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广州增城叶迳背乐昌含笑林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州南亚热带低丘平地的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林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州的乐昌含笑林组成种类复杂,1600 m2样带内有维管束植物44科58属70种,种子植物属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体现出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群落结构较复杂,灌层密集而优势种明显,大径级个体较多,群落的胸高断面积极大,达66.13 m2 hm-2;频度分析表明本群落不符合Raunkiaer的频度定律,具有最大频度的种群比例小;基于样带面积统计的优势种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群落建群种均属衰退种群,但从区域角度结合优势种群生物学特性的分析表明,本群落属本地带顶级群落类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2.
以含笑(Michelia figo)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花粉人工培养法研究了含笑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花粉萌发,含笑花粉萌发的最适蔗糖和硼酸分别为50 mg.L-1和5mg.L-1,萌发率分别为21.51%和44.14%;花粉最佳萌发温度为25℃,萌发率达53.33%。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合为70 mg.L-1蔗糖+5 mg.L-1硼酸+28℃,萌发率可达65.33%。  相似文献   
23.
以含笑(Michelia figo)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GA3对含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可以促进含笑花粉提早萌发,20~200 mg/L GA3对含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浓度超过200 mg/L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受到抑制。以GA3200 mg/L的促进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24.
通过比较观察紫花含笑(♀)和灰岩含笑()及其杂种F1代叶表皮微形态和叶结构发现,紫花含笑和灰岩含笑在叶表皮微形态及叶解剖结构方面有很大差异。杂种F1代个体间在叶表皮微形态及叶解剖结构方面变异很大,为连续的数量遗传;其中57.7%以上的杂种F1代气孔密度高于父母本。杂种F1代矮化型植株叶片气孔密度较小,推测其抗寒性较强,可以通过进一步杂交改良,获得矮化型的盆栽含笑新品种。观察结果可为深入探讨含笑属种间杂种F1代的遗传变异,并从这些杂种F1代中选育观赏新品种积累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湖南省会同县森林植被从地带性植被天然常绿阔叶林到杉木人工林再到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转变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低于常绿阔叶林,分别仅为常绿阔叶林的76.8%和71.5%;与天然阔叶林相比,杉木人工林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5.8%、22.1%和45.1%,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高了40.0%;相反,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比杉木纯林分别增加了20.3%、12.6%和67.8%,而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降低了41.0%;表明森林植被转变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树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叶形态和生长性状的家系变异特征,对15个家系的叶形态性状和生长指标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乐昌含笑叶片形态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家系间以帽子峰家系叶形态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23.55%),乐九5家系的最小(12.63%);不同叶形态性状间以干物质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25.50%),叶柄长宽比的最小(5.14%);树冠浓密度、胸径和树高在家系内的变异比家系间的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叶长与叶宽、叶干物质质量与叶面积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根据聚类分析结果,15个家系可分为4类,第I类家系具有树冠浓密、树体高大等特征;第II、III类家系具有树冠较稀疏且树体较矮小等特征;第IV类家系具有树冠较稀疏但树体较高大等特征。因此,这为乐昌含笑树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木兰科四种植物种子油的提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举  陈继富 《广西植物》2013,33(2):208-213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同时提取白玉兰、凹叶厚朴、深山含笑和醉香含笑四种木兰科植物的种子油,种子油甲酯化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四种植物种子油的提取率不同,白玉兰平均为27.35%、凹叶厚朴23.34%、深山含笑31.66%,醉香含笑9.27%。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种子油脂肪酸成分和相对含量不同,但四种种子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相同,包括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  相似文献   
28.
云南含笑天然居群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云南含笑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昆明地区天然分布的云南含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6个居群180个单株的14个表型性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居群间和居群内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云南含笑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性,14个表型性状平均表型分化系数(24.38%)小于居群内变异(75.62%),居群内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14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16.20%~60.11%之间,表明云南含笑居群内表型性状离散程度较高.(2)对云南含笑各居群的Shannon-Weaver指数分析表明,云南含笑各居群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总体表型多样性指数为1.772.(3)利用居群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含笑6个天然居群可以聚为3类,而且表型性状并没有严格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相似文献   
29.
敖成齐 《广西植物》2007,27(6):836-839
含笑的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3~6层中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细胞在发育后期由单核分裂为2核,原位解体,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也有左右对称型的;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在前人对含笑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观察描述基础上,丰富了含笑的胚胎学资料,并对其系统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0.
含笑属(木兰科)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新华  夏念和 《广西植物》2008,28(3):311-31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含笑属12个分类群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花粉粒椭圆形,两侧对称,异极,具远极单萌发沟,中等大小;形成一较为自然的分类群。虽然花粉粒的大小和表面雕纹不同种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不足以为现有的属下分类系统提供足够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