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的单克隆起源。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8例MNU诱导的胸腺淋巴瘤组织进行T细胞受体β链(TCRβ)和γ链(TCRγ)克隆性基因重排分析,并对TCRγ基因重排的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8例胸腺淋巴瘤检测TCRβ和TCRγ均呈克隆性基因重排。DNA序列测定证实TCRγ基因PCR扩增产物为基因重排产物。结论巢式PCR TCR基因重排检测及DNA序列分析证实,MNU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是来源于T细胞的肿瘤。  相似文献   
52.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0,32(2):F0002-F0002
《猪毛制备氨基酸》是武汉大学生物系编写的一本氨基酸生产技术资料专集。约20万字。第一篇为《氨基酸的制备》。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胱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半胱氨酸盐酸盐和N-乙酰半胱氨酸等7种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和检验方法。第二篇为《氨基酸的化学、分类及应用》,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第二章对常见的二十种氨基酸进行了分类,逐个介绍了制备方法、性质及检验方法。第三章介绍了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工业和农业领域情况。该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53.
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感应是细菌生长到一定密度时相互感应,并进行基因表达及调控产生的独特、多样的群体行为现象。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类化合物是革兰阴性菌群体感应中最重要的一类信号分子,调控许多生理特性基因的表达。快速、简便、有效地检测细菌能否产生AHL或产生何种信号分子,成为深入研究和了解细菌群体感应的重要手段。我们就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4.
Yu L  Xue FS  Li CW  Xu YC  Zhang GH  Liu KP  Liu Y  Sun HT 《生理学报》2006,58(6):593-598
采用热甩尾测痛法观察全身应用非特异性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吗啡镇痛耐受形成的影响,并通过观察脊髓和中脑神经元型NOS(nNOS)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变化来阐释NO/NMDA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形成中的作用。将36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平均分为6组(每组6只):1组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2、3、4、5和6组为处理组,分别皮下注射L-NAME10mg/kg、L-NAME20mg/kg、吗啡10mg/kg、L-NAME10mg/kg+吗啡10mg/kg、L-NAME20mg/kg+吗啡10mg/kg,每天2次。在注射前测量大鼠的热甩尾潜伏期(tail-flick latency,TFL)基础值,随后每天第一次给药50min后测量其TFL。第8天最后一次给药80min后(除2组和5组之外)断头取脊髓和中脑,采用RT-PCR技术测量nNOS以及NMDA受体1A(NR1A)和2A(NR2A)亚单位的表达。结果显示,2组大鼠第1天至第7天的TFL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3组第7天时的TFL仍显著高于基础值;4组的TFL在第1天时最高,第2至第6天期间逐渐降低,第6天时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5组的TFL在实验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虽然第7天时较第1天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显著高于基础值;6组的TFL变化趋势与5组相同。PT—PCR分析结果显示,与1组相比,3组脊髓和中脑的nNOS mRNA表达显著降低,但NR1A mRNA和NR2A mRNA表达无显著改变;4组的nNOS mRNA、NR1A mRNA和NR2A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1组。与4组相比,6组的nNOS mRNA、NR1A mRNA和NR2A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结果提示,吗啡镇痛耐受大鼠脊髓和中脑的nNOS和NMDA受体表达增加,联合应用L—NAME可抑制长期应用吗啡所致的nNOS表达增加和NMDA受体上调,延缓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本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和中脑的NO/NMDA受体与吗啡镇痛耐受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从相思子种子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N-9-甲基-β-咔啉(1)、异喹啉酮(2)、吲哚-3-羧酸(3)、2,3-二甲氧基-5,7-二羟基-二氢黄酮(4)、3-羟甲基呋喃醛(5)、3-羟基-2-甲基-4-吡喃酮(6)、豆甾醇-4,22-二烯-3-酮(7)和(6E,6’E)-2-hydroxypropane-1,3-diylbis(octadec-6-enoate)(8)。同时还得到13个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56.
为了对工程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所产人源重组促红素(rhEPO)的N-糖基化特点进行考察,静置培养工程细胞后,通过等电聚焦和凝集素共沉淀对培养上清中的rhEPO进行分析,并对无血清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唾液酸酶活性进行检测,发现这株CHO细胞可以表达唾液酸含量较高的rhEPO蛋白。但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死亡的细胞将胞内的唾液酸酶释放到胞外,唾液酸酶的降解作用会造成N-糖链分枝末端的唾液酸占有率降低,导致rhEPO蛋白糖基化形态的变化。所使用的方法及得到的结果为进一步对工业过程进行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与聚吡咯共培养后,在不同通电条件下形态学变化。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MSC并进行鉴定。循环伏安法制备聚吡咯(polypyrrole,PPy)薄膜。选择第3~6代的hUC-MSC与PPy共培养,分别采用控制电压和控制电流的方法对细胞进行刺激,利用电镜及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不通电组作为阴性对照。结果电刺激对细胞贴附、形态有较大影响,不同形式的电刺激对细胞形态影响的比较类似。结论电刺激结合生物导电材料对细胞的贴附和形态可造成显著改变,可作为调控细胞生长的手段之一,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58.
普城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G3是小麦内生菌,通过合成硝吡咯菌素(Pyrrolnitrin,PRN)抑制植物病原菌。PRN是色氨酸衍生物,通过抑制病原菌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而具有抗生作用。已报道在假单胞菌和布氏杆菌属中PRN生物合成由prnABCD操纵子控制,需要4个酶PrnA-D顺序作用。而在沙雷氏菌中PRN生物合成还较少有研究。通过基因替换、同源重组策略,构建了G3菌株prnA基因缺失突变体。研究结果表明△prnA突变体不能合成PRN,同时也丧失了对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的拮抗活性,证明prnA基因也是S.plymuthica合成PRN所必需的;也为进一步鉴定抗生素PRN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吡咯赖氨酸在产甲烷菌的甲胺甲基转移酶中发现,是目前已知的第 22 种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氨基酸,与标准氨基酸不同的是,它由终止密码子 UAG 的有义编码形成 . 与之对应的在产甲烷菌中也含有特异的吡咯赖氨酰 -tRNA 合成酶 (PylRS) 和吡咯赖氨酸 tRNA (tRNAPyl). tRNAPyl具有不同于经典 tRNA 的特殊结构 . 产甲烷菌通过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这两种途径生成吡咯赖氨酰 -tRNAPyl(Pyl-tRNAPyl) ,它还可能通过 mRNA 上的特殊结构以及其他还未发现的机制,控制 UAG 编码成为终止密码子或者吡咯赖氨酸 . 比较了吡咯赖氨酸与另一种非标准氨基酸,第 21 种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  相似文献   
60.
核苷类药物酶法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核苷类似物具有很高的抗病毒活性,因为而已成为医药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运用酶法合成核苷类似物.已经显示了巨大的优势。本文综述了酶法合成核苷类似物的产生菌种和酶系,以及它们的催化机理,并罗列了已经用于生产或较有使用价值的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