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9篇 |
免费 | 372篇 |
国内免费 | 1347篇 |
专业分类
44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174篇 |
2022年 | 217篇 |
2021年 | 231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65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52篇 |
2014年 | 200篇 |
2013年 | 176篇 |
2012年 | 202篇 |
2011年 | 170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196篇 |
2008年 | 201篇 |
2007年 | 160篇 |
2006年 | 149篇 |
2005年 | 164篇 |
2004年 | 208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119篇 |
2001年 | 109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81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植物种子大小与幼苗生长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种子大小和幼苗更新对策是植物生活史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不同侧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种子大小和幼苗之间关系的生态学研究,包括:种子大小对萌发出土的影响,种子大小与幼苗形态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种子大小与幼苗存活、竞争能力之间关系等,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在不同的微环境和植被类型下,种子大小与幼苗生长之间的关系可能有所差异;种子大小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导致种子大小不同的植物对植被幼苗更新补充的贡献不同;种子大小与幼苗生活史策略关系在大尺度的群落空间水平上和小尺度的物种间与物种内的研究对于天然植被的更新恢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丹霞地貌山顶生态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探讨了丹霞地貌山顶生态效应现象,揭示特殊的地貌、形态所产生的特殊生态现象.测定广东省丹霞山宝珠峰和海螺峰的山顶的生态因子特征、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生态型特征,并与山脚的群落与种群以及相近非丹霞地貌区作比较.结果表明,山顶的平均温度高于山脚沟谷,平均湿度小于山脚沟谷,群落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均小于山脚沟谷.相比山顶而言,山脚沟谷的植物有很强的热带性.这些特征都有别于一般非丹霞地貌山地.另外,在山顶和山脚调查的几个种群在叶面积、比叶面积、树皮、枝下高和冠幅等方面,均出现了生态型的差异.讨论了丹霞地貌山顶对生态型研究、岛屿理论研究和适应性进化研究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3.
安徽藓类植物区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在对安徽省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的2000余号苔藓植物标本的基础上,经过研究鉴定,并收集整理了有关安徽藓类的资料,对照现有文献,发现安徽已知藓类植物有46科、164属、545种(包括8亚种和32变种),其中新记录95种(包括3变种1亚种);青藓科为安徽省藓类第一大科,含9属52种,占总种数的9.6,青藓属是第一大属,包括有29种,占总种数5.3;科内种数(≥19种)优势科有10个,属内种数(≥6种)的优势属有22个。在安徽省藓类区系中,以东亚成分为主并占了28.6、北温带成分占23.0、热带亚洲成分占17.8,温带亚洲成分为10.6,中国特有成分占到10.4,这5种区系成分都超过10,它们是本省最主要的区系地理成分。 相似文献
24.
长江三峡库区及其邻近地区的残存稀有濒危植物群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峡库区及其邻近地区的残存稀有濒危植物群落属于中亚热带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所处自然环境少生境独特;群落中有数种至十余种稀有濒危植物群聚生长,且以其中的部分稀有濒危植物为优势种。独特的生增昨良好的群落结构被认为是该类群落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该类群落的就地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25.
濒危动物的再引入与物种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所进行的濒危动物再引入的状况,探讨了再引入对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作用及由此而引出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在我国开展再引入工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植物多样性是调控食物网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最重要的生物因素, 植物多样性丧失深刻影响食草动物, 但由于小型食草动物种群数量波动明显、统计随机性较大等困难, 我们对植物多样性丧失如何影响小型食草动物依然知之甚少。基于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设置的长期植物物种剔除试验, 本研究于2016-2020年7-8月连续调查了植物物种剔除各处理中草原毛虫(Gynaephora alpherakiif)的数量, 分析了植物物种及功能群丧失对草原毛虫的影响。结果表明, 虽然时空差异及统计随机性是影响草原毛虫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但植物物种剔除介导的群落差异对草原毛虫数量的影响依然显著: (1)在各观测时段, 优势种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的丧失导致群落中草原毛虫数量显著减少; 禾草类物种丧失也会减少草原毛虫数量, 但其影响仅在8月显著; (2)杂类草物种丧失通过增加群落中禾草物种多度, 可增加草原毛虫数量; 豆科物种丧失使莎草增多, 也会增加草原毛虫数量; (3)各植物功能群部分物种剔除并未显著影响草原毛虫数量。本研究证实了高寒草甸中草原毛虫数量会因优势植物嵩草和禾草的多度减少或禾草物种丧失而显著减少, 但群落总生物量、个体数和物种丰富度、豆科多度以及各功能群植物同比减少, 都对草原毛虫数量没有明显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在随机作用主导下, 植物群落中的特定功能群相对多度(而非物种多样性)变化深刻影响草原毛虫适合度, 进而影响生态系功能及服务; 未来生物多样性研究及草地虫害生物防控中应更多考虑统计随机性及植物功能多样性对小型食草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28.
濒危植物明党参个体年龄非破坏性估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一种利用地上部性状以非破坏性途径估测濒危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个体年龄的模型方法.首先利用根体积(Vt)与根体积年增长量(△V)的相关性,建立模型推断个体的年龄(t);进一步利用地上最大带柄叶长(L)和根体积(Vt)的相关性来估测个体年龄(t)该方法在种群年龄结构分析中十分有效,另外通过这些模型还可以初步判断出明党参根体积增长速度的转折点,因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方法对于植物生理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特别对于难以估计年龄和不能大量破坏的多年生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分析了面积,海拔高度,离物种源的最小距离,岛屿形状和人类活动对舟山群岛蛙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物种多样性与岛屿面积和最高海拔明显相关。但物种多样性与离物种源的最小距离没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钫屿形成后蛙类与岛屿间很少发生迁移和再定居,物种数处于“非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