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65篇
  16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卧龙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灌丛地上生物量及其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滇高山栎广泛分布于横断山地区,属于亚高山硬叶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类型。采用标准地法和样方收获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梯度的川滇高山栎灌丛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用地径(D)、树高(H)估测单株林木器官生物量的适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和幂函数模型,且以指数模型为最佳,相关系数为0.941~0.988;而用D2H估测单株林木器官生物量的适合模型均为直线和指数模型,以直线模型为最佳,相关系数为0.982~0.996;川滇高山栎灌丛总生物量为3.3891×104kg.hm-2,各层生物量排序为川滇高山栎层>枯枝落叶层>伴生灌木层>苔藓层>草本层,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百分率分别为77.92%、17.64%、2.14%、1.23%和1.07%;川滇高山栎种群平均总生物量为2.6408×104kg.hm-2,各器官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根>干>枝>叶>皮,其生物量占种群总生物量的百分率分别为31.03%、29.85%、18.54%、18.54%和6.91%。  相似文献   
982.
生物多样性编目与监测是我国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工作。本研究收集整理了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2019年基于实地调查与观测的鸟类记录,数据来源包括公众科学活动、红外相机调查和自动录音记录。共记录鸟类16目55科271种,其中,东洋界物种147种(54.24%),古北界物种94种(34.69%),广布种30种(11.07%);留鸟165种(60.89%),冬候鸟14种(5.17%),夏候鸟67种(24.72%),旅鸟22种(8.12%),迷鸟3种(1.11%);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斑尾榛鸡Tetrastes sewerzowi、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和鹰形目Accipitr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金雕Aquila chrysaeto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10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34种。结果表明,保护区鸟类区系组成总体上具有南北混杂...  相似文献   
983.
湖南省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自1982年设立以来, 尚未进行过兽类资源的深入研究。为此, 作者于2012年9–10月, 采用笼捕法、陷阱法和红外相机法等对保护区内森林动态永久监测样地及周边常见植被类型中的地栖性小型兽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共捕获小型兽类12种, 其中啮齿目8种, 食虫目4种。结合以往记录, 该保护区现已记录的小型兽类有20种, 而本次调查新增分布记录物种6种, 即黑腹绒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猪尾鼠(Typhlomys cinereus)、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灰黑齿鼩鼱(Blarinella griselda)和藏鼩鼱(Sorex thibetanus)。陷阱法所捕获个体的体重显著小于笼捕法。此外, 不同生境类型对小兽多样性有重要影响。建议综合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对整个保护区兽类多样性资源进行深入监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984.
该文描述了在中国福建北部山区茫荡山发现的菊科(Compositae)紫菀属(Aster L.)一新种——香紫菀(A.artemisiaodorum X.X.Su,S.P.Chen&L.Ma sp.nov.)。基于2个核基因(ITS、ETS)和1个叶绿体基因(trn L-F)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香紫菀具有独立性,与白舌紫菀[A.baccharoides(Benth.)Steetz]互为姐妹类群,但该种形态与白舌紫菀相差较大,其全部叶两面无毛、总苞筒状、头状花序1.0~1.8 cm、舌状花5~8朵以及全株具芳香气味等特征。形态特征分析与系统发育分析均支持该新种成立。模式标本现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标本馆。  相似文献   
985.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优势种的种群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曲柳群落、蒙古栎群落和大果榆群落进行野外群落学调查,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了优势种水曲柳种群、蒙古栎种群和大果榆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水曲柳和蒙古栎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表明其种群目前总体上正处于一种动态稳定状态;大果榆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Ⅲ型,表明大果榆幼体死亡率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2)水曲柳种群死亡高峰除了在第Ⅰ龄级较高外,基本呈随龄级增加死亡率增大的趋势;蒙古栎种群的死亡高峰出现在幼年阶段和老年阶段;大果榆种群有两个死亡高峰,一个出现在第Ⅰ龄级,一个出现在第Ⅵ龄级。(3)种群生存分析表明,3个种群的生存率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单调上升,水曲柳和蒙古栎种群危险率函数随着龄级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大果榆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和后期衰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86.
九寨沟县为“中国旅游强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联系紧密。2017年,九寨沟保护区发生7.0级地震,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遭受极大创伤。基于此,分别以2016、2018年为地震前后基准年,从供给服务、调节与维持服务、文化服务3个方面选取7项指标,构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体系,探明地震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表明:(1)地震前后九寨沟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96×1010元/a、1.52×1010元/a,单位面积价值量达3.05×10~5元hm-2 a-1、2.36×10~5元hm-2 a-1,总降幅达22.68%。(2)地震前后三类服务价值均有所下降但价值占比序列未改变,依次为供给服务、调节与维护服务和文化服务,降幅分别为24.61%、12.25%和86.02%。(3)地震前,7项服务指标按其经济价值大小排序依次为:木材供给>水源涵养>保育土壤>森林游憩>固碳释氧&g...  相似文献   
987.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he structural and narrative reconstruction of representations of ‘nature’, ‘wildlife’ and ‘landscape’, held by rural residents of the Dadia Forest Reserve. Data collection involved in-depth interviews. Employing a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pproach, we recovered representational elements that are expected in the case of rural belief systems, such as negative dispositions towards wolves and foxes, as well as elements of an urban adherence, such as nature’s independence. Representational elements refer to visual aspects of the countryside, which seem compatible with the figurative nucleus of the rural idyll. Concerning ‘wildlife’, residents focused on vultures, which comprise the main tourist attraction of the reserve. Scientific knowledge adds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narrative schema,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representation of ‘wildlife’. Interviewees perceived the rural landscape as an interface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the human-conditioned environment. Our study shows that interviewees make no reference to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or quality of life issues, as it could be expected according to relatively wide definitions of the term ‘environmentalism’. Environmental messages reinforced by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eem to be recalled primarily in terms of their compatibility with the perceived economic benefit of local people. Despit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onal elements that diverge from a tourist version of ‘nature’, ‘wildlife’ and ‘landscape’ were not pronounced within rural belief-systems. Further interventions within the study area are needed, in order to address a variety of topics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discourse and raise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rural residents.  相似文献   
988.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左勤  刘倩  王幼芳 《广西植物》2010,30(6):850-858
首次系统调查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区系。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鉴定,报道广西猫儿山藓类植物39科109属265种(含种下单位),其中广西新记录属6个,新记录种47个。其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6.06%,其次为热带亚洲成分和北温带成分,具亚热带性质。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与四川峨眉山和云南大围山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其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在三者间最低,Kroeber系数则指示出猫儿山与大围山藓类植物的属、种相似度略高于其与峨眉山的比较值。此外,区系谱的比较反映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的东亚成分和其中的中国—日本成分在三者间最高。  相似文献   
989.
贵州梵净山生物圈保护区兰科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①兰科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多样,计有兰科植物38属72种(含种下分类群),分别占贵州兰科植物属总数和种总数的50.14%和29.27%。与邻近自然保护区所含的兰科植物属、种数相比,梵净山兰科植物的属、种总数与重庆金佛山和湖北神农架相当,而仅次于四川峨眉山;与贵州的茂兰、习水相比,其属数高于茂兰和习水,种数高于习水、略低于茂兰;②兰科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有17个类型或变型,中国特有分布成分占明显优势,为30.55%;其次为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州成分,占15.28%;③兰科植物生活类型多样,既有地生、附生和腐生的类型,又有半地生、半附生的类型。  相似文献   
990.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是新近引入植物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复杂问题和非线性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求解功能。本研究应用SOM分类和排序研究了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研究结果表明,SOM将120个样方分为7个植物群落类型,分类结果具有明确的生态意义;样方和物种在SOM训练图上呈现一定规律的分布;7个群落类型各有其分布范围和界限,揭示了群落间的生态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一种在SOM训练图上可视化环境因子梯度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样方、物种和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海拔是影响该区华北落叶松林生长和分布的最主要因子。生态分析表明SOM分类和排序是一种有效的梯度分析方法,适用于表征生态特征和探索群落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