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64篇
  免费   2413篇
  国内免费   641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616篇
  2022年   697篇
  2021年   1454篇
  2020年   1394篇
  2019年   1970篇
  2018年   1302篇
  2017年   883篇
  2016年   794篇
  2015年   970篇
  2014年   1531篇
  2013年   1803篇
  2012年   797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We performed a hospital-based, un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rogressive stages of cervical neoplasia and digital analysis of cell proliferation by silver stained nucleolus organizer region associated proteins (AgNORs). We measured cell proliferation levels in the cervical epithelial cells of 10 women with 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G-SIL), eight with 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HG-SIL), 11 with cervical cancer (CC) and eight with no cervical lesions (controls) using the AgNORs technique. 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digital image analysis (DIA). DIA revealed increased total areas of AgNORs in HG-SIL and CC compared to LG-SIL and control patients. AgNORs with a kidney or cluster shape exhibited greater areas than those with a spherical or long shape. We propose a cut-off of 118 pixels to differentiate benign (control and LG-SIL) from malignant (HG-SIL and CC) lesions. DIA of AgNORs is a simple and inexpensive method for studying proliferation. The increased total area of AgNORs in malignant lesions provides information regarding cell behavior and may be related to cervical carcinogenesis; however, further validation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establish its usefulness in cytolog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972.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肺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3.33%(8/60),低于对照组的36.67%(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术后5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FVC、FEV1、FEV1/FVC与IL-6、IL-10、CRP均呈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风险,且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与炎症反应存在密切相关,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机制可能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73.
曾艾  张琴  刘炜  何梅  王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1):2144-2147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的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乳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病理结果,分析钼靶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者联合对乳腺肿块的检查结果(边缘毛刺征、血管、淋巴结、微小钙化),比较其对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66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发现恶性肿瘤34例,良性肿瘤32例。与病理检测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检出率无差异性(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的良恶性检出率均显著降低(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良恶性检出率对比无差异(P0.05),但均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检出率(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边缘毛刺征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和淋巴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而微小钙化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钼靶X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P0.05),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乳腺癌的诊断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一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74.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肺癌的分类提出了气道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的概念,作为肺腺癌侵袭的新模式。STAS指的是肺癌细胞在肺实质内经气道播散到肿瘤主灶边缘以外。近年来,随着对STAS研究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STAS作为一种侵袭方式与其他侵袭行为和转移有关。STAS与肺癌的预后存在密切联系,并且与复发的风险独立相关。而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STAS阳性患者的预后大不相同。在影像学方面,STAS有着其特殊的影像学特征,这些影像学特征可以作为STAS可能性估计的工具。因此能否通过影像学等方法判断出是否有STAS存在对选择手术方式和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这篇综述将重点阐述近年来STAS在与不同类型肺癌的联系、影像学、基因突变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975.
目的:分析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省医科大学和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5年生存率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5年生存率为61.67%(37/60),5年无病生存率为46.67%(28/60),均低于对照组的81.67%(49/60),73.33%(44/60)(P0.05)。研究组肿瘤最大直径、腋淋巴结转移率、TNM分期为III期的比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率、Ki67细胞阳性率≥20%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与肿瘤最大直径、TNM分期、Ki67细胞阳性率≥20%的比例、腋淋巴结转移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为III期、Ki67细胞阳性率≥20%、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TNM分期为III期、Ki67细胞阳性率≥20%、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防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7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以及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92例,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4)。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及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部疼痛、肾周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Cr、BUN、β2-MG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水平虽有升高,但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5年的生存率均较术前下降,但观察组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有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部疼痛、肾周血肿等并发症,观察组总发生率(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29.54%,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患者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肾功能影响小,明显提高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用于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 (TK1)、环氧化酶-2(COX-2)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系统随机的方法降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健脾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24个月内生存率、治疗前后的血清TK1、COX-2、s ICAM-1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TK1、COX-2、s 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K1、COX-2、s I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P0.05);治疗组患者24个月内生存率为67.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2.26%,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用于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清TK1、COX-2、s I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78.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心理韧性与焦虑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8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心理韧性量表(R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研究对象的心理韧性及焦虑状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相关的影响因素,应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与焦虑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RS得分为(76.72±9.8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及费用支出形式患者的R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手术类型及肿瘤分期患者的R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20~40岁、居住地为农村、家庭月收入3000元、费用支出形式为自费是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P0.05)。乳腺癌患者SAS得分为(5.02±1.42)分,以心理韧性为自变量,焦虑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为焦虑的预测因子,其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焦虑程度越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偏低,且其对患者焦虑状态具有预测作用,年龄为20~40岁、居住地为农村、家庭月收入3000元、费用支出形式为自费是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以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干预。  相似文献   
979.
目的:通过在早期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吲哚箐绿(ICG)及纳米炭混悬液为示踪剂行腹腔镜下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切除术,对比两种示踪剂的示踪效果,寻找临床更适宜普遍使用的示踪剂。方法:选取仁济医院妇瘤科2016.8~2019.10期间诊断明确的122例早期子宫颈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采用ICG或纳米炭为前哨示踪剂。对两种示踪剂的显影情况和SLN的示踪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22例子宫颈恶性肿瘤病例中,宫颈注射ICG64例,检出SLN385枚,平均每个患者检出6.02枚SLN,检出率100%(64/64),特异度96.77%,敏感度75%。宫颈注射纳米炭混悬液58例,检出SLN265枚,平均每个患者检出4.57枚SLN,检出率96.9%(56/58),特异度96.36%,敏感度66.67%。两种示踪剂都有较好的示踪效果(P=0.9356)。结论:早期子宫颈恶性肿瘤行宫颈注射ICG或纳米炭混悬液,腹腔镜下显影的SLN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准确率,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可普遍开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80.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癌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同时将发生残胃癌患者与未发生残胃癌患者各项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影响残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没有患者发生残胃癌,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发生残胃癌,发生率为11.11%,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在首次手术年龄、性别、HP感染上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首次手术吻合方式、首次手术溃疡位置上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胃癌组组采用毕Ⅰ式2例,毕Ⅱ式7例,Roux-Y式1例;未发生残胃癌组采用毕Ⅰ式82例,毕Ⅱ式74例,Roux-Y式14例,残胃癌组首次手术溃疡位置以十二指肠球部为主,未发生残胃癌组以十二指肠球部、胃体部为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证实首次手术吻合方式、首次手术溃疡位置属于残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术后残胃癌发生危险因素包括首次手术吻合方式、首次手术溃疡位置,同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样会增加术后残胃癌发生风险,应加强引流管干预、并发症干预,并将此作为基础制定综合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