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总结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类、特点及救治注意事项。方法:对136例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交通事故致胫腓骨骨折以多发伤及复合伤多见,经早期彻底清创、恰当的骨折固定、抗生素应用等,治愈77例,截肢2例,伤口浅表感染6例,骨髓炎1例。结论: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大多伤情严重,感染率高,且开放性居多,早期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2.
杨何平  张洪武  邓宁 《生物磁学》2011,(17):3322-3324
目的:对比研究冠状-睑下缘-口内联合切口手术与冠状切口联合口腔前庭沟切口手术治疗眶-上颌-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12月眶-上颌-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136例,69例患者行冠状-睑下缘-口内联合切口手术,67例行冠状切口联合口腔前庭沟切口手术,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用甲级、乙级和丙级表示。结果:A组治疗效果甲级、乙级、丙级分别为65.2%、30.4%、4.4%,B组治疗效果甲级、乙级、丙级分别为46.3%、29.8%、23.9%,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A组术后并发症少于B组。结论:冠状-睑下缘-口内联合切口手术比冠状切口联合口腔前庭沟切口手术更好地治疗眶-上颌-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能更好地实现颧骨复位。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固手术期系统综合护理对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手术及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围手术期配合综合系统护理,对照组不配合,连续观察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比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疾病恢复时间的影响。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较前好转,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8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44%(P〈0.05);术后疾病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系统护理有助于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术后恢复,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疾病恢复时间,临床值得应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24.
目的:分析不同颧颞部骨折性质与颞部凹陷的相关性,评价颧颞部骨折术后并发颞部凹陷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5例颧颞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行颞部凹陷修复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应用钛网修复颞部凹陷,术后通过长期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陈旧性骨折颞部凹陷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新鲜骨折,但治疗后颞部外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钛网植入能有效地修复颧颞部骨折术后并发的颞部凹陷,但应把握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5.
目的:了解胶原膜作为生长因子缓释材料治疗颌骨骨折的应用前景。方法:将100μg的rhBMP-2用1ml的bFGF溶液完全溶解;用移液器移出40μl的该溶液,滴加到面积为0.5cm×1cm的胶原膜组织块中,冻干后制成生长因子缓释系统;在12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制成人工下颌骨骨折模型,左侧置放bFGF/BMP/胶原膜;右侧均为空白对照;术后2、4、12周行临床大体观察及X线片观察。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术后2周,X线结果显示bFGF/BMP/胶原膜组骨折断端边缘模糊。对照组骨折线明显。术后4周,X线结果显示bFGF/BMP/胶原膜骨折线基本不可见,骨折对位良好,断端边缘基本消失,骨折无错位。对照组骨折下缘可见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术后12周,各组X线结果无差异,骨折部位接近正常骨组织。结论:bFGF/BMP/胶原膜能加速骨折愈合,提高骨折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126.
胸腰段骨折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损伤。胸腰段骨折往往伴发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准确把握其分型,并制定恰当、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伤员进行救治,恢复椎体的高度、序列与曲度,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减少近远期并发症,改善预后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胸腰段骨折的分类、手术入路、手术方式、不同类型骨折的治疗等四个方面的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总结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类、特点及救治注意事项。方法:对136例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交通事故致胫腓骨骨折以多发伤及复合伤多见,经早期彻底清创、恰当的骨折固定、抗生素应用等,治愈77例,截肢2例,伤口浅表感染6例,骨髓炎1例。结论:交通事故伤中胫腓骨骨折大多伤情严重,感染率高,且开放性居多,早期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8.
A freeze fracture analysis of the cell wall of Tetraselmis convolutae (Parke et Manton)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a crystalline median layer consisting of regular repeating subunits of 27 nm. These circular subunits lie in curved, interlocking, longitudinal rows with some irregular discontinuities appearing in the subunit pattern of the crystalline lattice. A comparison with the cell walls of other green algal flagellates is presented, revealing similarities and suggesting evolutionary patterns.  相似文献   
129.
We studied circulating levels of endothelin-1, catecholamines and nitric oxide after a mental arithmetic test in 14 patients with early ischemic lesions of the extremities due to systemic sclerosis and slightly impaired peripheral vascular flow. The test induced an increase (P < 0.01) in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endothelin-1 and catecholamine levels, whereas it did not change the low basal levels of nitric oxide. In healthy subjects (n = 20) the test significantly (P < 0.01) decreased endothelin-1 without affecting nitric oxide. The low basal levels of nitric oxide and the high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endothelin-1 after psychological stres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an impaired release from the limited ischemic lesions alone. This suggests a diffuse microvascular derangement that aggravates the course of peripheral microvascular ischemic lesions.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