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6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40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93篇
  1983年   87篇
  1982年   103篇
  1981年   85篇
  1980年   96篇
  1979年   85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35篇
  1976年   27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81.
Luciferyl adenylate, the key intermediate in beetle bioluminescence, is produced through adenylation of d-luciferin by beetle luciferases and also by mealworm luciferase-like enzymes which produce a weak red chemiluminescence. However, luciferyl adenylate is only weakly chemiluminescent in water at physiological pH and it is unclear how efficient bioluminescence evolved from its weak chemiluminescent properties. We found that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nd neutral detergents enhance luciferyl adenylate chemiluminescence by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simulating the mealworm luciferase-like enzyme chemiluminescence properti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eetle protoluciferase activity arose as an enhanced luciferyl adenylate chemiluminescence in the protein environment of the ancestral AMP-ligase. The predominance of luciferyl adenylate chemiluminescence in the red region under most conditions suggests that red luminescence is a more primitive condition that characterized the original stages of protobioluminescence, whereas yellow-green bioluminescence may have evolved later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structured and hydrophobic active site.  相似文献   
982.
王敏  徐国良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6):1754-1760
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研究方法最重要的进步之一.许多生态学过程都伴随着同位素比率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以追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近年来,许多学者把稳定同位素技术引入到土壤生态学,主要用于研究土壤碳循环和土壤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地下生态系统的理解.跳虫作为土壤动物群落的重要组分,它的食性和营养位置一直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应用,为确定跳虫的食物来源、营养位置和营养关系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本文综述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跳虫食性和营养级研究上的应用,并指出了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3.
光合作用光抑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概述了植物光合作用光抑制的研究进展,包括造成光抑制和光氧化的活性氧的产生和作用机理,光抑制的作用部位,以及光保护机制等,着重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植物抗光抑制的保护机理:与光系统Ⅱ天线以及叶黄素循环相关的热耗散途径,包括光呼吸、H2O-H2O循环和环式电子传递在内的电子传递途径,以及活性氧清除机制等。  相似文献   
984.
金铁锁根中的环肽成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云南民间重要的药用植物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C.Wu et C.Y.Wu)的根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天然环二肽以及2个新的环八肽:金铁锁环肽A和B(psammosilenins A and B)。它们的结构经光谱方法鉴定为cyclo(-Ala-Ala-),cyclo(-Val-Ala-),cyclo(-Pro1-Phe1-Pro2-Phe2-Phe3-Ala-p  相似文献   
985.
被囊动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从海鞘中提取分离的环肽类及生物碱类化合物作了综述,对一些典型化合物如Didemnins、Patellamides、Merdine、Eudistomins及Ecteinascidins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86.
重组蛋白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高效表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效表达重组蛋白 ,对于生物制药意义重大。大多数药用蛋白是糖蛋白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Chinesehamsterovarycell,CHO)是目前重组糖基蛋白生产的首选体系。影响外源蛋白在CHO细胞中表达的因素很多 ,从CHO细胞表达体系、表达载体系统、外源基因、表达细胞株的加压扩增与筛选、细胞大规模培养等方面对CHO高效表达加以阐述 ,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7.
给出了一种新的博弈——非合作n人条件博弈,并给出了它的求解方法.以这种博弈为工具,在适当的假定下研究了无人类的理想地域上同级消费者中各个种群的平均规模.结论是:当个体的平均食量充分小时,该种群的平均规模等于前一级消费者或生产者的最大承受量;否则该种群的平均规模与前一级消费者或生产者的最大承受量成正比,与个体的平均食量和该级消费者中种群的数目都成反比.  相似文献   
988.
南亚热带不同营养水平水库的蓝藻组成与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调查了广东省境内的新丰江水库和契爷石水库的蓝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共检测到蓝藻18属,绝大多数为丝状体和群体种类.常见属有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湖生蓝丝藻(Limnothrix)、微囊藻(Microcystis)和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新丰江水库和契爷石水库蓝藻细胞密度分别为4~249和1 911~114 228 cells·ml-1,富营养化的契爷石水库蓝藻细胞密度比贫营养型的新丰江水库高出3个数量级;2座水库最高蓝藻细胞密度均出现在夏季,温度是引起2座水库蓝藻细胞密度的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新丰江水库,微囊藻是优势蓝藻种类之一,相对丰度35%~97%,夏季细胞密度高于其它季节;在契爷石水库,虽然微囊藻细胞密度比新丰江水库高出1个数量级,但其相对丰度不超过3%;假鱼腥藻和湖生蓝丝藻是契爷石水库的优势蓝藻种类,多数情况下相对丰度超过50%;水体稳定性和由透明度主导的水体光照条件的差别可能是导致两座水库蓝藻由不同生活类型的种类占优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9.
柴强  黄高宝  黄鹏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624-1628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供水(田间持水量的45%、60%和75%)和化感物质间甲酚对小麦、蚕豆不同种植模式生长盛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水水平的降低,不同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之减少,间甲酚可加剧灌水减少引起的微生物数量的减少;间甲酚对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具有降低作用,提高灌水水平可缓解间甲酚对间作群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负效应,但间甲酚在75%灌水水平下对单作微生物多样性的负效应最大,45%的供水水平和间甲酚作用下间作可维持更高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间甲酚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化感作用不显著,对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化感作用显著;3种土壤酶活性随供水水平的降低均显著下降,但供水与间甲酚、种植模式的互作效应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间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0.
Food–web complexity often hinders disentangling functionally relevant aspects of food–web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biodiversity. Here, we presen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valuate food–web complexity in terms of biodiversity. Food network unfolding is a theoretical method to transform a complex food web into a linear food chain based on ecosystem processes. Based on this method, we can define three biodiversity indices, horizontal diversity (DH), vertical diversity (DV) and range diversity (DR),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pecies diversity within each trophic level, diversity of trophic levels, and diversity in resource use, respectively. These indices are related to Shannon's diversity index (H′), where H′ = DH + DV ? DR. Application of the framework to three riverine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revealed that D indices, calculated from biomass and stable isotope features, captured well the anthropogenic, seasonal, or other within‐site changes in food–web structures that could not be captured with H′ al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