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对健康的日本沼虾(1.40±0.12)g分别肌肉注射0.6×10~6、2×10~6、4×10~6、6×10~6 CFU/mL的停乳链球菌茵液10μL、注射后3 h、6 h、9 h、12h、24h、5d、10d分别采集肝胰腺、肌肉和鳃组织,测定其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研究停乳链球菌时日本沼虾T-S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肝胰腺中T-SOD活性于注射5d后达到最大值(P0.05),10d后0.6×10~6、2×10~6和4×10~6 CFU/mL,组T-SOD活性下降并接近对照组水平,而最高浓度组(6×10~6 CFU/mL)T-SOD酶活性仅有对照组的46%。肌肉和鳃中T-SOD活性均在注射6 h后达到最大值,注射10 d后,4×10~6和6×10~6 CFU/mL组的肌肉和6×10~6 CFU/mL组的鳃组织中T-SOD活性均仅有对照组的50%左右。另外,肌肉组织中T-SOD的峰值远高于鳃和肝胰腺组织中的峰值。上述结果表明,停乳链球菌不仅影响日本沼虾机体T-SOD酶的活性。而且肌肉、鳃和肝胰腺组织中酶的活性应答时间不同,且组织内酶活性的应答与菌的感染方式有关,另外,注射高浓度停乳链球菌长时间后会降低其组织中T-SOD酶活性。  相似文献   
53.
超氧化物岐化酶在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一种重要金属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医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对SOD的分类、分布、结构、性质、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杨贵军  吴涛  杨乐  王怡 《四川动物》2007,26(1):8-11
本文研究了狼毒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体内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狼毒的乙醇、三氯甲烷、石油醚和丙酮提取物对枸杞蚜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其中三氯甲烷提取物触杀活性最强;不同提取物触杀处理对枸杞蚜虫体内SOD和GSH—PX具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活力变化趋势相似,而在内吸处理中,活力变化复杂,4种提取物处理对枸杞蚜虫两种酶系的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5.
黄彬  曾仲意  刘磊 《蛇志》2007,19(2):94-96
目的观察蛇毒清胶囊对眼镜蛇咬伤合并局部组织坏死患者血浆LPO、SOD、GSH-PX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眼镜蛇咬伤2 h内合并局部组织坏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蛇毒清胶囊,均以7天为1疗程。分别于就诊时、咬伤后24 h、疗程结束时测定其血浆LPO、SOD、GSH-PX,比较两组患者三项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就诊时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24 h及疗程结束时,治疗组LPO明显低于对照组,SOD、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蛇毒清胶囊能降低眼镜蛇咬伤患者血浆LPO水平,提高其SOD、GSH-PX活性,对眼镜蛇咬伤患者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背景】盐胁迫环境严重影响大豆幼苗生长,内生菌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目的】探究接种内生枯草芽孢杆菌127和解蛋白芽孢杆菌133对盐胁迫下大豆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徐豆20”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法,设置对照组、盐胁迫组和盐胁迫接菌组,在人工气候培养条件下,用不同NaCl浓度(50、100、150、200、250和300 mmol/L)处理大豆幼苗,并接种不同OD600值(OD0.33、OD0.50和OD0.75)的菌悬液。【结果】培养14 d,接种枯草芽孢杆菌127的菌悬液OD0.33和OD0.75分别在盐浓度300 mmol/L和100 mmol/L时,SOD活性均为1.04 U/g-FW;接种解蛋白芽孢杆菌133的菌悬液OD0.50在盐浓度300 mmol/L胁迫下POD活性最高为7 820 U/(g·min),对大豆幼苗修复效果较显著。培养28 d,接种枯草芽孢杆菌127的菌悬液OD0.50,在150 mmol/L时SOD活性最高(0.88 U/g-FW);接...  相似文献   
57.
斜纹夜蛾幼虫感染莱氏野村菌后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感染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后的抗氧化防御机制。【方法】通过测定斜纹夜蛾各龄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等的活性,探讨染菌后不同侵染阶段,幼虫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和不同接种方法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斜纹夜蛾染菌幼虫和未接种幼虫(对照)中均未测出POD活性;各龄幼虫在接种莱氏野村菌后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但随着侵染过程的进行,2-3龄幼虫的SOD和CAT活性在16 h左右达峰值后迅速降低,而4-5龄幼虫SOD和CAT活性自染菌初期增强后,变化较平缓,至60-72 h后才低于对照。喷雾法与浸蘸法接种后,各龄幼虫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且对于2-3龄幼虫,浸蘸法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显著高于喷雾法,而对于4-5龄幼虫而言两处理方式之间活性差异不显著。【结论】斜纹夜蛾感染莱氏野村菌后,其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很大,S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且其变化趋势与幼虫所处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在体壁接种量相当的情况下,浸蘸法对2-3龄幼虫SOD和CAT活性的影响大于4-5龄幼虫。  相似文献   
58.
亢玉静  赵文  魏杰 《生态学报》2015,35(4):1037-1044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T=16、19、22、25、28℃)、盐度(S=5、10、15、20、25)对西藏拟溞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能够诱导西藏拟溞抗氧化应激反应,胁迫24h后,SOD、GPX活性及MDA含量在28℃、盐度20时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7.18±1.97)U mg-1μg-1、(75.1±9.96)U mg-1μg-1和(12.24±2.12)nmol mg-1μg-1;48h后,高温低盐组(25—28℃、5—10)和高温高盐组(25—28℃、20—25)SOD、GPX活性及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28℃,盐度5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25±3.48)U mg-1μg-1、(59.95±4.66)U mg-1μg-1和(4.98±0.66)nmol mg-1μg-1;温度、盐度以及这两个因子之间对西藏拟溞体内SOD、GPX活性和MDA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  相似文献   
59.
60.
杜小燕  覃华  韩艳  张琰 《生物磁学》2011,(22):4218-4221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Ⅳ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凋亡作用。方法:研究黄芪皂苷Ⅳ对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作用;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前给予黄芪皂苷Ⅳ处理,观察心律失常的改变,测定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检测计算凋亡心肌细胞百分比及对P-STAT1、P-STAT3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黄芪皂苷Ⅳ可降低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心肌缺血/再灌注前,预先给予黄芪皂苷Ⅳ有抗心律失常作用,降低血液中LDH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凋亡心肌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STAT1蛋白表达而同时降低P-STAT3蛋白表达。结论:黄芪皂苷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STAT1,诱导P—STAT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