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19篇
  13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构建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孢子倾卵囊cDNA表灰文库,从E.maxima孢子化卵囊中提取总RNA,以总RNA为模板、λTriplex2TM为栽体,利用SMARTTM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全长cDNA表达文库.经测定构建的E.maxima cDNA表达文库的原始文库容量为1×106 pfu/ml,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5×1010pfu/ml,重组率为95%,插入片断主要集中在0.5~1kb之间.根据已知序列设计引物,能从文库中扩增出编码E.maxima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的基因序列片段.结果 表明所构建的E.maxima cDNA表达文库质量良好,为克隆、筛选E.maxima的功能性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辅酶Q10和维生素E配伍的稳定性和食用安全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经过加速破坏的辅酶Q10和维生素E配伍的样品进行含量分析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结果:辅酶Q10和维生素E在24个月内未发生明显化学反应,辅料也未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毒理学试验未发现安全性问题。结论:辅酶Q10和维生素E配伍稳定,并且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993.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E基因的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别对SA14-14-2(PHK8代)疫苗株及其原野毒株SA14和另2个疫苗传代株[SA14-14-2(PHK17代)和SA14-14-2(鼠脑1代)]的E区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乙脑病毒减毒活疫苗SA14-14-2在PHK细胞上连传至17代时,发现2个氨基酸突变(E-331、E-398),但不是回复突变.虽然在毒力最容易返祖的乳鼠脑内传1代后发生E-107个氨基酸回复,但与野毒株毒力相比仍然相差很大,无毒力返祖现象.在疫苗的实际质控工作中,对上述与毒力相关的基因进行监测,可能有助于发现减毒活疫苗的毒力水平,为疫苗安全性提供更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94.
采用PCR技术从E.coli基因组片段中克隆出碱性磷酸酯酶(PhoA)的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在PhoA启动予5'端设计了EcoRⅠ酶切位点,在信号肽编码序列3'端设计了HindⅢ酶切位点.将PCR产物酶切后EcoRⅠ-HindⅢ片段克隆至pBR322的EcoRⅠ-HindⅢ位点,组构出含有PhoA启动子和信号肽序列的分泌表达载体pBM-Pho-1.之后将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成熟肽基因克隆至该载体,使之在E.coli中获得分泌表达,另采用pINⅢ载体系统以分泌方式表达了人表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995.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有4个不同的血清型(DENV-1,2,3,4),主要通过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传播,可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等多种疾病[1,2]。E蛋白是位于DENV表面的结构蛋白,由495个氨基酸组成,它既含有黄病毒亚群特异的和登革病毒血清型特异的抗原表位,又有与中和,血凝抑制作用有关的抗原表位,是病毒颗粒的主要包膜蛋白[3]。Modis等研究表明,DENV-2型E蛋白以延伸的二聚体形式平铺在病毒表面,折叠成3个不…  相似文献   
996.
BRD7是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克隆的一个新的Bromodomain基因,过表达BRD7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进程,同时发现BRD7基因可以调控Rb/E2F通路的活性.该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BRD7调控Rb/E2F通路的分子机制.通过蛋白质印迹和RT-PCR实验方法发现,BRD7能够降低Rb的磷酸化水平,抑制cyclinD1、cyclinE的蛋白质表达,上调CDK4抑制子P19的mRNA表达,但对CDK4和CDK2的蛋白质表达没有明显影响;通过荧光素酶实验从转录调控水平进一步证实了BRD7能够明显抑制cyclinD1启动子活性;采用反义核酸技术抑制COS7细胞内源性BRD7的表达后,发现cyclinD1、cyclinE、磷酸化Rb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上调,并且可以促进细胞生长.这些结果表明:BRD7参与调控Rb/E2F信号通路中重要靶分子的表达,抑制Rb/E2F通路的活性,从而阻止细胞周期G1-S期进程,抑制鼻咽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997.
江苏农科院兽医研究所与南京农业大学倪艳秀、段志涛、何孔旺和陆承平等4位牧医研究工作者选取的猪链球菌2型(S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源菌,其中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胞外因子(EF)是其重要的2种毒力因子。他们参照GenBank上发表的MRP和E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4株国内SS2分离株进行MRP和EF全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株SS2国内分离株MRP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都为3711bp、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33型E6和E7基因在辽宁省地区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增加对HPV33基因多态性地理分布情况的了解,为HPV33的诊断,靶向药和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使用巢式PCR扩增方法对从已确诊HPV33阳性患者宫颈细胞提取的DNA样本进行E6和E7基因的扩增并测序,随后应用MegaX软件将所得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比对确定突变位点并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应用PAML4.9软件中的Codeml程序找出突变中的正向选择位点。分别应用ABC Pred server,ProPred-I server和ProPred server寻找理想的B细胞免疫表位,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I类结合表位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I类结合表位。共得到HPV33E6和E7序列各136个。与HPV33参考序列(M12732.1)进行比对后,E6基因中观测到17个单核苷酸突变,同义突变7个,非同义突变10个。E7基因中观测到9个单核苷酸突变,其中同义突变3个,非同义突变6个。系统发育分析显示HPV33E6和E7...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12/15脂氧合酶抑制剂CDC对大鼠胰岛B细胞中环加氧酶2(COX-2)的表达及前列腺素E2(PGE2)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细胞,加入细胞因子IL-1β诱导COX-2蛋白的表达,然后采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观察12/15脂氧合酶抑制剂cin-naminyl-3,4-dihydroxy-α-cyanocinnamate(CDC)对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借助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CDC对COX-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最后用放射免疫法了解CDC对胰岛B细胞中PGE2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细胞因子IL-1p能够在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中诱导COX-2基因的表达,而12/15脂氧合酶抑制剂CDC能够呈剂量依赖抑制IL-1p所诱导的COX-2蛋白的表达。结论12/15脂氧合酶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炎性因子IL-1β所诱导的胰岛β细胞中COX-2的表达和炎性介质PGE2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00.
彭先步  Stephen  M. 《遗传学报》1993,20(1):19-25
在果蝇中,杏黄色眼基因w^a和它的野生型白眼等位基因w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转录单位中插入了反转录病毒样转座因子copia。半显性突变基因E(w^a)以反式方式降低w^a的活性,对多余翅脉基因px,E(wa)和翅腋具黑点基因sp 的遗传重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E(w^a)与sp的重组图距为0.2图距单位,并将E(w^a)定位于第二染色体右臂的2-106.8处,为了对E(w^a)进行细胞学的基因定位,4个Y;2易位品系,1个1;2易位品系和3个2R缺失品系与适当的E(w^a)品系进行杂交,并对其雄性子代进行复眼眼色和翅黑点的检查,结果表明E(w^a)位于第二染色体右臂60B的端粒端。我们用γ射诱变获得了一个E(w^a)突变体和两个sp 的突变体,并检查了它们的唾腺染色体,前者为E(w^a)的回复子,一段来源是有的染色体片段插入在60B5-13的位置,很可能在60B8-9的位置上,这个位置就是E(w^α)的座位,后者在60C1-2的位置上都看到了染色体的断裂点,表明该位置为sp 的基因座位。综合细胞学基因定位和遗传重组基因定位的资料,E(w α)被定位于60B5-13的位置,很可能在60B8-9的位置,它位于sp基因的左侧,二者相距很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