董红  刘孟英 《昆虫知识》1997,34(4):208-210
根据粘虫雌蛾腺体产生性信息素的时辰节律,初步研究了其脑-SOG的促信息素活性。雌蛾去头后以及不去头在暗期4小时内和光或,腺体中性信息素Z11-16:Ald的含量很低,注射雌蛾或雄蛾的脑-SOG匀浆后,腺体中Z11-16:Ald的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说明雌蛾和雄蛾的脑-SOGk合体中都存在一种促信息素因子,它调控着腺体中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另外,在光期虽然脑-SOG匀浆也使腺体中Z11-16:Ald的含量比对照组高,但总水平比暗期低,可能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粘虫飞行与产卵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罗礼智  李光博 《昆虫学报》1995,38(3):284-289
利用昆虫飞行数据微机采集系统对粘虫Mytkimna separata(W&lker)蛾飞行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产卵前,雌蛾的飞行能力随蛾龄的增长而增加;产卵后,以产卵l天后的飞行能力最强,之后随产卵历期延长和产卵量的增加而下降。产卵超过6天或1 200粒的成虫飞行能力已基本丧失。由此认为:粘虫蛾的迁飞是在产卵前进行;成虫的飞行能力与卵巢发育同步,因而在粘虫中可能不存在卵子发生飞行拮抗症。最后对粘虫产卵后仍具有一定飞行能力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刘红兵  罗礼智 《昆虫学报》2004,47(3):287-292
本文首次研究报道了黑化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形态特征及其遗传模式。所获的结果表明,黑化型与正常型粘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成虫期。与正常型粘虫相比,黑化粘虫的成虫体色几乎全部变黑,正常型成虫所具有的黑色特征在黑化粘虫中已完全看不见,其他的颜色特征也由于黑化而产生了变异。卵、幼虫和蛹的颜色与正常型的没有明显的区别,只是黑化型的蛹在将羽化时的体色比正常型的深。黑化粘虫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隐性遗传规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这些结果表明,黑化型与正常型粘虫虽然仍属于同一个种,但黑化粘虫已经演变成了不同的基因型。最后,对黑化粘虫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进化上的适应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