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9篇
  4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兰种子发芽之后形成原球茎与根状茎,前者以亚美万代兰,后者以多花兰为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多花兰种子发芽初期,与亚美万代兰相似,但分化子叶的能力较差,在暗培养下,只形成鳞片状叶,紧贴在根状茎的分生组织上。根状茎只有转入光培养才有茎叶分化。兰种子发芽时的毛状物,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与根毛较接近。  相似文献   
32.
墨兰(Cymbidiumsinense(Andr.)Willd)植株经过钾饥饿后,无上栽培于不同钾浓度的培养液中.随着钾浓度的升高(5mmol/L),体内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125、117、127和41%,而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比对照分别下降44%和24%.假球茎是贮藏还原糖、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主要器官,叶片是纤维素最多的器官.钾供应充足时,叶片丙酮酸激酶活性明显加强(比对照强15倍),而硝酸还原酶活性也加强(比对照强0.8倍).本文对钾促进墨兰生长发育和抗病等原因加以讨论.并初步提出诊断墨兰体内钾状况的三种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rchids are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rnamental flowers. Cymbidium mosaic virus (CymMV) and 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 (ORSV) are the most prevalent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viruses affecting orchids in China. In this study, 20 CymMV and 28 ORSV isolates were selected for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The CymMV isolates shared 84.6–100% and 89.5–100% identities of coat protein (CP) at the nucleotide (nt) and amino acid (aa)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identities of ORSV isolates were 96.4–100% (nt) and 92.5–99.4% (aa). The CP genes of CymMV were found to have genetic diversity, and the CP genes of ORSV were genetically conservative. These results can aid in designing effective disease‐contro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34.
席银凯  杨武德 《广西植物》2022,42(4):682-690
为解决大花蕙兰园艺品种‘黄金小神童’(Cymbidium Golden Elf ‘Sundust’)人工繁育周期长、系数低等问题,该研究以其侧芽茎尖为外植体,在1/2MS+1.0 mg·L-1 NAA+50 g·L-1香蕉泥+15 g·L-1蔗糖中培养60 d后,以获得的愈伤组织与原球茎混合物为材料,通过L9 (3)4正交与完全组合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及组合对‘黄金小神童’胚性愈伤组织和原球茎发生及增殖的影响,进而建立‘黄金小神童’高效、稳定的丛芽增殖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在MS+2.0 mg·L-1 6-BA+150 mL·L-1椰汁+20 g·L-1蔗糖中,培养70 d后增殖系数达8.13,同时可获得桑葚状原球茎团。(2)原球茎团在MS+1.0 mg·L-1 6-BA+1.0 mg·L-1 NAA中培养70 d后,原球茎发育为幼芽,丛芽发生系数可达5.36;此...  相似文献   
35.
增施磷、钾肥对大花蕙兰炭疽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施用3种不同氮、磷、钾比例的肥料并结合常规药剂防治,对大花蕙兰黄金小神童炭疽病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的[N:P(P2O5):K(K2O)=15:15:30]和增施磷肥的[N:P(P2O5):K(K2O)=15:30:15]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6.54%、73.71%,显著高于未增施磷、钾肥的(N:P(P2O5):K(K2O)=15:15:15]防治效果(47.79%),说明增施磷、钾肥有助于提高对兰花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6.
利用同工酶和SDS-PAGE技术对兰属(Cymbidium)5个种和2个变种的11个品种进行了分类研究,酯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共出现24条带,其中23条具有多态性;SDS-PAGE有30条带,其中25条带为多态性。根据同工酶和SDS-蛋白质标记进行聚类分析,生化水平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但某些兰属品种的分类地位与传统的分类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37.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大花蕙兰组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KC 培养基, 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BA、KT、NAA 及KT+NAA 组合, 对大花蕙兰初代培养已分化出的原球茎进行了继代培养。结果发现:①BA 可加快原球茎的增殖速度, 但浓度超过0.5 mg/L 后增殖速度有所下降, 且原球茎变小呈暗绿色。②KT 的促进增殖效果好于BA, 但浓度超过1.0 mg/L 时, 增殖速度也有所下降, 原球茎变小。③NAA 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效果明显好于BA、和KT, 但浓度大于1.0 mg/L 后增殖不再加快, 而且部分原球茎有变褐现象。④在KT 0.5~0.7 mg+NAA 0.7~1.0 mg/L 范围组合的KC 培养基上,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的速度和质量是比较理想的。考虑到较低的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有利于植物增殖过程中遗传性的稳定, 选择KT0.5 mg+NAA 0.7 mg/L 的KC 培养基作为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培养基。  相似文献   
38.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的容纳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的中段 ,1998~ 1999年冬季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 ,测定了保护区内羚牛秦岭亚种 (Budorcastaxicolorbedfordi) 10种栖息地类型的单位面积食物资源量和含有的能量 ,估计了越冬区可以利用的总能量。结果表明 ,羚牛越冬区提供的可供羚牛和其它草食动物利用的能量为 (9 877±5 173)× 10 12 J,每只羚牛平均每天需要的能量为 2 6 4 8± 11 88kJ ,整个冬季需要的能量为 4 82 0± 2 16 3× 10 6J ,保护区的羚牛容纳量为 2 0 4 9± 10 37只。考虑到羚牛对空间的需求、保持最佳繁殖状态、其它草食动物种群的需求和保护当地植被等因素 ,建议保护区将羚牛种群的数量控制在 10 0 0只左右.  相似文献   
39.
以春兰×寒香梅杂交种(Cymbidium goeringii×Cymbidium ‘Han Xiang Mei’)为材料,MS+琼脂4 g·L-1+蔗糖20 g·L-1+椰汁100 mL·L-1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细胞分裂素(TDZ/6-BA)和无机盐浓度(P、K)对其试管花诱导的影响,测定花芽诱导的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激素水平(IAA、ABA)。结果表明,添加0.2 mg·L-1 TDZ和2 mg·L-1 6-BA的花芽诱导率最高,分别为14.33%和14.00%;无机盐浓度3P/3K和3P/5K的培养基花芽诱导率较高,分别达16.67%和11.33%;花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3P, 3K)+TDZ 0.2 mg·L-1+椰汁100 mL·L-1+琼脂 4 g·L-1+蔗糖20 g·L-1,花芽诱导率可达34%左右。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显示,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含量及SOD活性与花芽诱导率呈正相关;稳定的内源激素IAA和ABA含量对花芽诱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含量过高对花芽诱导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s)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防治NTDs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NTDs发生过程中p-ERK1/2在鼠胚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孕鼠在高温水浴处理后16、24h,p-ERK1/2免疫阳性产物分布于鼠胚神经上皮细胞和周围间充质细胞的胞浆中;水浴后36、60h,p-ERK1/2表达部位出现了由细胞浆向细胞核的转移;高温处理后,p-ERK1/2在实验组各期胚胎神经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均比对照组减弱.结论 ERK1/2参与胚胎神经管的发育过程,其表达降低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