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9 毫秒
31.
野外小型哺乳动物通常会表现出生理和行为的变化以应对环境条件的季节性变化,如食物、温度、光照等.为了研究横断山不同地区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面对不同含糖量食物时的生理和行为适应策略,选取云南剑川和香格里拉地区大绒鼠各26只,喂高糖食物28 d后重喂标准食物28 d,实验共56 d.测定大绒鼠的体重...  相似文献   
32.
朱万龙  贾婷  练硝  王政昆 《生态学报》2010,30(5):1133-1139
最大代谢率对于动物的生存、繁殖和分布具有关键作用。实验用开放式呼吸仪测定了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夏季和冬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和运动最大代谢率。大绒鼠夏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O2为(7.24±0.61)ml/(g.h),运动最大代谢率O2为(7.69±0.59)ml/(g.h);冬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O2为(8.61±0.42)ml/(g.h),运动最大代谢率O2为(7.51±0.51)ml/(g.h)。冷诱导最大代谢率冬夏之间具有差异显著,而运动最大代谢率则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栖息于横断山脉的大绒鼠由于受到低温的胁迫,导致其冷诱导最大代谢率季节性变化较大,而运动最大代谢率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3.
2019至2023年,在四川省珙县(104°50′05″E,27°54′27″N,海拔1 331 m)和叙永县(105°32′05″E,28°13′51″N,海拔1370m)分别采集到2号和4号绒鼠类成体标本。这些标本个体较小,尾长约为体长的41%,形态鉴定属于滇绒鼠(Eothenomys eleusis)。对所采标本的Cyt 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结合从GenBank下载的绒鼠属物种序列构建贝叶斯基因树,结果显示:所采标本与滇绒鼠指名亚种(E. e. eleusis)聚为一个支系(贝叶斯后验概率为1.0),遗传距离为0.8%,与滇绒鼠aurora亚种(E.e.aurora)的遗传距离为2.5%。根据标本形态、头骨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确定所采6号标本为滇绒鼠,是该物种在四川省的首次确认分布记录。标本现存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动物标本馆(编号分别为SAF19843、SAF19844、SAF220125、SAF220131、SAF23176和SAF23177)。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横断山区小型哺乳动物体温调节和产热特征的日节律,对横断山区固有种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在24h中4个时间段(05:00—07:00、11:00—13:00、17:00—19:00、23:00—01:00)的体温、基础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大绒鼠的体温、基础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在24h内具有节律性波动,且变化趋势基本同步;各生理参数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都分别出现在05:00—07:00和11:00—13:00时间段。结果表明,横断山区大绒鼠的基础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在其体温调节的日节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大绒鼠其夜间体温调节、产热特征显著高于白天,以适应横断山日温差大、食物资源丰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5.
应用阴茎骨形态指标划分黑腹绒鼠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英 《兽类学报》1994,14(4):281-285
用雄性阴茎骨近支基底高作频数分配将黑腹绒鼠指名亚种划分为5个年龄组,对各年龄组的体长、阴茎骨近支长和阴茎骨近支基底宽作t检验和F检验均有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表明以阴茎骨近支基底高划分黑腹绒鼠年龄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褪黑激素(MEL)是一种向动物传递光周期信息的分子,也参与能量稳态的调节。为探讨外源褪黑激素对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体重、能量代谢及体温调节的影响,将大绒鼠置于(25 ± 1)℃,光周期12 L∶12 D(白昼与黑夜各12 h)的环境中,每日腹腔注射褪黑激素(20 μg/kg),共28 d。结果发现,注射外源性褪黑激素后,大绒鼠的体重和摄食量显著降低,摄水量增加;核心体温和肩胛间皮肤温度显著升高;静止代谢率(RMR)和非颤抖性产热(NST)显著升高;肝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中的线粒体蛋白含量、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升高;褐色脂肪组织中的总蛋白、解偶联蛋白1(UCP1)、α-磷酸甘油氧化酶(α-PGO)、T45′-脱碘酶(T45′-DII)活性显著升高,但对肝总蛋白和α-PGO无显著影响;血清中瘦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浓度显著上升,甲状腺素(T4)浓度显著降低。此外,注射褪黑激素后大绒鼠睾丸重量显著降低,表明其导致大绒鼠性腺退化。相关分析表明,解偶联蛋白1含量和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呈正相关,T45′-脱碘酶活性和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呈正相关,暗示T45′-脱碘酶可能在褪黑激素诱导褐色脂肪组织产热中起重要作用。总之,外源褪黑激素可能通过抑制摄食和增加产热降低了大绒鼠的体重。  相似文献   
37.
小型哺乳动物通过产热能力的调整来应对环境的胁迫。为探究外源瘦素对不同地区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适应性产热的影响,选取云南昆明和大理地区捕获的大绒鼠各14只,置于25℃±1℃,光周期为12L∶12D的环境中,每日腹腔注射瘦素,持续28 d。以LT502电子天平每两天测定大绒鼠的体重,采用食物平衡法每两天测定大绒鼠摄食量,以便携式呼吸代谢测量系统每7天测定静止代谢率(RMR)、非颤抖性产热(NST)。第28天处死动物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线粒体蛋白含量、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解偶联蛋白1(UCP1)含量、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瘦素水平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结果表明,注射瘦素后昆明和大理地区大绒鼠的体重和摄食量显著降低,RMR和NST增强,肝脏中线粒体蛋白含量和COX活性,褐色脂肪组织(BAT)中COX活性和UCP1含量,及血清T3、T4、T3/T4比值、TRH和CRH浓度均增加。瘦素水平与体重、摄食量呈负相关,血清T3水平与NST和UCP1含量呈正相关。此外,注射前昆...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不同温度驯化条件下大绒鼠体重、体温和能量代谢水平的可塑性变化,本实验测定了热驯化(30℃ ;12L∶ 12D)转脱热驯化(5℃ ;12L∶ 12D)和冷驯化(5℃ ;12L∶ 2D) 转脱冷驯化(30℃ ;12L∶ 12D)条件下,大绒鼠体重、体温、能量收支、静止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的变化。结果表明:大绒鼠在热驯化转脱热驯化过程中,随着热驯化时间的延长,大绒鼠体重和体温增加,摄入能、静止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逐渐降低,在28 d 时降到最低;转到脱热驯化条件下,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冷驯化转入脱冷驯化过程中,随着冷驯化时间的延长,大绒鼠的体重和体温降低,摄入能、静止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逐渐升高,28 d 时达到最高;转移到脱冷驯化条件时,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以上结果说明大绒鼠在不同温度驯化条件下,其体重、能量代谢和产热具有可塑性变化,即通过调节体重、体温和能量代谢来适应不同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栖息于横断山地区的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身体状况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本实验对野外、实验室饲养及冷驯化条件下大绒鼠的体重和身体能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绒鼠体重及身体能值存在季节性变化,大绒鼠体重及身体能值的平均值3月最低,6月最高,9月次之,11月开始下降.冷驯化条件下大绒鼠的体重和身体能值均显著低于实验室饲养条件下的,说明在季节变化过程中温度可能是影响其体重和身体能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大绒鼠的体重和身体能值的季节变化模式与横断山区的特殊生存环境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物种对横断山特殊环境的生存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40.
森林田鼠族(Myodini)是䶄亚科(Arvicolinae)的重要类群,广泛分布于整个全北区及东洋区部分区域,该族目前存在的分类学问题是缺乏化石标本、短时间的物种分化、有限分子样本和部分类群采样困难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近年中国森林田鼠族的系统分类研究成果主要有:(1)绒鼠属(Eothenomys)的采样和系统发育研究基本涵盖了全部类群,发现1新亚属和4新种,分别为川西绒鼠亚属(Ermites)和石棉绒鼠(Eothenomys shimianensis)、金阳绒鼠(E.jinyangensis)、美姑绒鼠(E.meiguensis)、螺髻山绒鼠(E.luojishanensis),原来被普遍接受的黑腹绒鼠福建亚种(E.melanogaster colurnus)、中华绒鼠康定亚种(E.chinensis tarquinius)、西南绒鼠康定亚种(E.custos hintoni)被证实为3个独立有效种,滇绒鼠(E.eleusis)、丽江绒鼠(E.fidelis)的种级分类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大绒鼠贡山亚种(E.miletus confinii)和黑腹绒鼠滇西亚种(E.melanogaster libonotus)实为克钦绒鼠(E.cachinus)的同物异名。(2)基于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支持恢复东亚䶄属(Craseomys)的属级分类地位,同时解决了䶄属(Myodes)的非单系起源问题;研究进一步证实山西䶄(Craseomys shanseius)应为棕背䶄的山西亚种(Craseomys rufocanus shanseius)。(3)高山䶄属(Alticola)的平颅高山䶄亚属(Platycranius)分类地位受到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质疑,该亚属的唯一物种平颅高山䶄(Alticola strelzowi)与高山䶄属指名亚属物种聚在同一枝;库蒙高山䶄(A.stracheyi)实为斯氏高山䶄(A.stoliczkanus)的同物异名。基于近年系统分类研究结果,目前中国森林田鼠族分布有5属共30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