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9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安徽颍州西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月到2008年11月,对颍州西湖湿地自然保护区3种典型生境(农田区、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2种,隶属于15目34科75属.其中留鸟27种,夏候鸟22种,冬候鸟34种,旅鸟49种.鸟类区系组成:古北种86种,东洋种28种,广布种18种.鸟类区系分析表明该保护区所在的淮北平原应属于古北界与东洋界之间广泛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992.
地形因子对盐城滨海湿地景观分布与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明行  刘红玉  张华兵  王聪  谭清梅 《生态学报》2013,33(12):3765-3773
地形作为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的重要影响因子,不仅为景观格局的形成提供基础,其空间特征也影响着景观的演变过程.基于2002、2011年地形高程信息和遥感影像,运用GIS技术,并结合分布指数,分析了盐城滨海湿地景观分布与演变对地形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盐城淤泥质滨海湿地总体地形变化平缓,海拔0-2.5m的区域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97%以上.其中,米草带主要分布于0.9-1.5m,碱蓬带主要分布于1.5-2.lm,而芦苇带则主要分布于2.1-2.7m.②2002-2011年9年间湿地景观时间变化明显,其中,芦苇面积增加了3倍,碱蓬面积由26.80%骤降至11.51%,同期,米草面积则增加了50%之多.③湿地景观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形关系比较明显.其中,米草空间分布向0.6-1.2m区间演变,显示出强烈的向低海拔区间扩张的趋势;碱蓬分布范围随地形的升高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芦苇在地形较高区间上的分布指数增长迅速,其优势分布区间向2.1-3.0m扩展.  相似文献   
993.
绿狐尾藻人工湿地治理水污染模式及其在广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畜牧业蓬勃发展,但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实地调研及水样检测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绿狐尾藻生态治理养殖废水效果显著,对推进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广西畜禽养殖集中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湿地恢复过程中,时常有外来种或本地杂草入侵。土壤种子库作为未来植被的潜在种源,对湿地恢复效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恢复白鹤栖息地(扁秆藨草(Scirpus planiculmis)沼泽)为目的,进行了退化湿地的水文恢复;但退化湿地恢复2a后,一年生杂草长芒稗(Echinochloa caudata)在大部分区域成为建群种。以长芒稗入侵湿地和扁秆藨草自然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长芒稗和扁秆藨草的土壤种子库及生长结实特征。结果表明,在自然湿地扁秆藨草种子库规模是长芒稗的18.42倍,而在恢复湿地长芒稗种子库大小是扁秆藨草的5.04倍。与自然湿地相比,扁秆藨草种子库密度在入侵湿地明显减少,但仍保留了一定量具有活力的种子(664.32±105.98)粒/m~2,这与研究区扁秆藨草较高的种子生产力(9210.4±1513.4)粒/m~2及种子较强的浮力(FP50=39.7d)有关,说明扁秆藨草具备通过种子库或水传播恢复的潜力。长芒稗土壤种子库密度在入侵湿地高达(3345.9±520.3)粒/m~2,明显高于自然湿地种子库规模(P0.01),说明恢复湿地受长芒稗入侵影响严重,这与长芒稗较高的种子生产力(7621.4±376.25)粒/m~2及较弱的种子浮力(FP0=5d)有关,同时也表明长芒稗通过水传播扩散的能力较弱。另外,研究区长芒稗平均高度超过1m,且盖度较大,不仅阻碍扁秆藨草种子的水播,也降低了到达地表的光照水平,从而抑制扁秆藨草更新。因此,在莫莫格受长芒稗入侵湿地,于开花结实前收获长芒稗地上植物体及凋落物应是限制长芒稗扩展、同时促进扁秆藨草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5.
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格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研究杭州湾自然潮滩湿地和围垦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格局,揭示湿地植被演替、外来物种入侵和围垦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滩湿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在4.41~8.58 g·kg-1,平均值6.45 g·kg-1.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有机碳表现为:芦苇(8.56±0.04 g·kg-1)>互花米草(7.31±0.08 g·kg-1)>海三棱蔗草(5.48±0.29 g·kg-1)>光滩(4.47±0.09 g·kg-1);围垦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表现为:20世纪60年代(7.46±0.25 g·kg-1)>2003年(5.12±0.16 g·kg-1)>20世纪80年代(1.96±0.46 g·kg-1),即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围垦时间延长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在垂直剖面上均表现为由表向下逐渐降低的趋势.潮滩湿地和围垦湿地的土壤有机碳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土壤中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潮滩湿地有机碳与碳氮比相关性不明显,而围垦湿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说明围垦利用对湿地土壤碳氮比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表明,潮滩湿地土壤固碳能力随着植物群落演替逐步增强,而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的大量入侵和扩散将有可能降低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的储碳功能.围垦引起的土壤水分、颗粒组成的变化以及耕作、土地利用和利用历史是影响围垦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湿地土壤CO2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兆富  吕宪国  杨青 《生态学杂志》2002,21(6):47-50,23
近年来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成为公众和科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CO2 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其源、汇及通量的研究得到格外重视。土壤作为一个巨大的碳库 (1 394× 10 18gC[15] ,是大气CO2 的重要的源或汇 ,其通量 (约 6 8± 4× 10 15gC·年 - 1)如此巨大 (燃料燃烧每年释放约 5 2× 10 15gC) [7,2 6 ] ,使得即使轻微的变化也会引起大气中的CO2 浓度的明显变化。精确测定各生态系统的土壤CO2 通量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土壤CO2 通量表现为土壤呼吸 ,这一术语初始的含义为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放出CO2 的…  相似文献   
997.
应用TRIPLEX GHG模型,模拟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2006—2100年中国自然湿地生态系统CH4排放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保持中国现有自然湿地分布不变,在3种相对浓度路径(RCP2.6、RCP4.5和RCP8.5)情境下,21世纪末,中国自然湿地CH4排放量与当前水平相比将分别增长32.0%、55.3%和90.8%.中国大陆南方自然湿地CH4排放高于中部和北方,且自西向东呈现上升趋势.CH4高通量排放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湿地、东北湿地和珠江沿岸湿地.RCP4.5和RCP8.5情境下全国大部分自然湿地CH4排放通量增加,而RCP2.6情境下21世纪中后期CH4排放上升趋势得到控制并开始下降,到世纪末部分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CH4排放通量与当前水平相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98.
Mercury budget of an upland-peatland watershed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Inputs, outputs, and pool sizes oftotal mercury (Hg) were measured in a forested 10 hawatershed consisting of a 7 ha hardwood-dominatedupland surrounding a 3 ha conifer-dominatedpeatland. Hydrologic inputs via throughfall andstemflow, 13±0.4 g m–2 yr–1over the entire watershed, were about doubleprecipitation inputs in the open and were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eatland than in theupland (19.6 vs. 9.8 g m–2 yr–1). Inputs of Hg via litterfall were 12.3±0.7g m–2 yr–1, not different in thepeatland and upland (11.7 vs. 12.5 g m–2yr–1). Hydrologic outputs via streamflow were2.8±0.3 g m–2 yr–1 and thecontribution from the peatland was higher despiteits smaller area. The sum of Hg inputs were lessthan that in the overstory trees, 33±3 gm–2 above-ground, and much less than eitherthat in the upland soil, 5250±520 gm–2, or in the peat, 3900±100 gm–2 in the upper 50 cm. The annual flux of Hgmeasured in streamflow and the calculated annualaccumulation in the peatland are consistent withvalues reported by others. A sink for Hg of about20 g m–2 yr–1 apparently exists inthe upland, and could be due to either or bothstorage in the soil or volatilization.  相似文献   
999.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对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和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为阐明不同湿地恢复方式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以黑河中游地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自然恢复方式、恢复利用方式和恢复保护方式下植物多样性、植物生长状态、土壤pH、盐分、容重、水分含量、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恢复方式下,湿地各层土壤全磷、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氮、物种多样性值最高,反映出自然恢复方式可能成为干旱区土壤磷固存的有效手段,适当干扰可能成为干旱区提高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恢复保护方式下,湿地植物多度最高165.67±25,表明恢复保护方式有助于植被的生长繁殖;恢复利用方式下,湿地各层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植被盖度值最高,土壤盐分含量、土壤pH值最低,湿地物种多样性较高。表明恢复利用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湿地土壤盐分,提高土壤碳、氮含量的潜力,适当人为管理可能成为干旱区湿地恢复过程中提高湿地物种多样性的有效管理方法。该研究结果对于干旱区湿地恢复、保护与重建的效应评估和恢复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近30年来京津冀地区湿地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金霞  蒋卫国  王文杰  陈坤  邓越  陈征  荔琢 《生态学报》2018,38(12):4492-4503
湿地是水陆生态系统的转换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在快速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京津冀地区湿地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地威胁。利用1980年代末到2015年7期土地生态遥感解译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湿地景观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1980s末—2015年期间,京津冀地区湿地面积的变化呈现从略微增长到快速减少趋势,近十年减少趋势略有减缓。湿地总面积减少了2695.05 km2,较1980s末年减少了20.08%;河北省湿地面积减少最多,且天然湿地减少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天津市和北京市。(2)湿地面积损失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区域、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唐山市。湿地受损主要是水田和滩涂向非湿地转换引起的。(3)水田和水库坑塘构成的人工湿地是京津冀地区优势景观类型。湖泊、河渠、滩地破碎度增加,且空间分布离散,连通性差。(4)选取9个驱动因素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人类活动是影响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城市扩张和农业发展是侵占湿地的主要表现形式,此外气候和政策等因素也对湿地变化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