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0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961.
湖南武陵源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陵源共有种子植物171科、742属、1468种(含栽培种,下同)。其中裸子植物8科、24属、39种;被子植物163科、718属、1429种。在科属种不同的水平上对武陵源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武陵源种子植物区系属的成分中,北温带分布类型占明显优势,共有389属,热带分布类型次之,共289属,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也是非常重要的区系成分之一,共139属。可见,武陵源植物区系不仅兼容了丰富的热带和温带成分,而且还显示出其在华中植物区系中的重要位置。另外武陵源植物区系还有许多珍稀、古老、孑遗、原始植物成分。  相似文献   
962.
吉林省蓝藻门三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采自吉林省五女峰的蓝藻门3个新种:集安蓝柄藻、紫红柄球藻、扩展真枝藻。  相似文献   
963.
福建大田栲树次生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福建大田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次生林内,应用相邻格子法设置3 200 m2样地,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 栲树种群、罗浮栲(C. fabri Hance)种群、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l]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栲树种群和罗浮栲种群从Ⅰ、Ⅱ级幼苗到Ⅲ级幼苗发育过程中出现死亡高峰; 3个优势种群从Ⅲ级幼苗向第4立木级的生长过程中,死亡率也很高.栲树、罗浮栲和樟树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差别较大,栲树种群在幼树阶段为集群分布,中树及大树阶段为随机分布;罗浮栲种群在幼树阶段呈集群分布、中树阶段呈均匀分布、大树阶段呈随机分布;樟树种群在幼树及大树阶段呈均匀分布,中树阶段为随机分布.不同区组规模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64.
采用样方法对四川片口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本底调查,利用野外普查数据和卫星照片解译相结合的技术,分析其植被现状。结果表明:片口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比较丰富,且保存较完整,共有6种植被类型和15种群系。  相似文献   
965.
湖南木通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南省木通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发现,湖南木通属植物有2种及1变种,全省均有分布,在湘西武陵山、雪峰山区域海拔200~600m内分布最为广泛,其生境主要为疏林灌丛.用途为药用和食用,野生状态,蕴藏量正在逐年减少,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966.
甘肃南部野生铁线莲属植物种质资源及观赏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甘肃南部野生铁线莲植物的资源状况、分布、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甘肃南部有野生铁线莲属植物30种,分布于小陇山、白龙江、西秦岭林区各林场及甘南、陇南、天水地区.花(萼)大色彩艳丽,攀援性、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并提出多种观赏利用的形式.  相似文献   
967.
本文记述两栖纲蝾螈目蝾螈科一新种,新种具肥螈属(Pachytriton)系列特征,与肥螈属已知2种比较有明显区别.如1)本新种与黑斑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相似,体表具黑色小圆斑,但新种具额鳞弓、上鳃骨直而与后者不同;无斑肥螈(Pachytriti on labiatus)(地模标本)虽具额鳞弓,但上鳃骨明显弯曲,体表无黑色小圆斑;2) 新种吻短,吻长小于眼间距,黑斑肥螈吻长大于眼间距,无斑肥螈吻长大于或等于眼间距, 它们的头型明显不同,虽然三者头长均大于头宽,但头长、吻长、眼间距差异显著;3)繁 殖期新种雄体肛区不明显肿胀,肛裂周边中、后部生殖乳突长,而且多,十分醒目;黑斑肥 螈和无斑肥螈繁殖期肛区明显肿胀膨大,生殖乳突较短、且稀.经统计分析三种肥螈的头体长、头长、头宽、吻长和眼间距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68.
<正>1962年在我国广东南雄盆地首次发现了阶齿兽类化石(周明镇等,1973;郑家坚等, 1973),随后在安徽潜山、湖南茶陵、陕西石门、江西大余等地的中古新世地层中相继发现该类动物的化石材料,尤其是在广东南雄、江西大余和湖南茶陵三个地点,有大量的阶齿兽类化石产出。阶齿兽类在中古新世时在亚洲南部是广泛分布的。本文记述的阶齿兽材料是2003年在江西池江盆地发掘到的,此标本与已知的阶齿兽属中各种均有明显差别, 故建立一新种——丁氏阶齿兽(Bemalambda dingae sp.nov.)。  相似文献   
969.
作者对陕南宁强地区和安徽巢湖地区产出的Anabarites从形态和层位上进行了简单的比较。陕南宁强地区Anabarites的层位低于安徽巢湖地区,且前者产出的Anabarites保存较后者的完整,个体普遍较后者小,纵槽较后者浅窄,并多数保存有生长纹。Anabarites在巢湖的出现证明了Anabarites延续的时间更长,从梅树村早期一直到沧浪铺期。同时对Anabarites的亲缘性进行了讨论,支持将它们解释成为六射珊瑚亚纲祖先类群的化石代表。  相似文献   
970.
大港滩海埕北断阶带古近系较为复杂,地层划分对比困难,本文采用了古生物组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地层划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