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永瓣藤濒危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瓣藤(MonimopetalumchinenseRehd.)是卫矛科(Celastraceae)的一个单种属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树种。永瓣藤濒危的因素主要是:(1)种子萌发障碍;(2)传粉受精不良,胚珠通常败育,结实率偏低;(3)种子成熟后胚因休眠或失水而失活;(4)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干扰和破坏。本文提出了消除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社会因素、加强亚热带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保护、重视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就地保护工作、深入研究迁地保护的有效方法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化学成分,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 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万寿菊苷(1)、7-O-(6-methoxykaempferol)-β-D-glucopranoside (2)、4'-甲基醚万寿菊苷(3)、3-O-(6-methoxykaempferol)-β-D-glucopranoside (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5)、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6)、1,4-bis(2-benzoxazolyl)naphthalene (7)。其中化合物1~4 为首次从紫茎泽兰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3.
西南岩溶地区黄荆和檵木叶片结构对其生态环境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生长于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黄荆(Vitex negundo)和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的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两区的黄荆叶片表皮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1)两地的黄荆叶片背面均有浓密的绒毛,但致密程度有差异,岩溶区黄荆叶片的气孔深藏于绒毛间隙,这种结构可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因岩溶干旱带来的水分缺失.(2)岩溶区黄荆和檵木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的厚度以及栅栏组织的致密程度均大于非岩溶区,这些特征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3)岩溶区黄荆和檵木叶片的维管组织发达程度高于非岩溶区,有利于在蒸腾减小的情况下促进水分运输和营养元素的迁移,说明2种植物叶片结构特征在不同生境区的改变是其长期在岩溶区干旱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适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24.
施肥对苗期紫茎泽兰和黑麦草相对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林  孟玲  李保平 《生态学杂志》2007,26(11):1743-1747
为种植黑麦草替代控制紫茎泽兰提供依据,运用取代实验法,研究了施肥(氮、磷)对苗期紫茎泽兰和黑麦草的相对竞争力以及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和磷肥均能够提高紫茎泽兰的相对竞争力,而仅磷肥对黑麦草的竞争力略有促进作用;但在各种施肥水平下,黑麦草的竞争力仍然明显强于紫茎泽兰。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紫茎泽兰的株高、分枝数和干质量,而磷肥仅在较高时才显著提高其干质量;增施氮肥虽然可以提高黑麦草的分蘖数量,但对其干质量没有影响,而增施磷肥(2次)可以显著提高其干质量;在竞争中紫茎泽兰植株生长的能量分配(用根茎比表示)对磷肥不敏感。建议适当增施磷肥、不施或少施氮肥,以提高黑麦草的替代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5.
芙蓉菊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芙蓉菊全草中的挥发油,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共检测出232个成分,归一化法分析各成分的相对含量。联机检索鉴定了5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2.59%,主要成分异石竹烯(Isocaryophyllene)的含量高达14.94%。  相似文献   
26.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from 17 higher plant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families were screened against 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and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ausing stem end rot disease and anthracnose disease in mango respectively. The essential oil of Eupatorium cannabinum was found to be fungitoxic in nature against both the mango-rotting fungi. Eupatorium oil was standardized through physico-chemical and fungitoxic properties. Gas Liquid Chromatography (GLC) analysis of the oil l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16 components, which represented 77.97% of the oil. Germacrene D (16.11%) was found to be the major component. The oil showed a broad fungitoxic spectrum and was recorded to be more efficient than some synthetic fungicides. The oil also showed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pectinase and cellulase enzymes. The oil enhanced the shelf life of mango fruits by protecting from fungal rotting when tested as a fumigant. The LD50 of Eupatorium oil was found to be 22.01 ml/kg body weight on mammalian mice.  相似文献   
27.
中华蚊母树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华蚊母树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固定剂、解离方法、解离时间及染色方法对中华蚊母树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制片技术为:取材时间为上午9:00~11:00或下午13:00~15:00,以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3 h,用1 mol?L-1盐酸60℃下解离8 min,卡诺固定剂固定,以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10 min.以该最佳制片方案对中华蚊母树进行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首次揭示了中国特有植物———中华蚊母树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染色体基数x=1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4=12m(2SAT)+10sm+2st,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2L+8M2+12M1+2S,核型不对称指数为64.29%,属于2A型.结果显示中华蚊母树核型对称程度较高,在进化中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28.
【背景】外来人侵植物紫茎泽兰自然演化出耐高温种群,其适应机制与各种生理代谢有关。【方法】本文从超微细胞化学水平,对紫茎泽兰抗高温种群、敏感种群ATP酶活性定位,明确其在高温适应性中的作用,试图阐明该草的生态适应机制。【结果】正常情况下,紫茎泽兰ATP酶主要定位于细胞壁及细胞间隙周围的细胞壁表面;经40℃高温处理后,在不同的处理时间下,抗性、敏感种群之间ATP酶的活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以处理12h时差异最大,具体表现为抗高温种群的ATP酶活性明显高于敏感种群,ATP酶的定位点除细胞壁外,在细胞膜上也呈现大量的分布,而敏感种群在处理12h时的酶活性明显降低,只在细胞壁上有零星的分布。处理24h时,敏感种群叶片已完全萎蔫,细胞结构毁坏,细胞膜破损;而抗高温种群叶片仍然完好,细胞膜上仍有ATP酶分布。【结论与意义】经40℃高温处理后,紫茎泽兰抗高温种群ATP酶活性明显高于敏感种群,初步认为紫茎泽兰对高温的适应性与ATP酶活性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与紫茎泽兰适应性相关的入侵机理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29.
We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 derived from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 of Liriodendron tulipifera. Characteristics of 15 EST‐SSR loci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33 L. tulipifera individuals.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ranged from two to five. The expected and observed heterozygosities ranged from 0.216 to 0.751 and from 0.182 to 0.97, respectively. These loci were further tested for their cross‐species transferability to Liriodendron Chinense. Because of their high level of polymorphism and transferability, our 15 single‐locus EST‐SSR markers will be valuable tools for research on mating system,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systemic evolution of Liriodendron.  相似文献   
30.
不同温度、光照对虫害紫茎泽兰挥发物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琴  谢明惠  张青文  齐钢  刘小侠 《生态学报》2010,30(11):3080-3086
用不同温度和光照处理对照和棉蚜侵害的盆栽紫茎泽兰植株后,通过TCT-GC/MS分析了叶片挥发物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温度与光照均不影响对照和虫害紫茎泽兰挥发物的种类,但影响其挥发物的相对含量。当光照强度达到300400μmol.m-.2s-1时,虫害紫茎泽兰挥发物中,多数单萜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倍半萜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绿叶挥发物相对含量与其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当外界温度在15 30℃时,虫害紫茎泽兰挥发物中绿叶气体如己醛、2-己烯醛和多数单萜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而倍半萜含量却低于对照。说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影响挥发物化学指纹图的构成,进而可能影响到蚜虫的取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