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目的:探讨新疆建设兵团“三甲”医院择期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研究收集2012年3月至9月新疆建设兵团“三甲”医院1429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术后使用改良Brice调查表进行随访,调查术中知晓情况,参照Sandin等的方法将所有患者最终判定为无知晓,可疑知晓及知晓。结果:1429例患者中,11例(0.77%)发生术中知晓,39例(2.73%)判定为可疑知晓,其中24例(1.68%)诉做梦。采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咪唑安定、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手术时间为术中知晓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族别、肥胖指数、ASA分级、麻醉方法、手术类别、术中血压波动情况均与术中知晓的发生无关。结论:新疆建设兵团“三甲”医院术中知晓发生率为0.77%,在国内术中知晓发生率水平趋中;术前应用咪达唑仑及手术时间长是术中知晓发生的保护因素,而阿片类药物维持麻醉是术中知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比较BIS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两种方式下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方法:46例择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ASAI`II级,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全凭静脉麻醉组(TCI组)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SD组),各23例。术中均监测BIS值(维持在40~60)。记录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30 min(T2)、术后1 h(T3)患者血压(BP)和心率(HR);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率和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TCI组与SD组患者BP和HR在T1、T2、T3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I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知晓;但术后24小时PONV发生率TCI组明显低于SD组(P0.05)。结论:在BIS监测下,丙泊酚靶控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均能够维持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预防术中知晓,但全凭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地佐辛结合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饱胃清醒患者80例,依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结合表面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地佐辛结合表面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T1时,两组患者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研究组患者HR、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气管插管诱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研究组患者体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结合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应激反应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4.
杨肖  谭宪湖 《蛇志》2012,24(1):11-12,17
目的探讨全麻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灌注碎石期间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潮气量设定8ml/kg。对照组(A组)PEEP0cmH20,研究组(B组)PEEP5cmHzO。麻醉诱导后监测无创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中心静脉压(CVP)、气道压力(Pmean);患者俯卧位后,选灌注碎石术前(T1)、灌注碎石30min(T2)、灌注碎石60rain(T3)和灌注完毕即时(T4)为时间点,检测动脉血气(pH、PaCOz、Pa02、BE)。结果两组比较,B组的PaOz、CVP、Pmean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R、MAP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与T1时点比较,T2~T4时点的pH、BE、Pa02值明显下降,PaCOz、CVP、Pmean值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中应用PEEP辅助通气,动脉血氧分压升高,可有效改善动脉氧合,气道压力和CVP水平有相应升高,术中应加强CVP及动脉血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5.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肋间神经阻滞应用于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60例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行全麻联合胸椎旁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观察组30例患者行全麻联合前锯肌+肋间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监测入室时(T0)、插管即刻(T1)、手术切皮时(T2)、拔管即刻(T3 )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 h、4 h、12 h、24 h、48 h的静息、咳嗽状态下的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T0-T3点的应激反应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血管活性药的使用剂量,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T0点相比,观察组在T1、T2、T3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有明显增加(P<0.05),而在T1点时,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T2、T3点时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静息、咳嗽状态下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同时间点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点相比,观察组在T1、T2、T3时的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0水平均有明显增加(P<0.05),而同时间点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的使用剂量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7%低于对照组23.33%,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静脉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肋间神经阻滞的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术中所需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6.
目的:分析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麻醉恢复室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观察组(术后发生谵妄)和对照组(术后未发生谵妄),分析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老年骨科全麻患者中,发生术后谵妄的患者83例,发生率为41.50%(83/2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与年龄、合并其它基础疾病、吸烟史、术前血糖、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红细胞压积、手术类型、术中失血量、电解质紊乱有关(P<0.05),而与性别、体质量指数(BM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前总蛋白、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钾、手术时间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合并其它基础疾病、术前血红蛋白<12g/dl、术中失血量≥200 mL、电解质紊乱均为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合并其它基础疾病、术前血红蛋白、术中失血量、电解质紊乱等,临床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合理制定手术方案,以降低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9例骨科手术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术后精神状态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药物使用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语言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术前(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麻醉前(T1)时间点降低,两组患者手术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时间点MAP、HR均较T2时间点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T1~T4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 h(T5)~术后72 h(T8)时间点、研究组T5~术后24 h(T7)时间点MMSE评分低于T1时间点(P0.05),而研究组T8时间点MMSE评分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7、T8时间点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5、术后12 h(T6)时间点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7、T8时间点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可对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精神状态造成一定影响,但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精神状态的影响程度相对更轻,同时还可降低POCD发生率,改善围术期部分指标。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究超快通道麻醉辅助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对行心脏手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心脏手术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心脏超快通道麻醉,实验组患者实施心脏超快通道麻醉辅助BIS监测。术后6个月,使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两组麻醉前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进行比对,并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两组术后6个月时智力测试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数间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超快速通道的患者相比,行全身麻醉心脏手术患者使用超快速通道麻醉辅助BIS监测麻醉及单用超快速通道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相当,但前者的安全性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9.
Abstract: Pentobarbital anesthesia (40 mg kg–1) was accompanied by a 50% decrease of blood flow and a 40% decrease of unidirectional blood-brain glucose transfer in the parietal cortex of the rat brain. The correlation was explained by a decrease of the number of perfused capillaries. The maximal transport capacity, Tmax, decreased from 409 to 235 μ mol 100 g–1 min–1 and the half-saturation constant, Km, from 8.8 to 4.9 mm. At 8.3–8.7 mm -glucose in arterial plasma, the transfer constant (clearance) for unidirectional blood-brain transfer decreased from 0.195 ± 0.011 in awake rats to 0.132 ± 0.005 ml g–1 min–1 in anesthetized rats. Half of the decrease was due to less complete diffusion-limitation of glucose uptake at the low plasma flow rate in brain, the other half to the decreased Tmax.  相似文献   
140.
Because a eutectic mixture of lidocaine and procaine (EMLA cream) is used to treat pain in children who are undergoing venipuncture for screening clinical presurgery laboratory test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time of application of EMLA cream on lidocaine transcutaneous absorption in children. The same phenomenon was also studied in rats. Local application of EMLA (right and left cubital fossae) was performed 1 hour before venipuncture i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0.5 g/kg body weight at two sites), at 08:15 or 16.15 h; blood samples were performed 1 h later. Two groups of five rats each received 12 mg/kg lidocaine at 07:30 or 19.30 h by application to the back skin.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0.5, 1, 1.5, 2, 3, and 4 h after application. Plasma lidocaine levels were assayed according to an immunoenzymatic method (Abbott). Our data indicate that the lidocaine plasma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higher in the evening for the children or in the morning for the rats. The plasma level of the local anesthetics (LA) represents an elimination route and thus may be inversely correlated to the skin amount of the 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