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地鳖虫后若虫期蛋白质和能量的需要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地鳖虫后若虫期对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通过双因子交叉分组试验 ,比较了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的配合日粮对地鳖虫后若虫期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结果为 :在蛋白质水平组中 ,1、2、3、4、5水平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1 9 1 3 %、1 8 0 9%、1 7 0 7%、1 6 1 0 %、1 5 1 3 % ,日增重与其它水平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 ) ;在能量水平组中 ,A、B、C水平组消化能为 1 3 2 7、1 2 2 6、1 1 2 8mJ kg ,日增重与其它水平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 )。结合各处理间饲料转化率的差异情况 ,筛选出地鳖虫后若虫期蛋白质和能量适宜需要量为 :粗蛋白 1 5 1 3 %~ 1 6 1 0 % ,消化能 1 1 2 8mJ kg。  相似文献   
152.
中华绒螯蟹卵巢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中华绒螯蟹卵巢两个发育时期的差减cDNA文库。正向差减杂交以Ⅲ期卵巢为试验方、Ⅱ期卵巢为驱动方,反向差减杂交以Ⅱ期卵巢为试验方、Ⅲ期卵巢为驱动方;将所获差减cDNA片段克隆入质粒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最后获得的正、反向差减文库分别含863、360个重组子。PCR扩增鉴定正、反向差减cDNA文库的插入片段平均大小分别为360和160bp,表明所构建的差减言语库适合进一步研究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53.
在安徽合肥紫蓬山区,对松鸦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并研究了雏鸟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松鸦4月初开始营巢,巢筑在阔叶树或针叶树主干顶端枝杈处,巢呈碗状,由细树枝、须根、苔藓和草编织而成。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平均每窝产5枚卵,孵化期16-17d,育雏期19d。体重、嘴峰、翅、跗跖、尾、飞羽及飞羽羽缨等形态学参数适合用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对应的拟合方程分别为:W=120/[1 e^-0.329(t-8.1)]、L=23/[1 e^-0.2011(t-4.5)]、L=107/[1 e^-0.334(t-9.1)]、L=40/[1 e^-0.293(t-4.5)]、L=49/[1 e^-0.377(t-13.7)]、L=76/[1 e^-0.462(t-12.4)]、L=49/[1 e^-0.544(t-17.8)]。曲线的增长率和拐点的参数分析表明,与飞行密切相关的器官在雏鸟发育的后期仍有较大程度的增长,而与取食相关的器官在雏鸟早期就有较大程度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4.
西藏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西藏采集的冬虫夏草子实体中分离出 3个菌株C3、C4、C5,通过培养特征的研究以及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以rDNAITS区为分子指标 ,与冬虫夏草 [Cordycepssinensis(Berk .)Sacc.) ]的有性世代及中国被毛孢 (HirsutellasinensisLiu ,Guo,Yu&Zeng)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C4的培养特征与C3、C5 完全不同 ,其序列与冬虫夏草的相似率为 93 %,与中国被毛孢的相似率为 94%,而C3、C5 与冬虫夏草的相似率很低 (分别为 5 5 %和 6 9%) ,从而证明C4是西藏冬虫夏草的无性型 ,为中国被毛孢。  相似文献   
155.
在研究中华绒螯蟹病害的过程中 ,分离到两株呼肠孤病毒 (分别命名为EsRV816和EsRV90 5 )。EsRV816从江苏某养殖场分离 ,EsRV90 5从武汉某养殖场分离。EsRV816和EsRV90 5的病毒粒子为球状对称结构 ,大小分别为 6 5nm和 5 5nm。病毒粒子基因组分别为 10和 12个节段的双链RNA。根据它们的宿主范围、基因组节段数及电泳型 ,这两种病毒很可能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的两个新属  相似文献   
156.
嗜水气单胞菌为该病的条件致病菌。在适宜的条件下 ,该菌可通过体表伤口进入鳖体引起疾病。此病以体表腐皮与赤斑 ,有的中华鳖背部有明显的乳白色小点和出血性败血症为主要病理学表现 ,以各器官功能衰竭为致病原因。解剖后 ,肝脏病变呈污泥色 ,腐烂液化 ,肾呈青紫色、肿大 ,肠内无食物 ,呈灰白色 ,部分肠壁有出血点 ,脾脏明显肿大。经分离鉴定 ,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结果为典型的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 (Aeromonashydrophilasubsp .hydrophila)。  相似文献   
157.
茶树RAPD分析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福鼎大白茶为材料,采用美国的PTC-100^Tm热循环仪,对茶树RAPD分析中影响PCR扩增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茶树RAPD的最适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30μl反应体系中,含40ng模板,2mmol/LMgCl2,各0.2mmol/LdNTPs,0.15μmol/L引物和1.5UTaqDNA聚合酶;扩增程序为;第1步预变性94℃,180s,第2步变性92℃,50s;第3步退火35℃,50s;第4步链延伸72℃,100s;循环41次,后延伸72℃,300s。  相似文献   
158.
河蟹眼柄神经分泌细胞离子通道的膜片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培养12-24小时不同形态河蟹眼柄视节端髓X器官(MTXO)神经分泌细胞离子通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蟹眼柄MTXO中分布的A、B、C三种类型神经分泌细胞均可记录到由向电流和外向电流组成的正常全细胞电流。内向电流由高电压激活钙离子通道电流(Lca)和对TTX敏感钠离子通道电流(INa)组成。ICa的激活电压为-30mV,在0- 20mV电压下达到峰值,在-40mV和-70mV保持电压下记录的ICa激活阈值、初始峰值及I-V曲线无明显差别。外向电流明显,幅值较大,包括对4-AP敏感的快速激活、快速失活钾离子通道电流(IA)和对TEA敏感的缓慢激活、缓慢失活钾离子通道电流(IK)。正常蟹种、二龄成蟹和早熟蟹种MTXO神经分泌细胞均表达电压门控钠、钾、钙离子通道,通道电流和电压特征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59.
甜橙辣椒红/辣椒玉红素合成酶同源基因的克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胡萝卜素是由8个类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一类碳氢化合物及其氧化衍生物。它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并在光合作用及光保护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类胡萝卜素也使果实呈现各种色泽。柑桔成熟果实的果皮及果汁色泽也主要是由于类胡萝卜素引起。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种类及含量决定了  相似文献   
160.
对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的典型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群落共有维管植物54科78属104种;(2)群落中植物区系组成以北温带分布为主,泛热带分布次之,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群落;(3)对立木层进行重要值分析显示,钩锥(Castanopsis tibetana)、瘿椒树、紫楠(Phoebe sheareri)和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是群落优势种;(4)径级与高度级分析显示,瘿椒树种群处于衰退阶段,但占据了顶层空间,具有竞争优势,整体状态稳定;(5) Raunkiaer频度关系为A>B>D>C>E,符合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规律;(6) α多样性分析显示,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0.8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3.65,Pielou均匀度0.73。本文调查的官山瘿椒树群落是官山地区少数的几个瘿椒树群落之一,群落多样性较高,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但瘿椒树种群整体处于衰退型,未来宜采用就地或迁地方式开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