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2002年7月~2004年12月,对河南省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23种,结合文献资料该区共有鸟类157种,隶属16目47科。其中留鸟61种,占总数的39.35%,冬候鸟25种,占总数的16.13%,夏候鸟38种,占总数的24.52%,旅鸟31种,占总数的20.00%;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3种,河南省重点保护的鸟类5种,中日候鸟保护鸟类63种,中澳候鸟保护鸟类10种。对该区繁殖鸟类的区系分析表明,古北界种类占繁殖鸟总数的36.36%,东洋界种类占34.34%,广布种占29.29%,反映了该地区鸟类区系组成上的过渡地带性。  相似文献   
872.
董翠玲  刘建  王方忠  于涛 《四川动物》2007,26(4):878-880
山东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优美的景色,丰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本文在综合评价昆嵛山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业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昆嵛山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昆嵛山生态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873.
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口土壤微生物的ARDRA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潞滨  刘振静  杨凯  刘敏  周金星  孙磊  韩继刚 《生态学报》2008,28(11):5482-5487
通过构建16S rDNA文库及文库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对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口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和RsaI对克隆文库中的90个克隆子进行了酶切分型,根据ARDRA酶切图谱的不同,可将其分为23个OTUs。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克隆文库中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alpha、beta、detla亚类、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及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等8类细菌及未培养细菌。Alpha变形细菌为该文库中的主要菌群,占克隆总数的33.3%;其次为未培养细菌,占克隆总数的22.2%,Bradyrhizobium为优势菌属。研究结果揭示,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口的土壤微生物种群不仅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还存在丰富的潜在新菌种。  相似文献   
874.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19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的赤松原生地和天然分布中心,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天然赤松林生态系统.以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角度,采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等研究方法,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4.99×108元/a,其单位面积的经济价值为32351元/(hm2· a),其中直接价值为0.32×108元/a,仅占到总服务功能总价值的6 42%,而间接价值高达4.67×108元/a,两者之比接近1 ∶ 15,间接价值中大小顺序依次为: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娱乐文化价值.昆嵛山自然保护区面积仅占到烟台市牟平区的9.71%,但贡献的生态服务价值可相当于牟平区2003年GDP的7.00%,从人均来看,当地每人每年可获得其生态服务价值达1039元.研究结果表明,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对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5.
伏牛山北坡野猪(Sus scrofa)泥浴场的生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天鹏  郑合勋  曾国仕 《生态学报》2009,29(2):1001-1008
2005年6月至8月,在伏牛山北坡对野猪的泥浴场特征进行了研究.野外设置了42个20×20m2样方和14个生态因子,以此为基准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野猪泥浴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猪泥浴场的生境特征为:(1)安全舒适因子:无倒木、无树桩、隐蔽距离30m以下、黄泥土质、郁闭度80%以上;(2)植被地形因子:乔木距离适中、灌木距离小于1m、坡度小于30°;(3)植被类型因子:高度倾向阔叶林;(4)干扰因子:人为干扰距离大于500 m;(5)海拔因子:海拔高度大于1000 m.在水源距离和坡位两项上没有明显的偏向.  相似文献   
876.
晋秀龙  陆林  覃逸明 《生态学报》2009,29(12):6834-6842
在琅琊山风景区通过实地实验,分析了游憩活动对琅琊山风景区两种草地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游憩活动强度与两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呈负线性相关.近游道、中距离游道和远距离游道的3个实验组,紫花苜蓿种子平均发芽率依次为31.29%、39.41%、55.21%;白三叶依次为8.42%、14.62%、23.89%.距游道越远的实验组种子的发芽率越高,距游道最远的实验组和最近的实验组的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2)柏油、水泥、台阶和泥质4种游道实验区的种子平均发芽率,紫花苜蓿依次为37.20%、40.27%、41.28%、48.13%;白三叶依次为10.37%、10.92%、14.23%、27.05%.旅游和游憩活动量较少的游道实验区种子的发芽率高于游憩活动量较大的游道实验区.此外,相同游道、相同实验位置的两种植物种子发芽率亦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不同植物种子萌发受到旅游活动的干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77.
对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观赏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蕨类植物29科48属68种。对该区各种观赏蕨按观赏用途分为园林绿化、盆景配置、切花配叶和盆栽观赏等4个别类,并对其种类组成、垂直分布、水平分布与生态分布、优势资源以及利用途径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78.
江西三清山种子植物中国特有属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多年调查,发现江西三清山分布有中国特有属37属(其中3属为华东特有属),含40种,隶属于30科,占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总数的13.75%,占华东地区种子植物特有属总数的53.62%,占江西种子植物特有属总数的66.07%,是江西乃至华东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三清山分布的中国特有属区系以双子叶植物占优势,生活型以落叶木本和多年生草本为主,地理分布与华东各山地关系最密切,属种起源以原始、孤立为特色,并有许多珍稀濒危保护物种。  相似文献   
879.
秦岭天然锐齿栎林群落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锐齿栎林是秦岭林区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通过对秦岭天然锐齿栎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报道了组成该群落的植物种类183种,隶属于60科,131属,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群落区系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表明:1.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2.该群落区系是奠基在秦岭古老植物区系的基础上,通过种间竞争、群落演替形成的。3.锐齿栎本身不是一个古老的类群,其出现的时间不会早于上新世。  相似文献   
880.
Birch family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ffect endophytic fungi in leav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variation in foliar endophyte frequency among mountain birch trees from different maternal families was due in part to genetic differences among tree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se mountain birch families to foliar endophytes was tested. The 3-year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wo tree gardens (altitudinal difference 180 m) with ten families of mountain birch. The frequency of the commonest endophytic fungus in mountain birch leaves, Fusicladium sp.,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mountain birch family, with the ranking of families relative to Fusicladium sp. frequency being consistent from environment to environment. Variation in the frequency of Melanconium sp. was difficult to interpret because of significant family × garden × year interaction. Fusicladium sp. and Melanconium sp. endophytes were most frequent in different tree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gardens. We conclude that mountain birch trees show heritable variation in their foliar endophyte frequency, and thus one of the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foliar endophytes of mountain birch trees to be able to affect the evolution of their host plant is fulfilled. However, the effect of mountain birch family on the frequency of endophytic fungi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endophytic genera in question and partially also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eceived: 28 March 1998 / Accepted: 14 October 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