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7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1689篇
  8798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51.
采用RNA干扰技术分析拟南芥Ca2+泵基因ECA1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含拟南芥Ca^2+泵基因ECA1特异片段反向重复结构的RNA干扰(RNAi)载体,以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用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获得了11个T3代纯合体转基因株系;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ECA1在转基因株系中转录的结果表明,其转录产物比野生型(WT)明显低,且转基因株系之间差异明显,表达水平有一个梯度关系;在1/2MS培养基上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的差异不明显,相对于野生型而言,在相对低Ca^2+(0.2mmol·L^-1)或相对高Mn^2+(0.5mmol·L^-1)的培养基上的转基因株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ECA1转录量越低,生长受到的抑制越大。据此认为:ECA1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抵御逆境胁迫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2.
用荧光染色与冬青油透明技术显示花粉细胞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经Hoechst 33258(H33258)染色、乙醇脱水、冬青油(水杨酸甲酯)透明后,荧光镜检可透视到其中的生殖核(或精核)及营养核,冬青油能保存H33258荧光,减弱花粉壁自发荧光,增加花粉内含物透明度,因而观察效果比不透明时显著改进,用此法观察人工萌发的花粉管,可显示细胞核由花粉粒向花粉管转移的过程及其在花粉管中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3.
基因打靶技术是将外源DNA定向整合入基因组中对特定基因进行精确修饰,从而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技术。它在特定基因功能研究、遗传育种和生理机制的理解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植物中较低的基因打靶效率制约着它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本文着重从载体构建、筛选策略、受体细胞状态等方面对打靶效率的提高进行分析,并介绍同源重组酶系、锌指核酶和寡核苷酸技术在基因打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4.
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 ing)是通过对一个标准目的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物种鉴定的技术。这个概念的原理与零售业中对商品进行辨认的商品条形码是一样的。简单地说,DNA条形码技术的关键就是对一个或一些相关基因进行大范围的扫描,进而来鉴定某个未知的物种或者发现新种[1—3]。自从提出DNA条形码的概念以来,这种新兴分类学技术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的关注。DNA条形码技术是分类学中辅助物种鉴定的新技术,它代表了生物分类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4],因此它在生态、环境、食品等诸多领域都将会有广泛的应用[5]。本文概括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历史、原理与操作,分析了其在生物分类中的应用及应用上的优势与限制,对DNA条形码技术在鱼类学研究的意义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1 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历史2003年,Herbert研究发现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 itochondrial cytochrom ecoxidase subun itⅠ,COⅠ)基因一段长度为648bp的片段,能够在DNA水平上成功的区分物种,并且认为利用COⅠ基因从分子演化的角度,将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可信的分...  相似文献   
155.
从鼬瓣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苷类化合物,运用光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洋芹素-7-O-(6″-O-p-羟基肉桂酰)-β-D-吡喃葡萄糖苷(1),洋芹素-7-葡萄糖苷(2),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3)和黄芩苷(4)。化合物1为首次从鼬瓣花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56.
1γ2蛋白的纯化及其与腺苷酸环化酶的互作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G蛋白β1γ2亚基及偶联组分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以离体昆虫细胞Sf9(Spodoptera frugiperda, 秋粘虫卵巢细胞)或H5(Trichoplusia ni, 粉纹夜蛾细胞)为生物反应器, 高效表达了G蛋白β1γ2亚基. 用Ni-NTA亲和层析柱, 经快速蛋白纯化技术(FPLC)获得高纯度的Gβ1γ2. 活性测定表明, 纯化的GGβ1γ2能显著刺激腺苷酸环化酶(AC2)的活力. 应用基于表面胞质团共振现象的BIAcore技术, 采用生物传感芯片NTA(biosensor chip NTA)直接证明腺苷酸环化酶2 (AC2)的胞质末端C2区域为G蛋白β1γ2亚基的结合区, 从而明确了二者互作的活性位点和结合位点同位于该区域.  相似文献   
157.
任何民族都不会按步就搬他们祖先的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系统会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变化 ,而研究和探讨农业系统的适应过程和机制 ,能为挖掘农业潜能 ,引导和调整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爱伲族大卡老寨和基诺族巴卡小寨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近 2 0多年来的农业系统发展变化过程。农业系统受人口密度、土地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农业系统变化不仅包括景观、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变化 ,而且包含农业耕作技术的变迁和适应。人口增长导致轮歇农业规模减退 ,导致农业景观的更换 ;新农业技术的引进 ,传统作物种类和品种逐渐减少 ;经济发展需求的增长 ,经济作物种类不断更新 ;在某一次农业系统变化过程的后期 ,都同时伴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以求通过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力 ,保守旧的农业系统方式 ,而当某一农业系统广泛接受时 ,又是另一次农业系统变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8.
本研究以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el)Hutch,THH)处理中国仓鼠V79细胞,通过检测V79细胞C-M细胞频率以及二酰基甘油(1,2-diacylgcerol,DAG)的含量测定,分析了THH诱发非整倍体与细胞醇磷酯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指出THH能在1mg/ml、2mg/ml两个剂量上使V79细胞的DAG含量显著升高(P<0.001),并明显的提高C-M细胞频率(P<0.05),提示肌醇酯信号通路是介导THH诱发非整倍体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9.
中国天然林保护、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的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世荣  马姜明  缪宁 《生态学报》2015,35(1):212-218
全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天然林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实践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高度凝练出了天然林动态干扰与保育技术、典型退化天然林的生态恢复技术和天然林景观恢复与空间经营技术等三方面的创新成果,形成了天然林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创新体系,对今后天然林保护、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经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0.
常飞  邹文超  高芳銮  沈建国  詹家绥 《遗传》2015,37(3):292-301
文章以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PVY) P3和pipo基因为分子标记,比较分析烟草和马铃薯两个寄主的PVY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并评估突变、选择、基因流等遗传力所起的作用。通过P3和pipo基因计算获得的烟草和马铃薯群体分化指数FST分别为0.116和0.120,且统计检验差异显著,表明烟草和马铃薯寄主的PVY之间中度分化。变异分析结果显示,烟草分离物P3和pipo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5.2%~100%和76.5%~100%,而马铃薯分离物的P3和pipo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5.7%~100%和93.0%~100%,表明烟草PVY变异程度高于马铃薯。同时,P3基因内检测到大量的净化选择位点,表明该基因大部分位点的变异为有害突变,在进化过程中被剔除。此外,P3基因内还检测到两个显著正向选择位点,表明这两个位点的变异为有益突变,有利于病毒的生存竞争。在pipo基因中未检测到显著的选择位点,表明该基因上的变异基本不受自然选择影响。通过P3和pipo基因计算烟草和马铃薯群体间的基因流Nm值分别为1.91和1.83,表明这两个群体间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以上结果表明,来源于烟草和马铃薯寄主的PVY遗传差异显著,突变、自然选择以及基因流都影响两者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