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63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91.
附生兰科植物是热带林附生植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对于维持热带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6种热带原始林类型(热带季雨林、低地雨林、热带针叶林、山地雨林、山地常绿林及山顶矮林)中的附生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带调查(每个森林类型设置12个10m×50m的样带,记录每个样带内胸径(DBH)≥5cm的树木及藤本上附生兰科植物的物种名称、株数及附生位置)分析了附生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附生位置及其在不同森林类型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3.6hm2森林调查样带内共记录到附生兰科植物9634株,分属于26属60种;2)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结果表明,6种森林类型中的附生兰科植物可分成5组(其中,山地常绿林与山顶矮林内的附生兰科植物归为一组);3)分布海拔范围相临近的森林类型的附生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山地常绿林和山顶矮林附生兰科植物的相似性最高(88.9%);4)6种森林类型中,较高海拔的3种森林类型(山地雨林、山地常绿林和山顶矮林)中,附生兰科植物的丰富度和多度均显著高于其在较低海拔的3种森林类型(热带季雨林、低地雨林和热带针叶林),其中,附生兰科植物在山地常绿林内的丰富度和多度均最高;5)热带季雨林、低地雨林、热带针叶林及山地雨林内,宿主冠区附生兰科植物的多度均高于干区;山地常绿林内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山顶矮林干区的附生兰科植物的多度高于冠区;6)调查木上附生兰科植物的发生率在高海拔森林类型均高于其在低海拔森林类型,各森林类型内附生兰科植物的多度及物种丰富度与宿主胸径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2.
在苗期应用自然诱发鉴定法对海南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Griff.)41个居群的410份材料进行了2年的稻瘟病(rice blast)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经过初鉴和复鉴,410份海南普通野生稻中有21份表现高抗,占5.1%,117份表现抗,占28.5%,说明海南普通野生稻具有较好的稻瘟病抗性。  相似文献   
193.
2007年7月~2008年7月,对海南岛翼手类动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调查。按照《世界哺乳动物名典》和Simmons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结合考察标本记录,整理调查结果和文献资料。统计海南岛翼手类动物计37种,隶属于2亚目7科(包括采集标本,计16种,隶属于2亚目4科)。依据分布型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翼手类动物东洋界种类相对较多,反映出强烈的华南区的特征;岛屿的影响表现在亚种分化和缺乏某些大陆类群。依物种组成对分布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呈现明显的四阶现象。根据物种多样性组成和聚类分析结果,可以认为以乐东、东方和陵水为主要区域范围的尖峰岭和吊罗山两大山系是目前统计海南岛翼手类物种分布的热点区。  相似文献   
194.
Topotype specimens of the Middle OrdovicianHyolithes acutus Eichwald, 1840, which is the type of the genus that lent its name to a family, order, class, and even phylum according to some, andH. latus Eichwald, 1860 allow that genus and those species to be firmly established on a sound, morphologic basis. In addition, preservation of the types ofHyolithes striatus Eichwald, 1860 is sufficiently good to warrant reassignment toDorsolinevitus Syssoiev, 1958. In contrast, the type ofH. insularis Eichwald, 1860 is incompletely preserved, and this species is not recognizable beyond the type material. The concept of the family Hyolithidae is revised to more closely conform to the morphology ofHyolithes, with authorship herein ascribed toSyssoiev (1958) rather than toNicholson (1872). Th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se taxa suggests thatHyolithes as defined herein first appears in the Middle Ordovician, but extends into at least the Lower Devonian, as suggested by two species from the Barrandian region of the Czech Republic. Their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further re-enforces the notion of two distinct paleobiogeographic provinces based on hyoliths, a Mediterranean province and Baltic province, with almost no mixing of hyolith faunas during the Ordovician.   相似文献   
195.
2012年6月,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松桃县一村庄采到雄性角蟾标本1号,经鉴定为短肢角蟾(Megophrys brachykolos Inger and Romer),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6.
广东省蛇类新纪录-双全白环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9~10月,分别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和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游蛇科(Colubridae)白环蛇属(Lycodon)标本3号,经鉴定为双全白环蛇(Lfasciatus),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7.
王剑  史海涛  马凯  李闯 《动物学杂志》2012,47(5):124-126
2011年在海南琼海万泉河发现外来鱼种马那瓜丽体鱼(Parachromis managuensis)。该种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已在野外建立种群,可能会对本土鱼类产生不利影响。建议主管部门禁止人为放生。  相似文献   
198.
Cui Y  Wang H 《ZooKeys》2012,(175):1-17
Three new species of Potamothrix Vejdovsky & Mrázek, 1902 (Oligochaeta: Tubificinae), Potamothrix praeprostatussp. n., Potamothrix paramoldaviensissp. n. and Potamothrix parabedotisp. n., are reported from Fuxian Lake of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Potamothrix praeprostatusdiffers from its allies by its prostate glands joining atria in its proximal to middle portion, and spermathecal chaetae. Potamothrix paramoldaviensis is distinguishable from its allies by having penial chaeta but no penes, and differs from Potamothrix moldaviensisby its homogenous atrium. Potamothrix parabedoti is distinctive in the position of its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differs from Potamothrix bedoti by its homogenous atrium. Hitherto, 34 freshwater oligochaete species have been recorded in Yunnan Province, including nine endemic species from the plateau lakes.  相似文献   
199.
片断化生境中滇桐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试验方法,对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法斗分布区片断化生境中濒危植物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的传粉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滇桐每个聚伞花序有2~9朵两性花,单花花期为3~4d,单花雌雄蕊在时空上有一定的隔离;杂交指数(OCI) >4,花粉-胚珠比(P/O)为1381±53;有效传粉昆虫为大头丽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同株异花授粉结实率低;滇桐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滇桐的座果率(56.67%±3.85%)和结籽率(6.26%±0.75%)均较低,而异株异花授粉均可显著提高座果率及结籽率(P<0.01),这与当前片断化生境中传粉昆虫少、效率低下等有关,表明生境片断化正在影响滇桐植株的早期生殖成功.  相似文献   
200.
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贵州省的85个城镇为研究区,运用1973年1∶5万地形图,1986、1995、2000和2007年4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选取城镇扩展动态度指数、城镇扩展贡献率指数和城镇扩展强度指数3个指标,构建城镇综合扩展程度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了1973—2007年4个时期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总体特征和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从1973—2007年,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呈持续增长态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共增加17550.8915hm2,其中2000—2007年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面积最大,动态度、贡献率和强度指数均最大;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1973—1986年,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贵阳市,1986—1995年,地级城市所在城镇扩展面积和强度快速提高,1995—2000年,交通沿线城镇扩展速度加快,2000—2007年,贵州省城镇扩展强度和综合扩展程度不仅在贵阳市和地级城市较快,而且在区位和自然条件良好的县级城镇也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