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and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a of photosystem Ⅱ (PSⅡ) membrane were measured after heat treatment.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 Fo' remained stable after treatment at the temperatures from 30 ℃ to 40 ℃ and then reached a maximum after treatment at 55 ℃. In PSⅡ membranes and LHCⅡ (light-harvesting chlorophyll a/b binding complex)-enriched complexes, anomalous CD signals with extremely large amplitudes occurred during the heat treatment. The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anomalous CD intensity peaking at 677 nm was 40 ℃.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ggregation state of the LHCⅡ in PSⅡ is related to the anomalous CD signal, and can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Fo' in the heat treatment of PSⅡ membrane.  相似文献   
52.
刘晓蕊  张慧琴  员战民  常缨 《生物磁学》2011,(16):3105-3107
目的:比较富士Ⅱ玻璃离子与普通玻璃离子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患者324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富士Ⅱ玻璃离子(实验组)和普通玻璃离子材(对照组)进行修复,观察修复后半年、一年和两年的充填效果。结果:富士Ⅱ玻璃离子和普通玻璃离子充填材料的成功率0.5年分别为98.15%、87.04%;1年分别为93.83%、71.25%;2年分别为89.38%、58.60%,修复后0.5年、1年、2年相比差异均有有显著性,(P〈0.01)。结论:富士Ⅱ玻璃离子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效果好,是充填楔状缺损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53.
Ⅱ类反式激活因子(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IITA)为非DNA结合蛋白,在MHC Ⅱ类基因的转录激活过程中以协同激活分子的形式发挥主导开关的作用。CIITA还可以调节其他与抗原递呈相关的基因,如H-2M基因、Ia相关恒定链(Ii chain)基因等。结构上,CIITA分子又是NOD样受体(NOD-likereceptor,NLR)家族成员之一,其功能与固有免疫密切相关。除此之外,CIITA在T细胞分化、FasL介导的细胞死亡、胶原的合成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明确乳腺癌中Akt的过度表达与P-gp、GST-π、TopoⅡ三种耐药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0例乳腺癌中Akt和P-gp、TopoⅡ、GST-π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中Akt、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随着肿瘤体积增大,AKT、GST-π和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增高;Akt和P-gp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高表达,且随着淋巴结的数目增多Akt表达越来越高;Akt、P-gp和GST-π的阳性表达患者预后差;Akt与P-g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信号转导途径中Akt的激活与P-gp、GST-π、TopoⅡ三种耐药蛋白有相关性,AKT有可能在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发生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从青蕨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及波谱分析,分别将其结构鉴定为木香素Ⅲ(1),7-甲氧基鬼灯擎素(2),扶桑甾醇(3),5-(3′-甲基丁基)-8-甲氧基呋喃香豆素(4),2-(3′-羟基-3′-甲基)丁基-4-羟基-5-甲氧基苯酚-1-O-β-D匍吡喃糖苷(青蕨素Ⅰ)(5)和2-(3′-羟基-3′-甲基)丁基-4-羟基-3,6-二甲氧基苯酚-1-O-β-D-匍吡喃糖苷(青蕨素Ⅱ)(6)。化合物5和6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3和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设计和构建了一种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I胞外区与人脂联素球部的融合基因sTNFRII-gAD,且相应的融合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BHK-21S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实现了表达,并对该融合蛋白进行了初步鉴定。首先,用RT-PCR方法从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人肿瘤坏死因子II型受体胞外区基因片段,与脂联素球部基因片段融合,克隆至pAAV2neo表达载体中,构建成pAAV2neo-sTNFRII-gAD。随后,用pAAV2neo-sTNFRII-gAD转染BHK-21S细胞获得G418抗性细胞BHK-21S/pAAV2neo-sTNFRII-gAD;然后,将原来含有血清的培养液换成无血清的化学成分限定的培养液,细胞从贴壁培养方式转换成悬浮培养方式;最后,收集BHK-21S/pAAV2neo-sTNFRII-gAD无血清悬浮培养24h后的培养上清,进行sTNFRII-gAD融合蛋白的鉴定分析。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显示,所构建的pAAV2neo-sTNFRII-gAD质粒结构正确,sTNFRII-gAD序列与预期一致;分别用抗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I和抗人脂联素球部的单克隆抗体检测pAAV2neo-sTNFRII-gAD瞬时转染的BHK-21S细胞,免疫荧光呈现阳性;免疫印迹分析在pAAV2neo-sTNFRII-gAD稳定转染的BHK-21S细胞上清中检测到sTNFRII-gAD融合蛋白的表达,并以单体、三聚体和三聚体以上的多聚体形式存在。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TNFRII-gAD融合蛋白具有显著抑制TNFα杀伤L929细胞的活性。因此,本研究为下一步大量制备sTNFRII-gAD融合蛋白用于体内外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7.
用四氮唑蓝光化学还原法对所合成的KCu(IDA)(Ser)·2H2O、KCu(IDA)(Ala)·H2O、Cu(IDA)(en)、KCu(IDA)(Gly)·H2O和Cu(IDA)·2H2O(IDA=N(羧基甲基)-甘氨酸,Ser=丝氨酸,Ala=丙氨酸,en=乙二胺,Gly=甘氨酸)等5种氨基酸─铜(Ⅱ)配合物进行了活性测定,发现它们均具有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其活性依次为0.34、0.45、0.50、0.54、0.72Cuμmol·L-1。  相似文献   
58.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培养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adult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ARVMs)凋亡.酶灌流消化法分离培养ARVMs,不同处理后,光镜观察形态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定性分析DNA降解程度.结果发现培养的ARVMs经AngⅡ10μmol/L处理48 h后,大部分细胞变圆,胞浆浓缩;电泳显示核酸断裂片段"梯形"结构,上述改变在72 h更为明显.上述作用可被氯沙坦、维拉帕米和staurosporine所取消.这表明AngⅡ由AT1受体介导诱导培养的ARVMs凋亡,细胞内钙升高和PKC激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羊角天麻中的两个新倍半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绍华  程菊英  吴大刚   《广西植物》1995,(3):252-253
羊角天麻中的两个新倍半萜刘绍华,程菊英(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吴大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昆明650204)关键词羊角天麻;倍半萜;羊角天麻素Ⅰ;羊角天麻素ⅡTWONEWSESQUITERPENESFROMDOBI...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组织中p21waf基因表达与高危HPV感染的情况,研究P21蛋白与高危HPV感染在宫颈组织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21蛋白及基因杂交捕获Ⅱ代技术(HC-Ⅱ)检测高危HPV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这4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中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8%、15.4%、39.1%和57.7%;高危HPV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3.5%、65.2%和88.5%,这两项指标在CIN、宫颈癌组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且与正常宫颈和宫颈炎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别宫颈组织中高危HPV阳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21蛋白的表达和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恶化均有高度的相关性,其检出率和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在CIN向宫颈癌恶性转化过程中,P21与高危HPV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