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魔芋葡甘低聚糖对小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魔芋葡甘低聚糖对小鼠血浆和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魔芋葡甘低聚糖能有效地降低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肝脏和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尤以高剂量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2.
南美斑潜蝇为害对黄瓜体内4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兴华  周晓榕  庞保平  孟庆玖 《生态学报》2013,33(23):7348-7354
植物对昆虫取食产生的防御反应,在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明确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Blanchard)取食与植物防御之间的作用关系,本文分别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幼虫持续为害1、3、5、7及9d后黄瓜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南美斑潜蝇幼虫持续取食下,PAL、PPO、POD和SOD等4种酶活性显著上升;PAL、PPO和POD等3种酶活性随受害程度的加重而上升幅度加大,即重度受害>轻度受害>系统对照>健康对照,而SOD活性变化没有规律。在系统对照黄瓜叶片中,PAL、PPO、POD和SOD等4种酶活性最大值分别在第5、1、5和5d;在轻度受害黄瓜叶片中,PAL、PPO、POD和SOD等4种酶活性最大值分别在第5、9、5和9d;在重度受害黄瓜叶片中,PAL、PPO、POD和SOD等4种酶活性最大值分别在第7、7、5和5d。黄瓜叶片受害后,POD和PPO活性上升幅度较大,PAL和SOD活性上升幅度较小,说明POD和PPO对取食胁迫响应比PAL和SOD更灵敏。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告了本实验室设计的由血红细胞自溶液60℃热变性, 乙醇——氯仿法除血红蛋白,旋转蒸发法减压浓缩抽去氯仿、乙醇,硫酸铵分级盐析法沉降SOD,Sepbadex G-75层析提纯SOD等步骤构成的一条成本低、设计合理、简便实用的分离纯化SOD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84.
常规灌注固定法多用于兔和大鼠等较大动物,并存在一些不足。改进了灌注固定法流程、灌注溶液的配方、流速、用量以及灌注装置,将其用于在显微操作下制备的缺血再灌注C57BL/6N小鼠模型,并对其海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OD1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改进的灌注固定法使组织切片结构更加清晰,海马免疫阳性神经元定位于胞浆。缺血再灌注组(24hI/R)海马神经元SOD1表达比假手术对照组(sham-o)减少,而高压氧治疗组(24hHBO)SOD1表达有所恢复。表明改进的灌注固定法用于缺血再灌注C57BL/6N小鼠海马SOD1基因表达效果良好,结果可靠。实验结果提示,高压氧的治疗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增加SOD1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5.
抗氧化乳酸菌在体外结肠环境清除羟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鼠肝匀浆经Fe^2+ -VitC诱导产生丙二醛(MDA)为模型研究29株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建立体外模拟结肠发酵体系,分析3株具有不同抗氧化能力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Fn032,Laaobacillus rhamnosus GG,Lactobacillus sp.Fn001)在正常结肠和铁过载结肠模型中清除羟自由基效果及对肠球菌增殖的的影响,并检测3株菌螯合亚铁离子能力及其无细胞提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体外结肠体系中羟自由基含量与肠球菌数量有显著相关性。在正常结肠环境中,3株乳酸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其SOD活性一致,但与其抑制肠球菌增殖能力和螯合亚铁离子能力不一致。在高铁结肠环境中,3株乳酸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它们抑制肠球菌增殖能力和螯合亚铁离子能力一致,但与SOD活性不一致。结论正常条件下乳酸菌可通过产生抗氧化酶来清除结肠自由基,铁过载条件则可增强具有铁螯和能力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6.
报道了用泰山虫草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活体黄粉虫,提取被侵染的黄粉虫体液,并测定不同侵染时间虫体液中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泰山虫草分生孢子能成功的侵染黄粉虫并长出子座;接种第2~4 d后即可导致黄粉虫体内活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说明黄粉虫具有独特的防御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机制。  相似文献   
87.
兼具SOD和GPX活力的双功能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苯甲基磺酰氟(PMSF)和H2Se相继处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将酶分子中的丝氨酸(Ser)转化为硒代半胱氨酸(SeCys),从而引入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催化基因,使其在SOD酶活性大部分保留的情况下,具有GPX活性,其GPX活力是PZ51活力的30倍,研究了双功能酶的最佳制备条件,包括PMSF的剂量、反应最适温度及H2Se处理时间等,并用电子能谱、DTNB等方法  相似文献   
88.
颈髓损伤后线粒体系列酶活性变化与线粒体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颈髓损伤后颈髓线粒体系列酶活性变化与线粒体功能的关系,采用Alen法造成猫颈髓损伤,观察颈髓损伤后线粒体Ca2+,Mg2+-ATP酶、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颈髓损伤后2h至72h,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SOD活性明显降低,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值(P/O)、氧化磷酸化效率(OPR)也明显下降。表明颈髓损伤后Ca2+,Mg2+-ATP酶、Na+,K+-ATP酶、SOD活性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提示颈髓线粒体的病理生理改变在颈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9.
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凤芝  阎秀峰  马凤鸣 《生态学报》2004,24(7):1335-1340
以山东密刺黄瓜 (Cucumis sativus L.)为试材 ,分别采用大棚土壤和露地土壤进行盆栽模拟试验 ,首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苯丙烯酸对不同土壤栽培条件下黄瓜幼苗膜质过氧化作用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苯丙烯酸对大棚土培幼苗不同时期的 SOD活性的化感效应均为抑制作用 ,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浓度大于 5 0 mg/kg时 ,对露地土培幼苗 6叶期 SOD活性的化感效应均为抑制作用。浓度大于 1 0 0 mg/kg时 ,对两种土培幼苗 CAT的化感效应均为抑制作用 ,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苯丙稀酸对不同土壤、不同时期黄瓜幼苗的 MDA均为促进作用 ,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苯丙稀酸使黄瓜幼苗的电解质外渗率和伤害率增加 ,浓度大于 5 0 m g/kg时的大棚土培幼苗和浓度大于 1 0 0 m g/kg时的露地土培幼苗 ,电解质外渗率与对照及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伤害率与对照及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大棚土培幼苗 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化感强度均大于露地土培幼苗  相似文献   
90.
陆地棉叶绿体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陆地棉‘CRI36'的叶片为材料,使用RACE技术克隆到了棉花叶绿体Cu/Zn-SOD酶基因。基因序列全长共1 043 bp,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含有叶绿体信号肽,和已知植物的叶绿体Cu/Zn-SOD酶蛋白的氨基酸残基的同源性在66%~74%之间。基因的表达谱分析显示:棉花叶绿体Cu/Zn-SOD酶基因主要在叶片、茎中表达,根、花和下胚轴中没有检测到信号,即基因的表达主要在棉花的绿色组织。不同生育期的表达谱结果证实:该基因主要在苗期表达,以后表达逐渐减少。用pET-21a(+)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的表达结果显示:表达后得到一个29.0 kD的新蛋白,其分子量与预期目标一致。对SOD酶活性的分析证实,重组菌的酶活性显著增加,证明克隆的基因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