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3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海南岛花卉生产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将海南岛花卉生产划分为4个气候带,8个气候区,并对海南花卉生产布局作了初步探讨,提出建立六类商品花卉生产基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292.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3个对比集水区的研究,天然更新40a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在5 ̄9月份,蓄养降水资源的51.8%;10 ̄翌年2月份,补枯径流水量143.5mm;特大暴雨的径流响应从32.7% ̄62.5%、随系统蓄满程度变化。集水区降雨、径流水体COD、氨氮、酚、Zn、Cu、Pb、Cd、Ni的浓度含量远低于地面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山地雨林系统对降雨中氨氮、酚、Pb、Cd、Zn浓度贮滤强度分别达23.  相似文献   
293.
294.
295.
296.
耿静  任丙南 《生态学报》2020,40(10):3236-3246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海南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育"文明生态村"、打造"美丽乡村",海南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提质增效的生态产业化阶段,为乡村迎来了发展机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可以通过在乡村尺度上计算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起到监督、评价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探寻生态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为实现彼此增益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同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可以客观呈现当前乡村的生态价值,以此可以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文门村为例,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理论,对其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功能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文门村2017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10297.79万元,生态系统产品价值占24.93%,调节服务价值占75.07%,单位面积生态系统生态总值为5.06万元/hm~2。调节服务价值中,水源涵养、洪水调蓄、固碳释氧和空气净化价值分别为3287.44万元、1593.32万元、2815.31万元和34.72万元;林地对生态调节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达到5378.33万元,约占总间接价值的69.57%,其次为耕地和园地生态系统,约占总间接价值的14.86%和11.66%。今后随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健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等建设内容的推进,乡村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扩充。  相似文献   
297.
报道了2008—2009年4季度海南西部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的周年动态并探讨其主要关联因素。165份样品经鉴定共有浮游植物4门74属155种(含5变型和2变种),周年平均丰度为(6.36±4.75)×103cells/L。硅藻在物种组成和丰度上均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甲藻,蓝藻(束毛藻)在7月增殖。主要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奇异棍形藻(Bacillaria paradoxa)、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笔尖根管藻(Rhizosolenia styliformis)、束毛藻(Trichodesmium spp.)、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等。物种组成的季节差异较大,10月浮游植物种类贫乏,1月次之,4月、7月最丰富。丰度10月最高,季节差异并不明显。束毛藻在4月、7月呈斑块状群聚分布。浮游植物周年平均丰度并不高(<1.0×104cells/L)。不同季节优势种有明显的交错和变化,菱形海线藻、奇异棍形藻、具槽帕拉藻为全年优势种。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表现出较高的值,均匀度与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特点基本一致,群落多样性高的季节物种均匀度也好。物种多样性指数指示调查区水体遭受污染程度低,水质状况优。调查区各季节的浮游植物丰度与温度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1月丰度与盐度则呈密切负相关关系。10月浮游植物丰度与无机氮(DIN)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7月浮游植物丰度与活性磷酸盐(PO4-P)呈密切的负相关关系。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直接影响到后者的丰度变动,并伴随着海区生态系统的相关复杂现象及生物学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8.
毛茛科(Ranunculaceae)升麻属(Cimicifuga L.ex Wernisch.)为北温带分布属。Compton等1998年(Taxon 47:620和Appendix1)报道我国热带岛屿海南岛五指山有小升麻[C.japonica(Thunb.)Spreng.]植物的分布,从而使升麻属这一较典型的北温带分布属的分布区扩展至热带地区。经检查他们引证的标本———黄志44305,发现上述报道完全错误,是他们将这一标本的产地错误地归于海南岛的结果。此外,还指出他们将采自贵州平伐附近的标本J.Cavalerie 7868的产地错误地归于云南。在我国,小升麻目前仅知在安徽、重庆、甘肃、广东、贵州、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山西、浙江有分布。  相似文献   
299.
海南岛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牙形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描述了海南岛昌江县石碌地区昌江组首次发现的牙形刺Palmatolepis gracilis gracilis Bransonet Me-hl,P.gracilis sigmoidalis Ziegler,Polygnathus ansatus Ziegleret Klapper,Polynodosus germanus(UlrichetBassler),Neopolygnathus dentatus(Druce)等和白沙县金波地区南好组第二段的Siphonodella levis(Ni),Polygnathus cf. inornatus Branson等,共8属20种,并据此将含化石地层分别确定为晚泥盆世法门期和早石炭世杜内期早期。指出以往认为是中泥盆统吉维特阶带化石Polygnathus ansatus Ziegleret Klapper与法门期牙形刺化石共同出现于昌江组并非构造混杂所致,但并不排除可能是化石再沉积作用的原因。同意将Polynodosus属从Polygnathus属中分离出来,在我国首次采用Polynodosus。  相似文献   
300.
为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地理格局,分析了107尾采自华南西部和海南岛的12条水系的美丽小条鳅(Micronoema-cheilus pulcher Nichols)控制区934-938 bp的序列,其中有79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46.88%,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55.06%。基于36个单倍型的系统树显示,12条水系的种群聚成两支。其中,广西沿海诸独立水系(防城河、峒中河、北仑河、南流江)和西江水系与广东漠阳江和潭江水系关系密切,而海南岛万泉河和南渡江与广东鉴江水系关系密切。根据嵌套进化枝系地理分析(NCPA)推测,防城河周边地区可能是美丽小条鳅的扩散中心,该物种可由此区域通过两条途径扩散:(1)沿西江水系向广西沿海独立水系至广东漠阳江和潭江水系扩散;(2)向海南岛诸水系再至雷州半岛的鉴江水系扩散。在演化过程中,曾发生片断化事件、长距离建群和持续的分布区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