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2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186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1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22.
The pattern of RNA expression of the murine Dlx-2 (Tes-1) homeobox gene is described in embryos ranging in age from E8.5 through E11.5. Dlx-2 is a vertebrate homologue of the Drosophila Distal-less (Dll) gene. Dll expression in the Drosophila embryo is principally limited to the primordia of the brain, head and limbs. Dlx-2 is also expressed principally in the primordia of the forebrain, head and limbs. Within these regions it is expressed in spatially restricted domains. These include two discontinuous regions of the forebrain (basal telencephalon and ventral diencephalon), the branchial arches, facial ectoderm, cranial ganglia and limb ectoderm. Several mouse and human disorders have phenotypes which potentially are the result of mutations in the Dlx genes.  相似文献   
123.
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作为核苷酸与氨基酸的纽带,其多样性介导了核糖体扫描速率,同时扩充了基因的遗传信息存储量。随着新型技术的应用,发现特异性密码子和密码子结合力可调节核糖体扫描速率并影响蛋白质构象。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在不同环节影响着核糖体扫描速率,同时还影响着自身mRNA的稳定性。本文简述了密码子使用模式如何在核糖体扫描翻译mRNA的过程中实现对多肽链翻译延伸的调控,为今后生物工程学领域如何优化蛋白高效表达提供可参考的思路与理念。  相似文献   
124.
安徽马尾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分配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马尾松人工林营养元素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是叶>枝皮>干皮>枝木>干木;同化器官——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规律为N>K>Ca>Mg>P,非同化器官为Ca>N>K>Mg>P;不同器官营养元素的贮量为干木>干皮>叶>枝木>枝皮,同化器官对不同营养元素的贮量呈N>K>Ca>Mg>P,非同化器官为Ca>N>K>Mg>P;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生产1t干物质所贮存的营养元素不同,立地条件愈好,营养元素效率愈高,贮存愈少;母岩、土层厚度和养分总量是影响马尾松林地上各器官,特别是针叶营养元素含量的重要因子,土壤N、P含量越高,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越大。  相似文献   
125.
稻根象甲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受耕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36块田的调查,用种群空间格局参数I、C_A、I_δ、m~*/m和α、β值进行分析,稻根象甲幼虫和(?)≥0.6头/样方(每样方为0.5m~2)的成虫种群,在稻田均属具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0.6头/样方的成虫种群则为随机分布。成虫聚块的大小和面积与平均密度有关。低密度时种群的聚集主要由于环境的异质性;高密度时种群的聚集则由本身的行为习性所致。随着耕作强度的增加,幼虫种群的聚集度和越冬死亡率增大。  相似文献   
126.
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及其保护和修复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正逐渐开展,需要系统的学科理论支撑,景观生态学作为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科学,能够以其宏观空间理论和技术体系满足这一需求。本文将景观生态学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支撑学科,首先,明确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是镶嵌的异质景观、具有景观的所有特征并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其次,阐述了景观生态建设理论如何应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规划和评价;最后,总结景观生态建设研究的新趋势,提出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论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广阔的研究空间。景观生态学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践相结合,将为实现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极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7.
沙地云杉苗期生长与干物质生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本文用不同_的模型定量地研究了沙地云杉苗期的生长规律、季节动态及不同生长时期干物质在各器官之间的分配规律。1)1年生幼苗一直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根生长尤为迅速。5年生幼苗在接近生长上限时,增长越来越慢。2)根、茎、叶干物质的生产符合理查德模型;根、茎、叶干重与全株干重之百分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反映了于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3)不同年度各器官的干重变化反映了由于自疏造成的叶的脱落和部分枝的脱落情况。4)各模型的相关系数几乎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8.
金银花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防癌等多种功效。随着金银花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法来培育高产优质品种势在必行。通过NCBI的Blast工具扫描金银花蛋白组数据发掘花形候选基因,并执行候选基因的亲缘关系分析、结构域分析、表达模式分析、理化性质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等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依据拟南芥调控花形的ABE类基因,通过NCBI-Blast工具扫描金银花氨基酸序列,筛选出包含MADS结构域的8个调控花形的金银花候选基因。经LjaFGD表达模式分析发现,金银花的花中GWHGAAZE016592和GWHGAAZE014905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可能正向调控金银花花形。GWHGAAZE014905是一个包含MADS结构域的调控花器官发育的B类基因;GWHGAAZE016592是AP3同源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GWHGAAZE016592和GWHGAAZE014905均是稳定的亲水蛋白,属于非分泌蛋白,包括Motif1、Motif3、Motif4、Motif2、Motif6和Motif5,蛋白质三级结构模板为6byy.2.A和4ox0.2.C。GWHGAAZE014905被定位到细胞核上,而GWHGAAZE016592被定位到叶绿体上,且包含1个位于151~173 bp的跨膜螺旋区域,属于膜蛋白。研究结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式培育道地高产优质金银花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29.
130.
In this review I summarize recent findings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cell group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basic plan of the nervous system of vertebrate embryos. Midline cells of the mesoderm—the organizer, notochord, and prechordal plate—and midline cells of the neural ectoderm—the notoplate and floor plate—appear to have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induction and patterning of the neural plate. Vertical signals acting across tissue layers and planar signals acting through the neural epithelium have distinct roles and cooperate in induction and pattern formation. Whereas the prechordal plate and notochord have distinct vertical signaling properties, the initial anteroposterior (A-P) pattern of the neural plate may be induced by planar signals originating from the organizer region. Planar signals from the notoplate may also contribute to the mediolateral (M-L) patterning of the neural plate. These and other findings suggest a general view of neural induction and axial patterning. © 1993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