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7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11.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6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后足功能优良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B?hler角、Gissane角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踝-后足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前和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Gissane角、B?hler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B?hler角及Gissane角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和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跟骨骨折,但跗骨窦入路可更有效地改善踝-后足功能,且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2.
50g/L虱螨脲乳油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活性和田间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50 g/L虱螨脲乳油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活性及田间药效。以饲喂法测试虱螨脲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活性,以喷雾法测定50 g/L虱螨脲乳油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田间药效。室内测定结果表明,20 mg/L虱螨脲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有较好的毒杀作用,经其处理3 d后的死亡率为80%,处理4 d后的死亡率为98.3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 g/L虱螨脲乳油在玉米拔节期施药效果最好,穗期防效一般,花粒期防效较差,750倍药液处理7 d后的防效分别为93.07%、64.24%和43.21%。50 g/L虱螨脲乳油可用于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推荐施药时间为玉米喇叭口期前,施药浓度为750倍液。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Pluronic L64-电脉冲(L/E)体系介导的单链胰岛素类似物基因在骨骼肌组织的传递表达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和影响。方法将胰岛素基因中的C肽区域换成(GGGGS)_3,克隆到pcDNA3.1(+)质粒中,构建载体pcDNA-INS。使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雄性BALB/c小鼠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分为L/E联合pcDNA3.1(+)空质粒治疗的L/E-pcDNA3.1(+)组、仅使用pcDNA-INS裸质粒治疗的pcDNA-INS组和L/E联合pcDNA-INS裸质粒治疗的L/E-pcDNA-INS组。模型小鼠在胫骨前肌注射相关质粒进行治疗,且根据治疗方案在注射1 h后进行Pluronic L64-电脉冲处理,并以生理盐水处理的正常小鼠(NC)组作为对照。记录各组小鼠的血糖、体质量、血清胰岛素含量、生存率、免疫组化、外形特征及组织病理等指标。结果 (1)pcDNA-INS质粒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无误;(2)与NC组相比,模型小鼠血糖显著上升,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且胰岛遭到严重破坏;(3)L/E-pcDNA-INS组的血糖水平和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缓解,与NC组较为接近,pcDNA-INS组的血糖缓解和胰岛素补偿远不及L/E-pcDNA-INS组(P0.05),且与NC组之间的差异一直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E-pcDNA-INS组的胰腺胰岛素表达较少,但肌肉胰岛素表达量较高,且该组生存率较高,与NC组均为100%(12/12),L/E-pcDNA-INS组的病理结果和外形特征与NC组小鼠最为接近,L/E-pcDNA3.1(+)组与pcDNA-INS组在不同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发生,且鼠毛疏少粗糙,体形较小。结论 Pluronic L64-电脉冲体系与单链胰岛素类似物基因联合治疗1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影响,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4.
The effects of NaCl stress on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nt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CAT), peroxidase (POD),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DHAR), and glutathione reductase (GR)), anti-oxidant molecules (ascorbate and glutathione), and parameters of oxidative stress (malondialdehyde (MDA), electrolyte leakage, and H2O2 concentr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in Cakile maritima, a halophyte frequent along the Tunisian seashore. Seedlings were grown in the presence of salt (100, 200, and 400 mmol/L NaCl). Plants were harvested periodically over 20 days. Growth was maximal in the presence of 0-100 mmol/L NaCl. At 400 mmol/L NaCl, growth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salt tolerance of C. maritima, at moderate salinitie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lowest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indicative of oxidative stress, namely the highest activities of POD, CAT, APX, DHAR, and GR and high tissue content of ascorbate and glutathione. However, prolonged exposure to high salinity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nd high MDA content, electrolyte leakage, and H2O2 concentrat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nti-oxidant systems participate in the tolerance of C. maritima to moderate salinities.  相似文献   
115.
在真核细胞中,除了线粒体和叶绿体ATPase的功能是合成ATP外,其余部位ATPase是水解ATP以获取生物能量的代谢酶,在生物体细胞内广泛存在。探索ATPase在细胞中的分布状态是研究细胞生理状态的一种重要手段。ATPase在细胞中的多少可反映出细胞当时的生活状态,这一特征已被初步用于探索小麦和水稻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希望通过比较可育花药和不育花药中ATPase的分布差异寻找雄性不育的机理,发现  相似文献   
116.
水稻抽穗期是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对水稻品种的地理分布和适应性起到关键性作用。适宜的抽穗期是获得高产的前提。因此确定水稻抽穗期的遗传基础在育种计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一套来源于亲本IR64/Azucena的双单倍体(DH)群体在两个种植季节的试验资料,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水稻抽穗期QTL的加性、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有14个QTL影响水稻抽穗期,它们分布在除第5和第9条染色体外的10条染色体上,有8个位点携带单位点效应,5对位点携带双位点互作效应,2个单位点和1对双位点存在与环境的互作,所有效应值介于1.179~2.549天之间,相应的贡献率为1.04%~4.84%。基于所估算的QTL效应值,本研究预测了两个亲本和两个极端型品系的遗传效应值,并讨论了影响遗传效应值与实际观测值偏差的可能原因,以及研究群体所具有的遗传潜力。对水稻抽穗期QTL的定位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并进一步证实了上位性和QE互作效应是水稻抽穗期的重要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17.
目的:人类染色体是二倍体,这使得以测序方法研究多态性区域时会遇到不明确杂合子,这个问题在HLA-DPB1的分型上尤为突出。试图寻找一个来解决HLA-DPB1分型中不明确杂合子比例高给分型带来的困难的方案。方法:对946例样品进行HLA-DPB1分型,其中不明确杂合子有353例,共30种,占总例数的37%。建立了一套SSP分型方法,设计上游引物6条,下游引物15条,每一个样品同时用两对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两对引物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杂合模式。再从30种不明确杂合子类型中各挑2个样品进行克隆测序,结果与SSP分型结果比较。结果:SSP分型方法采用同一套扩增体系与两套循环反应条件,只需一次PCR扩增,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不明确杂合子的分辨,其结果与克隆测序结果相符。结论:与以往的克隆测序、SSCP方法相比,本研究中SSP分型方法具有高效率、高通量、省时省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获得性三苯氧胺(TAM)抵抗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调节途径及三苯氧胺(TAM)获得性抵抗的发生机制。方法:TAM诱导野生型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WT构建TAM抵抗的细胞系MCF-7/TAMR,RT—PCR、Westem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比较MCF-7/TAMR与MCF-7/WT细胞系中C—erbB2mRNA、蛋白表达及其活化状态的不同,用C—erbB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对两种细胞系进行干预。观察细胞生长变化。结果:与MCF-7/WT细胞相比,MCF-7/TAMR细胞中cerbB-2的mRNA增加3倍(P〈0.05),蛋白增加1.5倍(P〈0.05)。Herceptin处理MCF-7/TAMR细胞,明显抑制了细胞的生长。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特异性配体的自分泌释放作用可能通过CerbB-2/MAPK途径引起MCF-7/TAMR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9.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脱氧核糖核酸酶1Like3(DNase1L3)与疾病活动度和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3例SLE患者,根据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48,SLEDAI评分0~9分)、中度组(n=28,SLEDAI评分10~14分)、重度组(n=37,SLEDAI评分≥15分)。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n=48,eGFR>90 mL/(min?1.73 m2)]和早期肾功能损伤组[n=65,eGFR为60~90 mL/(min?1.73 m2)]。对比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血清IL-2Rα、OAS1、DNase1L3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LE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重度组、中度组的IL-2Rα、OAS1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的DNase1L3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早期肾损伤与年龄、SLEDAI评分、病程、三酰甘油(TG)、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3、eGFR、血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IL-2Rα、OAS1、DNase1L3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cr、UA、β2MG、IL-2Rα、OAS1均是SLE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L-2Rα、OAS1、DNase1L3参与着SLE的疾病进展,其中IL-2Rα、OAS1可与年龄、Scr、UA、β2MG等因素共同辅助评估早期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20.
γ-聚谷氨酸(γ-PGA)是由L-谷氨酸和/或D-谷氨酸聚合而成的一种聚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等领域.高聚物单体的立体构型会影响产品性质和应用,因此调控γ-PGA中D-谷氨酸/L-谷氨酸单体比(D/L单体比)具有重要意义.前期以谷氨酸棒杆菌为底盘,表达来自于地衣芽孢杆菌的γ-PGA合成酶,合成以L-Glu(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