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DNA条形码是利用相对较短的标准DNA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鉴定的一门技术。DNA条形码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弥补传统鉴定方法的一些不足。该技术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使得物种鉴定过程更加快速,已经广泛应用于动物物种的鉴定研究中。近年来,随着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定研究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药用植物和植物源中药材鉴定的完善体系。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药用植物的原理,介绍了中草药传统鉴定方法及其缺陷、使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植物源药材的意义以及DNA条形码在药用植物鉴定中的应用,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2.
检疫性疫霉DNA条形码标准分子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质粒标准分子是指含有外源基因和内源标准基因特异性片段的重组质粒分子.DNA条形码技术是通过对标准目的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物种鉴定的技术.构建基于DNA条形码的质粒标准分子是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检测实践的要求.本研究将这两种检测鉴定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检疫性疫霉的检测,构建了11种检疫性疫霉的DNA条形码标准分子,进行了测序验证,均匀性,稳定性和特异性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质粒标准分子准确度,均匀性,稳定性和特异性均良好,对实际口岸检验检疫工作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半夏属及其伪品进行分子鉴定, 研究半夏属药用植物鉴定的新方法。该实验使用matK序列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及其伪品进行扩增测序, 结合GenBank数据库数据, 分析ITS、ITS2、psbA-trnH、rbcL和matK各序列的种内与种间变异及barcoding gap, 并采用最近距离法(nearest distance)和相似性搜索算法(BLAST1)评价不同序列的鉴定能力。结果显示, matK序列的种间变异最大, rbcL序列的种内变异最小; rbcL序列的种内和种间遗传变异重叠比例最小, 其次为matK序列; 各序列的Neighbor Joining树均可明显地将不同种分开。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DNA条形码能够准确地鉴别半夏属药用植物及其伪品, matK和rbcL序列为鉴别半夏属及其伪品的较理想条形码组合。该研究为半夏属植物的分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4.
昆虫内共生菌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虫内共生菌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已逐渐成为昆虫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昆虫内共生菌具有协助宿主营养代谢、 逃避天敌攻击和增强抗药性等功能: 通过协助宿主营养代谢, 提供食物中缺乏的营养物质来弥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不足; 分泌抗菌肽、 毒素等物质以增强对外源寄生物等的防御能力, 抑制对宿主的不利影响; 同时, 也可以增强宿主抗逆性, 调控植物生理反应, 抑制植物对宿主的不利影响; 利用对抗逆性基因精确的表达调控来增强宿主抗药性等。因此, 内共生菌介导的宿主生物学性状的改变, 扩大了宿主昆虫的生态位, 成为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 昆虫内共生菌的功能往往是通过研究宿主感染共生菌前后性状的变化而证实。近几年,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基因组学等技术的进步, 促进了内共生菌与宿主昆虫共生机制研究的发展。通过研究内共生菌及其功能基因在昆虫种群动态中的作用, 特别是内共生菌感染对宿主生殖、 存活、 适应环境能力的影响, 将有利于揭示内共生菌与宿主的共生机制, 并最终为开发新的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针对昆虫内共生菌的功能进行了综述, 并对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提供了研究昆虫内共生菌与宿主互作关系的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65.
尤欢  周力兵  邓裕亮  陈国华 《昆虫学报》2014,57(11):1343-1350
【目的】果实蝇属Bactrocera中有国际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 基于形态的物种鉴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 云南边境地区为东南亚地区实蝇入侵我国的重要通道。因此, 对该地区实蝇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对于该属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果实蝇属物种鉴定中的有效性。【方法】使用线粒体基因COI和COII序列的通用引物对果实蝇属20个物种60份样品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 采取距离方法和建树方法评价2种序列的鉴别能力。【结果】COI和COII序列平均长度分别为682 bp和339 bp, 种内和种间遗传差异较大, 有较明显的遗传距离间隔(barcoding gap), 鉴定成功率分别为91.2%和90.7%。另外, 分子系统树表明华实蝇亚属Sinodacus不是单系群。【结论】COI和COII序列均能够将绝大多数果实蝇属物种进行准确鉴别, 应用COI或COII序列进行果实蝇属物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6.
以水和吐温-80为对照,用5、20、80、160 mg/L的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对鲤染毒20d,研究了DEHP对鲤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遗传毒性。结果表明: 吐温-80组与水对照组相比除红细胞总核异常率显著升高外,所测定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80、160 mg/L组白细胞吞噬活力、吞噬指数,血清抗菌活力,溶菌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水对照组和吐温-80组(P0.05或P0.01),且20 mg/L组白细胞吞噬活力、吞噬指数显著低于水对照组。与吐温-80组相比,160 mg/L组血清C3含量显著降低,5、20、80 mg/L组C3含量,5、20、80、160 mg/L组C4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20、80、160 mg/L组C3含量,160 mg/L组C4含量显著低于水对照组(P0.05或P0.01)。160 mg/L组红细胞微核率显著高于吐温-80组,80、160 mg/L组红细胞微核率显著高于水对照组。在DEHP实验浓度范围内,红细胞核异常率、总核异常率,肝细胞DPC系数均显著高于水对照组和吐温-80组。一定浓度的DEHP对鲤具有免疫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7.
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力  杨成运  李友国 《生态学报》2008,28(9):4424-4429
微生物群落在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研究方法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遗传结构的解析,但不能有效地与功能研究耦联.概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核酸和蛋白质水平的分子生物学新方法--环境mRNA 和 rRNA同时荧光原位杂交(FISH)、寡核苷酸微阵列技术(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稳定性同位素联合宏基因组学(SIP-enabled Metagenomics)和环境蛋白质组学(Metaproteomics)在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8.
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 ing)是通过对一个标准目的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物种鉴定的技术。这个概念的原理与零售业中对商品进行辨认的商品条形码是一样的。简单地说,DNA条形码技术的关键就是对一个或一些相关基因进行大范围的扫描,进而来鉴定某个未知的物种或者发现新种[1—3]。自从提出DNA条形码的概念以来,这种新兴分类学技术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的关注。DNA条形码技术是分类学中辅助物种鉴定的新技术,它代表了生物分类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4],因此它在生态、环境、食品等诸多领域都将会有广泛的应用[5]。本文概括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历史、原理与操作,分析了其在生物分类中的应用及应用上的优势与限制,对DNA条形码技术在鱼类学研究的意义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1 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历史2003年,Herbert研究发现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 itochondrial cytochrom ecoxidase subun itⅠ,COⅠ)基因一段长度为648bp的片段,能够在DNA水平上成功的区分物种,并且认为利用COⅠ基因从分子演化的角度,将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可信的分...  相似文献   
69.
DNA条形码识别Ⅰ.DNA条形码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近年来生物分类学中引人注目的发展热点.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码的发展历史、识别原理以及公共数据库,并讨论了DNA条形码在检疫检验领域的应用前景.DNA条形码与DNA芯片技术的结合,将推动传统物种鉴定方法的更新,可在检疫检验领域中实现非专家检定,这对进出口口岸生物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今年是我国植物生理学会创始人之一和光合作用研究先驱——殷宏章先生诞辰100周年,为深切缅怀殷先生对我国植物生理学发展和光合作用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弘扬他“探索创新、唯实求真、崇尚理性、平等宽容、团结协作、执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光合与代谢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9月19-22日,在革命摇篮——井冈山召开了“纪念殷宏章先生百年诞辰暨全国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光合与代谢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西省植物生理学会和江西农业大学承办,井冈山大学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