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41.
福建省兴化湾黑脸琵鹭的越冬及迁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福建省兴化湾是我国大陆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连续4个冬季的调查显示,在湾内的江镜华侨农场越冬的黑脸琵鹭种群数量为40~60只,其中2007年越冬种群的数量较前3个冬季显著增加.黑脸琵鹭主要栖息在农场面积约320 hm2的养殖塘内,多集群.昼间栖息的各种行为中休息行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0%;其次是维护行为,约10%;觅食等其他行为所占的比例很低,因此养殖塘主要作黑脸琵鹭昼间的休息场所之用.兴化湾同时是黑脸琵鹭重要的迁徙停歇地,2007年秋季南迁的时间为11月3日至12月12日;2008春季北迁的时间为3月8日至4月加日.江镜华侨农场南迁停歇的种群数量约为136只,北迁的数量约为226只.春季北迁种群中具繁殖羽的个体比例最高时超过60%,表明种群中能够参与繁殖的个体数量较多.建议加强兴化湾滩涂及养殖塘人工湿地的科学管理,促进黑脸琵鹭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2.
海南部分荔枝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SSR标记对22份荔枝材料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从32对引物中筛选出22对多态性引物用于荔枝SSR扩增,共扩增到5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4.23%。多态性条带经POPGENE32软件统计分析表明,22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频率(Ne)、平均基因杂合度(H)、平均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Hi′)分别为1.364 3、0.296 0、0.417 0。通过NTSYS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51处,供试材料被聚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13份材料,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第二类包括9份材料。  相似文献   
143.
福建省爬行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爬行动物有123种和亚种,隶属2目17科69属.除5种海产龟鳖类及9种海蛇外,其余109种陆栖与半水栖(淡水)的种类中,属东洋界的种类有101种,占92.66%;遍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种类共有8种,占7.34%.福建省陆栖与半水栖的爬行动物区系可划分为闽北山区丘陵省、闽东丘陵沿海省、闽西低山丘陵省、闽中丘陵平原省和闽南低丘平原省5个地理分布区,对每个地理分布区的自然环境和动物区系的组成和特点分别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4.
文中报道了采自海南省乐东县尖峰岭自然保护区阔叶树倒枝上的中国大陆多孔菌目一新记录属——伪壶担菌属(Pseudolagarobasidium)。该属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原毛平革菌科(Phanerochaetaceae)。其中的白色伪壶担菌(Pseudolagarobasidium calcareum)是中国大陆新记录种。根据采集到的标本对该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145.
Dipterocarpus zhengae sp. nov. is described from the middle Miocene Fotan Group of Zhangpu county, Fujian Province, Southeast China on the basis of a fruit wing. Three kinds of venation of the calyx longer lobes (enlarged sepals) occur in the winged fruits of extant Dipterocarpus. The fossil species is referred to the kind having three primary veins and within that category is most similar to extant Dipterocarpus gracilis Blume in the size of the longer lobe as well as its venati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fruit wing of Dipterocarpus, together with palynological evidence, indicates unequivocally that a tropical climate and tropical rain forest occurred in Zhangpu during the middle Miocene, warmer and more humid than at the present day. The palaeobiogeography of Dipterocarpus is reviewed.  相似文献   
146.
在分析河北省粮食产量变化的时间序列总体特征的基础之上,对河北粮食产量波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研究,旨在为指导河北省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综合运用EMD法、剩余法和方差分析法,对河北粮食产量波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品种上,小麦和玉米两大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比重呈现递增趋势,两者之和达到了89.91%,其变动对粮食总产的变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杂粮作物和稻谷所占比例较小,且呈逐年缩减趋势;小麦、玉米产量波动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4.36%和31.72%,是河北省粮食总产波动的第一和第二主控作物;稻谷和杂粮作物由于其粮食产量基数较小对河北粮食总产波动的影响较小.在空间上,河北省粮食产量的波动值分布在0~0.35之间的地区比例约为90%,表明其强度主要处于中等水平;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和冀鲁豫低洼平原区粮食产量波动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2.05%和17.82%,是河北省粮食总产波动的第一和第二主控区;辽吉西蒙东南冀北山地和后山坝上高原区的粮食产量波动对河北省粮食总产波动影响较小.研究表明综合运用EMD法、剩余法和方差分析法,对河北粮食产量波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利用这种综合方法,提高了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进行波动性分析的精度,为分析波动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7.
对5.5年生21种耐寒桉树的53个种源在闽西山地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在树种/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经聚类分析可将参试树种/种源分为5类,适宜在闽西山地推广种植的树种包括巨桉(Eucalyptus grandis)、邓恩桉(E.dunnii)、柳桉(E.saligna)、边沁桉(E.benthamii var.benthamii)、道里格白桉(E.dorrigornsis)和赤桉(E.camaldulensis)等,其中巨桉的最优种源是来自Near Coffs Harbour NSW的20116号,5年生时材积生长量达171.03 m3hm-2,邓恩桉的最优种源是来自NSW的20633号,5年生时材积生长量达158.61 m3hm-2,边沁桉的最优种源是来自NSW的18788号,5年生时材积生长量达110.96 m3hm-2。原产地海拔对桉树的适应性影响不大,而降雨的分布类型是引种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子,最优树种/种源是来自南纬26°~30°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南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北部内陆夏雨型树种/种源,邓恩桉、巨桉、边沁桉和柳桉可耐-4~-4.5℃的低温,适宜在闽西山地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48.
江西特有植物区系、地理分布及生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江西特有植物的种类、区系成分、地理分布、生活型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江西特有植物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内共有124种特有植物分布,隶属于40科60属,以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蔷薇科Rosaceae、槭树科Aceraceae、山茶科The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禾本科Gramineae、木兰科Magnoliaceae等类群最为集中;区系组成上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并重,两种类型的区系成分所占比重为76.5%,构成江西特有植物区系的主体;特有植物省内分布不均衡,明显呈现出庐山、井冈山、南岭山地、武夷山四大分布中心;特有植物生活型分析显示,多年生草本植物、落叶乔木、落叶灌木3种类型为生活型谱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9.
贵州省啮齿动物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道洪  罗蓉  宋锡章 《动物学报》1999,45(3):268-278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境内啮齿类为丰富,迄今已记录有45种,隶属7科22属。本文依其区系的区域分异,钭贵州省分为5个啮齿动物省和8个啮齿动物上,并对区级分界线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0.
该文记述了福建大田崆峒山晚二叠世长兴组牙形刺化石4属7种,在长兴组上部建立了Neogondo-lella changxingensis-N.deflecta-N.subcarinata组合带,着重分析了崆峒山长兴组牙形刺的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认为该组合可与浙江煤山长兴阶上部牙形刺组合带对比;福建大田崆峒山长兴组仅大致相当于我国华南长兴阶或浙江煤山长兴组的中、上部,其下伏的原属翠屏山组海相碎屑岩应划归长兴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