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577篇
  210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濒危植物七子花的开花与结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濒危植物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的开花和结实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生境的光照和土壤条件好有利于花枝多开花,而海拔低(或气温高)则有利于花序开多轮花,并使花期延长.(2)七子花的结实率不高(平均只有34.10%),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早开的花没有获取资源的空间优势,结实率很低.(3)种子的大小也与花序类型及开花位置有关,其中Ⅰ型花序产生的最大,Ⅲ型花序上轮花产生的最小.(4)去基轮花可以提高花序的开花数量,但不能改善其结实状况。因此,提高七子花果期的生殖投资可能是解除其濒危状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2.
天山北坡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地带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化学计量工作专注于植物与土壤的元素比例关系及其环境解释等问题上,还需要分析在连续环境梯度上元素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加深已有的认识。受水热梯度的影响,植被与土壤在天山北坡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这为探讨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带谱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天山中段北坡海拔1000—3840m范围内,按海拔梯度对植物和土壤分别采样,测定其C、N、P含量。结果表明:(1)随海拔的升高,植物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变化规律各不相同,C含量随海拔变化保持不变,仅山地针叶林显著低于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和山前灌木(P0.05);N含量、C∶P、N∶P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显著高于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山垫状植被(P0.05);P含量、C∶N则是随海拔先降低后升高,高山垫状植被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山地荒漠草原、山前灌木和高山草甸显著高于山地草原、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P0.05)。(2)从生活型角度,乔木、灌木和草本C、N含量、C∶N差异不显著,灌木P含量、C∶P、N∶P显著高于草本(P0.05);乔木和灌木更受P限制,草本更受N限制。(3)随海拔的升高,土壤C、N、P含量、C∶P、N∶P均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均显著高于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P0.05),土壤C∶N表现为一直降低,山地荒漠草原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4)植物C、N、P及计量比与土壤相关性分析中,仅植物C∶P与土壤C∶P相关性显著,且植物C、N、P含量与土壤相关系数小于植物C∶P、N∶P与土壤相关系数。在垂直地带性上,土壤主要通过生态化学计量比影响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803.
Hieracium kittanae Vladimirov, a new diploid (2 n  = 18) species restricted to a few gorges in the Central Rhodope Mountains, south Bulgaria,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It occurs in crevices of limestone rock in shady to sunny places with high atmospheric humidity. Morphologically, it to some extent resembles taxa from the H. glaucinum and H. schmidtii groups, but is otherwise very distinct, without close relatives in the Rhodope and neighbouring mountains.  © 2003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3 , 143 , 213−218.  相似文献   
804.
对秦岭山区的7个秀雅杜鹃野生群体的表型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秀雅杜鹃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但变异不大。各性状总的平均变异系数在0(雄蕊数目)~0.28(花梗长)之间,种群间总的平均变异系数在0.08(周至)~0.14(南郑),花色性状种群间变异大,种群内变异较小。秀雅杜鹃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各个性状的变异和地理生态因子并无显著的相关性,说明表型受环境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小。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秀雅杜鹃野生群体可以划分为3类。  相似文献   
805.
Modern period long-term human and climatic impacts on a small mire in the Jura Mountains were assessed using testate amoebae, macrofossils and pollen. This multiproxy data analysis permitted detailed interpretations of local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us a partial disentanglement of the different variables that influence long-term mire development. From the Middle Ages until a.d. 1700 the mire vegetation was characterised by ferns, Caltha and Vaccinium, but then abruptly changed into the modern vegetation characterised by Cyperaceae, Potentilla and Sphagnum. The cause for this change was most probably deforestation, possibly enhanced by climatic cooling. A decrease in trampling intensity by domestic animals from a.d. 1950 onwards allowed Sphagnum growth and climatic warming in the a.d. 1980s and 1990s may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considerable changes in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The mire investigated is an example of the rapid changes in mire vegetation and peat development that occurred throughout the central European mountain region during the past centuries as a result of changing climate and land-use practice. These processes are still active today and will determin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altitude mires.  相似文献   
806.
Thirteen nuclear-encoded dinucleotide microsatellites were characterized from a genomic DNA library of greater amberjack, Seriola dumerili. The microsatellites include 12 perfect-repeat motifs and one imperfect-repeat motif. The number of alleles at the 13 microsatellites among a sample of 29 fish ranged from 3 to 25; gene diversity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ranged from 0.296 to 0.948, while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ranged from 0.276 to 0.897. Following Bonferroni correction, genotypes at all 13 microsatellites fit expectations of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One pairwise comparison of microsatellites deviated significantly from expectations of genotypic equilibrium, suggesting that these two microsatellites may be linked. Greater amberjack support commercial and recreational fisheries along both the Atlantic and Gulf coasts of the U.S. and represent a species with potential for worldwide aquaculture. The microsatellites developed will be useful for conservation and population genetic studies of ‘wild’ and domesticated populations of greater amberjack.  相似文献   
807.
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干旱区脆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沿海拔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对研究脆弱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贺兰山不同海拔(1380~2438 m)土壤为对象,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沿海拔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β-葡萄糖苷酶(β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相似文献   
808.
809.
杨波  周绍春  张明海  陈红  王启蕃 《生态学报》2023,43(20):8655-8662
水獭作为淡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种和旗舰物种,在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于完达山东部地区水獭种群数量、分布及其生境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匮乏,严重影响了对该物种的野外保护与管理工作。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冬季河流封冻期,采用沿河随机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完达山东部地区8条主河和23条支流内的欧亚水獭(Lutra lutra)种群数量、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探究水獭出现频次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欧亚水獭在完达山东部水獭种群数量为571-661只,水獭种群密度为沿河(0.5559±0.2898)只/km,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趋势;(2)环境因子对水獭出现频次影响分析表明,河流深度、距农田距离、距居民区距离和距道路距离是影响水獭出现频次的关键因素。水獭出现频次与河流深度(0-40 cm)呈线性正相关,当河流深度达到40-50 cm时,水獭出现频次最高,之后随着河流深度的增加,出现频次降低;水獭出现频次与距农田距离(0-1.5 km)呈非线性正相关,在距农田距离为1.5-2 km范围内,水獭出现频次最高,之后降低;水獭出现频次与距居民区距离呈线性正相关;水獭出现频次与距道路距离呈非线性关系,当距离>7 km时,二者之间呈现为正相关,反之呈现为负相关。因此,水獭选择栖息地偏向于河流深(40-50 cm),远离农田(1.5-2 km)、居民区和道路(>7 km)的水域。研究为完达山东部欧亚水獭物种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建议通过河岸土地覆盖类型的管理、在河岸周围建立森林缓冲区及加强水獭保护宣传力度等措施实现对水獭物种及其栖息地的维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810.
王鹤松  何敏  闫薇  艾金龙  褚建民 《生态学报》2021,41(24):9729-9737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测定与评价脆弱性对认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天山-塔里木绿洲地区包含着山地、荒漠和绿洲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存在着多个不同生态类型的交界过渡区。为定量评价该地区生态脆弱性,以植被总初级生产力这一生态系统重要的功能性指标为基础,对该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了计算和分级(不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并对研究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系统脆弱性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化格局,以中度和重度脆弱为主,极度脆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塔里木绿洲。(2)生态系统脆弱等级大体上随着区域内多年平均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受地表水灌溉的影响,生态系统脆弱性与降水量间并无明显趋势性规律。(3)研究区的生态系统脆弱等级随着区域内的平均海拔以及平均坡度的升高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受自然条件恶劣、过度放牧以及农田过度开垦的影响,目前该地区总体呈现脆弱性严重的状态。研究表明该地区应积极开展生态治理工作,合理规划生态功能关键区,保护好现有草原和湿地等易开垦地区,划定绿洲开发范围的"红线",限制农田的开垦,协调好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分配。研究为使用卫星遥感数据研究生态系统脆弱性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