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7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以皂荚胶粉,与阳离子试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为原料,制备季铵型阳离子皂荚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生产一定取代度胶粉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h;氢氧化钠与阳离子试剂摩尔比为0.8;乙醇质量分数90%。  相似文献   
92.
节杆菌BT801 N-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从质粒pUC18 16 9中扩增得到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基因 (hyuC) ,置于原核表达载体pQE6 0的T5启动子下游构成表达质粒pQE6 0 hyuC ,并在大肠杆菌M15中实现了该基因的高表达。SDS PAGE检测表达产物 ,在相对分子量 44kD处有一表达带 ,经薄层扫描分析目的蛋白占全菌蛋白的 40 % ,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 ,工程菌M15 pQE6 0 hyuC的N 氨甲酰氨基酸水解酶的比活分别比原始菌株ArthrobacterBT80 1和亚克隆DH5α pUC18 16 9提高了 5 2倍和 72倍。在节杆菌BT80 1和大肠杆菌DH5α pUC18 16 9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等量菌体的工程菌M15 pQE6 0 hyuC ,可使乙内酰脲酶总比活分别提高 8 1倍和 3 0倍。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糖蛋白E2的N-糖基化位点定点突变体。采用高保真性的Pfx DNA聚合酶,设计两对引物,分别引入两个突变位点,通过PCR体外定点突变,使E2第535、583位核苷酸由A突变为T,从而使AAC编码的天冬酰氨突变为TAC编码的酪氨酸,使得N-糖苷化位点NNT、NST突变为YNT、YST.结果得到两个单位点以及一个双位点突变体,并将突变型E2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Myc—HisB上。成功获得的3个HCVE2糖蛋白糖基化位点定点突变体,为进一步进行HCVE2糖蛋白糖基化位点与分子伴侣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突变体对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尽管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具有重大的治疗价值,然而在实际应用却受到体内半衰期过短因而需要频繁重复注射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两种不同分子量(5 kD和 20 kD)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醛(mPEG-PAL)对rhG-CSF的N端氨基进行了定点PEG化修饰.通过正交实验的统计学方法得到了最适修饰条件.研究发现,PEG化后的rhG-CSF具有了更高的体外稳定性,其体内活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体内作用时间得到很大延长.因此,对于rhG-CSF的N端氨基定点PEG化修饰,可以显著提高rhG-CSF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利用乳酸乳球菌AcmA表面展示b-1, 3-1, 4-葡聚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扩增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MB191菌株的全长肽聚糖水解酶基因acmA, 通过C-末端融合构建了与绿色荧光基因gfp的融合基因acmA-gfp, 再连接于表达载体pMG36k上后得到可组成型表达AcmA-GFP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pMB137, 然后将该质粒电转化导入到乳酸乳球菌AS1.2829中获得重组菌MB137。经SDS-PAGE检测, 重组菌MB137可表达预期的分子量约74 kD的蛋白质。Western blotting、细胞分级分离组分的荧光活性测定和特异GFP二抗标记的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GFP被成功锚定在重组菌细胞表面, 被锚定蛋白约占总表达融合蛋白的35%。进一步通过从枯草芽胞杆菌BF7658基因组中扩增去信号肽序列的b-1, 3-1, 4葡聚糖酶基因gls, 来取代pMB137中的gfp, 得到携带融合基因acmA-gls的重组质粒pMB138, 经导入到乳酸乳球菌AS1.2829后得到重组菌MB138, 其全细胞b-1, 3-1, 4-葡聚糖水解酶的活性约为12 U/mL菌液, 明显高于对照菌株。  相似文献   
96.
植物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很多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对动物和人类有严重的毒性作用,包括肝脏毒性,肺脏毒性,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和神经毒性等。本文综述了植物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分离,纯化,检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97.
裂褶多糖的羧甲基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氢氧化钠-氯乙酸反应体系,以异丙醇为溶剂,利用L9(34)正交试验合成mg级的不同取代度(DS)的羧甲基化裂褶多糖。研究表明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DS值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氯乙酸/裂褶多糖(g/g)>氢氧化钠/裂褶多糖(g/g)>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其红外光谱在1600 cm-1出现-COO-特征吸收;其紫外光谱在200~300 nm没有明显的吸收峰。对其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氯喹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NR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喹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对神经递质传导的作用。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戊四氮致痫组(60mg/kg,i.p.,18只)和氯喹干预组(0.61mg/kg,i.c.v.,18只)。每组分6个时间点:1h、2h、4h、8h、12h和24h。观察大鼠行为表现和脑电图改变,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皮质和海马Glu和NR1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无痫样发作,戊四氮致痫组有重型的痫样发作(Ⅲ-Ⅴ级),氯喹干预组有轻型的痫样发作(Ⅰ-Ⅲ级)(P<0.05);戊四氮致痫组脑电记录呈频发高幅的痫样波,氯喹干预组痫样波幅低且缓;Glu和NR1在戊四氮致痫组表达强,以海马为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氯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喹通过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神经递质Glu和NR1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作用,影响致痫大鼠痫样发作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
气味结合蛋白在昆虫对寄主挥发性气味识别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研究通过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 普通气味结合蛋白Ⅰ(Lsti-GOBP1)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的基础上, 分离纯化得到体外重组的Lsti-GOBP1蛋白。并利用N-苯基-1-萘胺(N-phenyl-1-naphthylamine, 1-NPN)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Lsti-GOBP1蛋白与醇类、 醛类、 酯、 烯等50种气味标样的结合特性, 结果表明Lsti-GOBP1可与其中35种气味化合物结合, 但只有1-己醇、 1-庚醇、 肉桂醛和莰烯4种气味标样能在20 μmol/L浓度(探针与蛋白结合的饱和浓度值)下将1-NPN从Lsti-GOBP1中替换50%, 其结合常数分别为8.997, 7.283, 7.289 和9.814 μmol/L。据此可以得出, Lsti-GOBP1蛋白的气味物质结合谱很广, 同时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其中1-己醇、 1-庚醇、 肉桂醛、 莰烯等化合物在草地螟识别寄主植物气味物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Neurotoxins and alterations in Ca2+ homeostasi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D), but the role of store-operated Ca2+ entry channels is not well understood.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e neurotoxicity of salsolinol and 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 on SH-SY5Y cells and cytoprotection induced by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protein 1 (TRPC1). In the present study, N-methyl-(R)-salsolinol was tested for its cellular toxicity and effects on TRPC1 expression. MTT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benyl- 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s, DAPI (4',6-diamidino-2-pheny- lindole),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Annexin-V/propidium iodide, western blot analysis, and JC-1 labeling revealed that the three indicated drugs could induce caspase-dependent, mitochondrial-mediated apoptosis. Exposure of SH-SY5Y cells to the indicated drug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apsigargin-mediated Ca2+ influx and TRPC1 expression. Immnnocytochemistry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neurotoxins treatment induced TRPC1 translocation to the cytoplasm.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eatment with neurotoxins may alter Ca2+ homeostasis and induce mitochondrial-mediated caspase-dependent cytotoxicity,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