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东部亚热带青冈种群叶片的生态解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生态解剖学的方法对我国亚热带东部分布的10个青冈种群叶片的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如下:①青冈叶片结构在种群间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青冈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结构基础。青冈叶片各部分结构特征在种群间的变化不晃同步的,变异系数(CV)在6.0%~20.5%之间;变异幅度最大的是栅栏组织和上角质膜厚度,最小的是下表皮厚度。②相关分析表明,温度和降雨是影响青冈叶片地理变异的主导因子,其中温度、  相似文献   
12.
弄拉典型峰丛岩溶区青冈栎叶片形态特征及对环境的适应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邓艳  蒋忠诚  曹建华  李强  蓝芙宁 《广西植物》2004,24(4):317-322,331
选取广西弄拉典型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不同地貌类型的青冈栎 (Cyclobalanopsisglauca)叶片进行形态解剖特征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 1 )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中不同地貌青冈栎叶片形态解剖特征差异显著。山顶青冈栎叶片部分表皮结构 (角质膜、表皮毛、表皮细胞、气孔 )趋向旱化。山顶青冈栎下表皮毛比山腰青冈栎的浓密且长。两者叶片的厚度和宽度、上表皮细胞个数、气孔指数、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位于山顶的青冈栎受到水分的胁迫 ,在形态解剖上呈现出中生偏旱的结构。 ( 2 )青冈栎的各种形态解剖指标说明在岩溶区青冈栎的抗旱性主要是通过抵御干旱来适应水分的胁迫 ,并主要取决于减少蒸腾失水和维持水分吸收能力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有助于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及其群落构建机制研究。以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主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厚度(LT)、比叶面积(SLA)和木材密度(WD)4个功能性状,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结合方差分解方法对其在种内和种间尺度的变异程度和相对贡献进行分析,同时运用零模型方法探讨驱动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构建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1) LDMC,LT,SLA和WD这4个性状在种内和种间水平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幅度,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但种内变异亦不容忽略。(2)零模型检验表明,将种内变异纳入考虑的环境过滤检测得到改善,基于个体性状值的尺度考虑群落构建机制研究是必要的。(3)对于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环境过滤作用确实是群落构建的重要驱动机制,与相似性限制作用和随机作用共同塑造了以青冈为优势物种的群落构建。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中国樟科植物的1个新种,2个新组合,1个新异名和2个新分布。  相似文献   
15.
华东地区青冈种群的等位酶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华东地区6个青岗种群等位酶变异的检测结果表明,青冈种群的遗传变异较大,每位点含有的等位基因较多,平均为2.3个,种水平的平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目为2.4。种群水平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1.446,种水平为1.467。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表明,青冈种群中不少位点偏离该平衡,其原因是种群内含有较多的纯合子,表现为多数位点的固定指数大于0,其中有9个位点的固定指数与0的偏差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青冈种群克隆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等位酶分析测定了6个青冈种群的克隆多样性。种群和种水平上每基因型含有的个体(克隆分株)数分别为1.270和1.508。青冈种群中克隆多样性较高,Simpson’s指数平均为0.9882,均匀度平均为0.7921。81.3%的基因型为局部分布,仅有1种(0.5%)基因型分布于75%以上的种群中。相关分析表明Simpson’s指数与总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壳斗科栎亚科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刘兰芳  房志坚   《广西植物》1986,(4):243-251+323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壳斗科所属栎亚科2属26种2变种的花粉形态,并以本科其它属一些代表种作对比,试图从孢粉学方面为栎亚科的系统分类提供依据。 花粉外壁纹饰在扫描电镜下可分三种类型,即水青冈型(含水青冈属),栎型(含栎属和三棱栎属),栗型(含栗属、锥属和柯属),花粉的类型与植物形态分类的三个亚科一致。 栎亚科的花粉外壁纹饰在扫描电镜下为颗粒聚集成的种种形状。栎属可区分为四种类型,即颗粒状、颗粒——蠕虫状、聚颗粒及芽孢状,其中类型一、二、三为常绿种类,类型四为落叶种类。花粉纹饰在常绿与落叶种类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而青冈亚属和栎亚属之间却没有界线。因此,栎属仍以包含两个亚属为宜。三棱栎属花粉纹饰则介于栎属的类型二与三之间。  相似文献   
18.
Lin TP  Chuang WJ  Huang SS  Hwang SY 《Molecular ecology》2003,12(10):2661-2668
Variations in mitochondrial DNA in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ex Murray) Oerst. were studied in 140 trees from 32 populations collected from within the tree's natural range. By sequencing two mitochondrial DNA intron fragments (nad4/3-nad4/4r and nad7/2-nad7/3r), we revealed a total of 1788 bp and five polymorphic sites which allowed us to distinguish six mitotypes. The mitochondrial DNA markers provided replicated data to support population phylogeographical scenarios suggested previously using chloroplastic DNA markers. The gene genealogical tree of mitochondrial DNA was partially congruent with the chloroplastic DNA tree owing to the slower mutation rate and different mutational direction. Significant linkage disequilibrium existed between the two organellar genomes. Further paring analyses between fragments synthesized using different primers, accompanied by exclusion of polymorphic sites, showed that the random association could be attributed specifically to one of the polymorphic sites of the petG-trnP fragment of the chloroplastic genome, and the three polymorphic sites of the nad4/3-nad4/4r fragment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The former was inferred to derive from paternal leakage, and the latter from recurrent mutation. These polymorphic sites were also responsible for uncoupling of the combined gene tree of mitotype and chlorotype. In conclusion, specific fragments found in this study contribute to the incomplete congruence of the two organellar lineages that otherwise associate well phylogeographically.  相似文献   
19.
 笔者用收获法对浙江建德山区的天然次生青冈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了林木层样木的生物量优化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检验和估算。结果表明,立木各器官变量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对生长关系;进行分层次、种类(组分)和自变量的模型选优是十分必要的;各种模型都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对该群落的生物量作出有效的估计;种间模型的有效组合适用于亚乔木层的种类和乔木层的伴生种类;种类(组分)间的模型差异与它们在群落中所处的地位或所起作用密切相关;净第一性生产力在各器宫中的分配比例是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在种间关系、生态位分化和种群动态特征上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20.
青冈常绿阔叶林钙的积累和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分布于浙江建德的青冈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Ca的积累和循环。群落各代表种类的Ca浓度为0.12~1.25%,变幅较大,其中能在石灰岩上分布的青冈比其它树种含Ca量高,酸性土批示植物映山红含Ca量很低。老的器官和个体中积累了较多的Ca。青冈体内Ca浓度的季节和径级变化不明显。轱叶和枯枝中的Ca浓度比鲜叶和鲜枝高。降水通过林冠时有部分Ca被淋溶出来。Ca在群落中现存量为1057.22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